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正在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方式的好处推广到舰队。1996年,利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原则,对8艘MCM1级反水雷舰的现有计划维修大纲进行了一次性审查,其结果使计划维修方式所需人力减少56%。同年,对灵巧舰项目进行了一次性审查,使“约克城”号(CG48)宙斯盾轻巡洋舰上所有系统的计划维修方式人力需求减少46%。下一步将通过水面舰船维修效率审查扩大到其余水面舰船。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研制开发了一种先进的综合控制信息系统,并已成功地安装在美国海军“约克敦”号巡洋舰上,它被称为灵巧舰管理系统(SSMS)。美国海军已决定在其舰队上全面推广使用灵巧舰管理系统,其目的是采用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方法来对其舰艇进行改造,以减少艇员人数、提高操艇效率、节约经费和延长舰艇寿命。本文主要介绍灵巧舰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系统组成、系统技术特点及其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3.
Jaco.  KS 高雅林 《船艇》1999,(2):57-61
概述 1977年,海军(指美国海军,下同)开始用RCM这种新方法来制定舰上计划维修程序。 1978年在Roark(FF 1053)号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海军采用这种方法,在不降低Roark号使用可用度的前提下,能减少其计划维修系统(PMS)工作量43%。另外一些试验也证实了这些结果,于  相似文献   

4.
在舰船装备的使用与维修过程中,为了保证舰船的出航率,舰上必须配备相应的供应品。文中分析了舰上供应品库存管理的数据流程,阐述了系统功能模块需求分析和设计,并以已研制的一个能演示舰上库存管理基本功能的系统作为例,对舰上后续备品定额和供应品补充计划的制订和优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美国海军《舰载机弹射和回收装备维修计划》指令指示文件,分析美国海军舰载机弹射和回收装备维修工作的组织机构、维修层级、舰上维修管理及维修人员培训等内容,并给出我国舰船装备修理的标准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骥昌 《国外舰船工程》2001,(2):33-36,F003
美海军以减少水面战舰人员编制和寿期费用为主要目标,在最近几年内开发出先进控制信息系统,这项称之为如法炮制巧舰的管理系统是由标准监控系统、损管系统、综合舰桥系统和综合状态评估系统等四个子系统通过异步传输网络综合在一起,对这四个子系统的功能、组成、技术特点等分别作了概括,并对其在示范试验舰-“约克城”号巡洋舰上应用的实际效果作了分析推断。还对可调节的高性能局域网和微机电系统两项新技术及其在“罗斯福”号航母上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灵巧舰管理系统是走向真正自动化舰船的第一步。随着系统软件的开发,它将包括广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相似文献   

7.
“密集阵”近距武器系统采用综合维修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武器系统的利用率并减少平均修理时间。该综合维修系统将诊断系统、自动化预防性维修方法、电子技术手册和基于windows环境的供应支持数据库信息综合在一起。凭借一台加固的手提式计算机,在武器系统甲板上可以使用密集阵综合维修系统的所有功能。密集阵综合维修系统使海军达到了“无纸”舰的第一步,此举有助于减轻舰上的重量、减少为装置提供资料的费用,其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舰船装备的使用与维修过程中,为了保证舰船的出航率,舰上必须配备相应的供应品.文中分析了舰上供应品库存管理的数据流程,阐述了系统功能模块需求分析和设计,并以已研制的一个能演示舰上库存管理基本功能的系统作为例,对舰上后续备品定额和供应品补充计划的制订和优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近期设计的G舰和T舰的自航模试验和实船试验看,G舰的操纵性优良,而TF舰不及前者。为了探讨其原因,本文对两舰的尾形,舵参数及桨舵相对位置布置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对比,最后提出了个人看法并对舵型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介绍美国海军"2020版30年造舰计划"入手,详细描述了美国海军30年长期造舰计划的形成过程与参与的部门机构。在此基础上深入对比和分析各版本美国海军30年长期造舰计划的演化趋势。研究表明,30年长期造舰计划对于美国海军装备发展具备积极的指导意义,当前美海军正进行自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扩军行动,应借鉴其造舰计划经验,并对美海军扩军行动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1.
舰船设计应考虑舰船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包括舰船使用维修管理、物资供应管理、政工档案管理有技术资料管理等。文中介绍某舰开发研制的勤务支援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内容、舰上的布置、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最后评述了该系统在舰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建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并对维修保障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给出了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结合部队实际维修工作,围绕人力资源、维修设施、维修器材、维修设备、技术资料、保障资料管理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基本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该指标体系客观全面,易操作,可为准确评估其维修保障能力提供决策支持和准备。  相似文献   

13.
051型导弹驱逐舰是我国于1960年开始研制的一种中型水面舰只,其后由于经济困难,研制工作被迫停止。到了1965年,为了适应我国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时护航舰只的需要,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渐好转,研制计划又重新开始,并在1968年开始建造首舰(弦号105),1971年开始海试。随后,国内的多个造船厂同时进行了批量生产,现共有16艘在役。051型导弹驱逐舰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大中型水面舰只严重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不惧”级是前苏联研制的第四代导弹护卫舰,最初人们将其划入“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系列,认为是该级舰的改进型,但后来发现其完全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无论在舰体设计、舰载武器、电子设备上都较“克里瓦克”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更是“克里瓦克”级无法比拟的。该级舰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替换数量众多的“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但是,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原定首批建造3艘的计划在完成首舰“不惧”号后就停止了后续舰的建造,因此“不惧”号成为了俄罗斯目前唯一一艘现代化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舰载直升机远航时驻舰周期长、维修任务时间紧、资源有限的特殊性,合理构建舰载直升机驻舰维修模型,建立舰载直升机驻舰维修资源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蚁群算法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计算验证表明:该算法较好的解决维修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冲突问题,缩短舰载直升机维修工期。  相似文献   

16.
介绍未来10年西班牙海军的新型F100护卫舰,它将是欧洲多国海军中首先入役的新一代防空型护卫舰。这类护卫舰装备了美国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在设计上有特殊的考虑。介绍该舰在隐身性、系统配置、系统综合、作战系统和平台设计方面的情况、研制计划的复杂演变过程、舰的主要性能数据及4艘舰的计划进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舰用条件下,器材备品备件及维修管理的特殊性,设计了一个应用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密码分级管理的舰用局域网络。其运行情况表明,较国内通用器材管理平台更具实用性和安全性,系统运行一年来稳定、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德国海军新一代F124级护卫舰1998年已在布隆·沃斯公司的汉堡船厂正式开工建造。由布隆·沃斯公司牵头的AGRE F124研制小组(即荷、德、西三方)计划2002年11月交付该级舰的首制舰“萨克森”号。届时,F124研制小组预期已完成作战系统的综合,并为德国海军在2003年进行实弹射击试验做好准备。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萨克森”号首制舰将于2004年正式服役。  相似文献   

19.
武器发射时将产生高温,高压,碎片及有毒物质它们对舰上设备和人员将构成在此,在舰总体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一特殊的物理现象。本文叙述了国内外进行武器发射试验的大致情况,并就其试验结果用于指导舰总体防护及安全界设计进行了论述,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揭示了安全射界设计与试验结果的内在联系,从而在保证舰上设备和人员安全的条件下,求得武器噢 范围最大,增强舰艇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海军LPD17舰研发计划所采用的几个新概念,并总结了这些新概念对二十一世纪美国海军舰船研发计划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