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声音     
《中国船检》2012,(12):16-17
国际能源机构(IEA)石油贸易航线面临深刻变革IEA预计,随着地区石油产量逐渐趋于平衡以及中下游领域终端客户的流失,未来五年,世界石油贸易将发生深刻变革。这将对全球精炼油、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带来深远影响。在下游领域,地区分布需求的变化和成品油对原油需求的构成,再加上对新资源需求的增加等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6,(10):30-30
欧佩克称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需求低子预期;卡而本:亚洲内部贸易需求旺盛;印度萄能成为最大小麦进口国;2011年埃及天然气产量将达100万亿立方英尺;印度计划建立500万吨战略原油储备。[编按]  相似文献   

3.
1 2009年世界石油贸易小幅下滑2009年石油消费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美欧等经济发达地区石油需求减少。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拉丁美洲地区及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在经历2009年第1季度的下降后,一直呈增长趋势。受金融危机和燃油税费改革的双重影响,我国原油消费量在2009年第1季度有所下降,从第2季度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4.
据德鲁里预测,2010年亚洲地区原油进口量仍将保持强劲,主要产油区中东和非洲的原油出口量也将随之增加,预计2010年全球原油海运量将为1923亿吨.同比上涨02%。中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积极效果已经显现,同处亚洲的印度经济发展也很迅猛,相对于西方国家迟缓的经济复苏步伐,2010年中国和印度持续稳定的石油需求将对全球石油需求变化及油轮运输市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征宇 《海运情报》2005,(12):13-13
美国咨询公司Global Insight认为,受消费需求增长放慢和能源价格上扬的双重影响,2005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趋缓。2004年全球贸易额增长11.2%,预计2005年增长率将回落至8%以下。2004年全球有形贸易和海运贸易分别增长5%和4.3%,预计2005年将分别增长4.1%和3.8%。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慢,未来3年海运贸易的增长率将进~步下降,预计2006年为3.1%,2007年为2.8%,2008年为2-3%,2009年将回升至3.1%。  相似文献   

6.
《水运文献信息》2006,(4):30-30
未来4年全球船板需求将达5000多万吨;2006/200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5.88亿吨;2006年世界钢产量预计将达12亿吨;2010年前原油产量增长将能够满足全球需求;巴基斯坦拟铺设管道助中国从沙特进口石油[编按]  相似文献   

7.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0):14-20
一、石油需求 预计2006~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从8480万桶/天增长到9370万桶/天,平均每年增长2.0%(见表1)。到2011年,北美石油需求将达到2740万桶/天,亚洲将超过北美,达到2820万桶/天:对运输用燃油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2006~2011年,全球汽油和柴油/制气油需求将增长2.5%左右,而残渣燃料油需求则停滞不前(船用燃料油等特定用途的燃料油除外)。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从1993年成为石油纯进口国以来,石油需求一直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实施石油战略储备和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中国原油进口将继续增长,并预计到2010年达到1.5亿t,2020年将达到2.5亿t。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12):30-30
IEA:203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激增;巴西今年大豆产量预计达5870万吨;中东和北非天然气产量25年内将增3倍;2006年铁矿砂价格最高涨幅将达30%;俄2015年前石油年产量将达5.3亿吨;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会小幅降低;内蒙古今年原煤产量可达2.4亿吨;2006年我国经济将增长9%左右;我国今年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9600亿斤;2010年中国电煤需求预计达到16亿吨;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北海石油生产达到巅峰状态之后的10年来,石油产量经历了逐步但稳定的下滑走向,相关的原油贸易无疑受之拖累。北海石油产量的缩水或多或少同步于俄罗斯的石油生产状况,尤其是伴随着其位于普里莫斯克港(Primorsk)、主要的波罗的海油料装运站原油出口减少的趋势。本文将在审视往返北欧与波罗的海以及该区域内原油贸易最新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探寻该地区原油油轮贸易的未来走势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22年上半年,“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对全球油轮运输市场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全球石油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俄乌冲突助推国际油价迅速攀升并保持高位震荡,欧美制裁升级正在改变全球石油贸易格局。全球油轮运输市场逐步复苏,油船运力缓慢增长,不同船型收益呈现大小分化、涨跌互现的走势。展望后期,全球油轮运输市场预计将维持缓慢复苏态势,但因受到地缘政治事件、疫情反复等影响,预计要到四季度前后才会出现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在对2005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后,石油界专家认为,2005年我国石油需求增速将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预计全年成品油需求将比上年增长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回顾 1.原油 8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继续震荡下行。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充裕,需求疲软导致供应过剩的现状,盖过地缘冲突所带来的忧虑影响。伊拉克和乌克兰局势未影响石油供应、利比亚原油产量进一步恢复。而全球汽油消费出现旺季不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使得石油需求增速回落。  相似文献   

14.
冯荣松 《中国海事》2014,(12):30-31
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沿岸10多个国家及临近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800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2001年全球新探明的80亿桶原油中有70亿桶出自几内亚湾地区。在石油贸易活跃的大背景下,海盗活动日益猖獗,沿岸国家并未采取对海盗实质性的打击行动,前往西非几内亚湾的船舶的防盗措施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6,(3):8-14
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能源消费持续疲软,石油需求增长速度放缓。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油轮市场复苏步伐加速,行业旺季特征尽显,船东收益大幅改善,多数航商实现盈利。2016年世界经济发展"亚健康"状态将会延续,与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呈现正相关的航运业仍处在忧虑期,需求平淡、运价低迷,很难脱离弱周期。油轮市场作为唯一享受到阳光的板块,在需求放缓、运力投入增加的2016年也充满压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远洋航务》2014,(4):40-40
由于国内需求稳步上升,2014年中国成品油海运进口量预计将增加4%。进口和出口的双重向好意味着中国将继续推动亚洲成品油贸易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回顾2022年,俄乌冲突叠加新冠疫情持续多点爆发对全球油品贸易格局及油轮运输市场产生了一系列广泛、深远的影响。全球石油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俄乌冲突助推国际油价迅速攀升并保持高位,欧美制裁不断升级已然改变石油贸易格局。全球油轮运输市场显著走强,油船运力增长缓慢,市场各船型日收益均持续上涨并达到近年来的高位。展望后期,俄乌冲突给市场带来的红利仍将持续,油运市场需求复苏进程不变且总量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供给端的低速增长也为市场上行提供支撑,新的贸易格局形成过程中市场机会将不断孕育而生,预计2023年油轮运输市场有望呈现运价高位震荡且振幅拉大表现。  相似文献   

18.
张敏 《集装箱化》2009,20(1):29-3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预计未来5a的年增长率为10%~12%。印度信用评级机构ICRA的研究报告称,在商品出口增长、石油和煤炭进口上升以及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推动下,印度港口吞吐量节节攀升。2007-2008年度,印度193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为6.29亿t,预计2012年将达到10.08亿t。未来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潜势取决于全球产出、世界贸易和海运贸易的发展情况。据估计,2007年全球产出增长4.9%,其中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分别增长7.5%和2.5%。  相似文献   

19.
《水运文献信息》2007,(1):30-30
国际能源机构:明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增长1.7%;未来25年全球石油产能仍高于产量;墨西哥将从2008年起进口原油;全球2006/07年度大豆产量将超过消费量;Et本粗钢生产逼近历史最高纪录;韩国进口的中国低价钢材有可能首次突破1000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汪叶 《中国海事》2012,(5):41-44
一、2011年市场回顾 (一)石油供求同步小增,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偏软,但发展中国家2011年石油需求仍保持增长,并继续拉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据国际能源机构2011年11月份统计,前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为8880万桶/日,同比增长1.2%。其中,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为4557万桶/日,同比下降0.8%;非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为4323万桶/日,同比增长3.4%。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8920万桶/日,同比增长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