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耿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105-107,12
该文通过涉路工程对公路自身结构安全和公路交通安全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了重要涉路行为技术安全评价的条件、一般程序等内容,提出了跨越式涉路工程的相应安全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穿越式涉路工程的日益增多及对涉路工程安全性认识的日益提高,涉路工程安全评价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从前期资料收集、法律法规符合性审查、安全性评估等方面,介绍了定向钻施工穿越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技术要点及主要评价指标,可供同类涉路工程安全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涉路工程的法规和标准,结合接入式涉路工程特点,研究提出接入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的具体指标和数值,包括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全过程。最后以某开发区接入国道为例,说明安全评价的实际工作要点,并针对设计文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各类涉路行为日趋普遍的情况下,对涉路行为的安全评价结论成为行政许可的主要依据。针对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工程施工会造成公路建筑物破损,敷设管线的自重破坏原有公路建筑物的受力平衡而影响公路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现结合某风景区自来水管网利用桥梁跨越沿江高速安全性评估实例,就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的安全评价展开研究,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践的评价方法,供公路管理机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各类涉路行为日趋普遍的情况下,对涉路行为的安全评价结论成为行政许可的主要依据。针对道路穿越式行为可能会对原路基、路面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结合吕梁山风景区旅游公路新城区段下穿连徐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估实例,就道路穿越式涉路行为的安全评价展开研究,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践的评价标准,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永红  杨朝  唐祖德  陈语  冯坤 《公路》2023,(3):252-261
市政道路工程涉路项目日益增多,为梳理市政道路涉高速公路工程安全性评价,通过分析设计方案、施工工艺、交通组织、应急处置等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影响,识别改扩建市政道路涉路工程风险点,提出穿越高速公路涉路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流程,分析得出道路专业6个和管线专业5个关键评价指标。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 3D建立单体货车和混凝土护栏碰撞模型,碰撞速度为40 km/h~80 km/h。货车Ford F800模型经实车碰撞试验修正,研究碰撞速度、混凝土护栏等级与车辆侵入路侧区域的关系。建立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桥梁评估数值模型,模拟计算和评价桥梁安全性。结果表明,不同设计速度和护栏等级下的护栏迎撞面与路侧桥墩的最小安全距离建议在1.0 m~2.7 m之间,并应控制下穿道路施工与运营过程对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涉路工程安全问题一直是建设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对新建高速公路涉路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以花莞高速公路涉路工程为例,分别对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以施工安全与运营安全为目标,对方案中涉及安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施工安全提供了指引,有利于后期运营阶段提升安全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实际管理需求的角度,采用对涉路施工项目进行前期审批、中期检查和监测以及后期验收等方法,探索解决涉路施工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保证高速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公路管理机构对高速公路涉路施工全过程管理、施工行政许可的审批管理和路政管理提供可操作的方法。高速公路涉路施工活动愈发频繁,公路管理机构应重视施工行政许可的审批,更应依法加强涉路施工的管理,做到"地上地下"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跨越式涉路工程项目建设的现状并结合跨越式涉路工程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在对此类项目的安全性评价时应从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的结构和基础的验算、符合性检验、施工期安全性核查和运营期安保措施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并阐述了以上四个方面的要点以及它们在安全评价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非公路标志进行分类研究,用以科学地界定非公路标志发布内容;在此基础上,从禁止设置路段和限制设置路段两方面研究限定其设置位置,从横向(侧向)布设位置和纵向布设位置两方面研究其设置关键技术指标;最后,针对垂直(接近垂直)于道路走向设置的路侧式、单悬臂式和高耸式非公路标志设置角度分别进行研究,为科学制定非公路标志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设置非公路标志提供必要依据和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贵川 《公路》2008,(4):24-29
从旅游公路的分类入手研究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公路与旅游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旅游公路的基本分类,揭示了分类与具体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旅游公路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交通的需求分析,总结出了各种类型旅游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的整体优化目标设计原则。对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相关的交通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旅游公路分类的设计方法。此后讨论了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具体形式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公路功能分类和通行能力直接相关,干线公路要保证大通行能力,地方公路要便利,集散公路既要有一定的通行能力又要有一定的便利性,不同功能的公路的设计特征因此而有所不同。不同公路功能分类的公路设计特征、交通特征不同,其安全性也必然不同。我国公路考虑安全如何进行功能分类?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在公路功能分类、公路设计、公路安全计划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初步分析了我国公路分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公路功能分类和安全的关系,提出我国考虑交通安全的理想的公路功能分类,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董文明 《路基工程》2016,(1):186-190
针对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阶段安全风险管控问题,提出了地下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标准体系:一是针对周围环境与地下工程关系的风险分级和识别标准;二是在环境调查与岩土工程勘察基础上的安全风险控制设计标准;三是综合、监测、巡视这三种预警形式相结合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以及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水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因未及时管控地下道路车辆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地下道路的运行安全面临挑战。通过对地下道路入口控制方法、总体方案、设备要求等开展研究,提出地下道路关闭多级预警、建立物理拦截需求和安全高效的控制系统等建议。通过文献、需求调研、技术比选验证,提出了包含物理控制设施、车道信号灯、交通感知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声光警示设施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等方案,并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环路的实例开展了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升紧急工况下地下道路入口的交通控制效率,提升地下道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品质亟待提升。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人民需要3个维度分析开展公路隧道提质升级行动的时代背景,从8个方面解读其深刻内涵,并详尽阐述公路隧道提质升级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要点。强调应关注的重点区域是隧道洞口、洞身和路面,最需要补齐的短板是通风、照明、消防、逃生疏散、交通安全设施以及智能化管养平台,并提出“设施是基础、安全是根本、养护是关键、管控是核心、预案是保障、品质是追求”,建议大力推进公路隧道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安全、服务协调发展,打造安全、绿色、智能的公路隧道,助力我国由“公路隧道大国”迈向“公路隧道强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具体项目地下公共工程防汛影响专项论证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分别对施工期和使用期作了防汛安全影响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工程施工期对周边防汛设施的影响,并针对该地下公共工程施工期和使用期存在的防汛安全隐患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最终给出了防汛论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工后稳定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对已建成、运营通车的高速公路的边坡进行全面工后评估,掌握边坡的稳定情况、变形趋势,并为边坡养护提供科学的依据成为业界日益关注的课题。根据运营期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特点,基于边坡工程工后评估实践经验,提出了边坡工后稳定性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路堑边坡工程分类、路堑边坡工程病害分类、稳定性评估和病害工程整治对策等4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工程实例,表明所提出的边坡工后稳定性评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杨秀仁 《隧道建设》2022,42(3):355-362
通过多年装配式地下结构建造技术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明挖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的设计技术和方法进行系统性总结。1)从全方位体现装配式技术的工业化建造理念的角度,提出装配式地下结构的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并结合明挖装配式结构的特点提出主要设计内容; 2)针对装配式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结构体系的确定、基坑工程和结构防水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接头选型、结构拆分及内部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装配式结构的基坑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和设计方法,涵盖支护选型、基坑宽度的确定、桩墙+内支撑体系技术设计要点、基坑回填技术设计要点等,并总结装配式地下结构的防水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从静态安全管理的角度,借鉴国内外道路安全和管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公路静态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与技术进行研究。文章深入分析了公路静态安全管理的目的、内容和管理的周期,基于公路安全水平的定量评价和等级划分建立了安全管理的标准,并构建了管理对策及决策模型,最后提出了公路静态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该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公路安全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路功能分类理论研究初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学福  蔡建华 《公路》2005,(1):4-14
公路功能分类是通过研究公路的服务功能.确定特定公路在公路网中扮演的角色.并为相应的交通出行提供服务.功能分类实质是按服务需求疏导交通。不同层次的路网在国民经济中满足不同的交通运输需求.干线、支线各自充当不同“角色”.形成全国公路交通大通道和四通八达的集疏散道.“各司其职”,功能明确而又互补.这是提高路网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对路网层次的合理划分.特别是从理论上对第一、第二层次做出合理划分.使公路发展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节约用地等客观需求.为今后公路网路线规划、建没、养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充分发挥已有的公路设施的功能,是公路全面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公路功能分类的思想并结合我国目前公路网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公路功能分类的若干方案.分类时第一步是先分大类.再对大类进行细分.并说明新的分类方案与原有行政等级分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公路功能分类的推荐方案.明确了各层次公路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