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所(NIOSH)根据个体采样检测(流速为25~200毫升/分)的结果,对大气中二氯乙烷的标准作了修改。凡接触二氯乙烷的职工,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应限于或低于1ppm。而1976年,该研究所提出的建议为5ppm。NIOSH还建议把二氯乙烷的最高浓度,改为在15分钟采样  相似文献   

2.
调查中国华北地区5个皮毛厂接触皮毛尘工人的全部癌发病率为504.41/10^5。同对照组全癌发病率149.76/10^5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其中单纯接触皮毛尘癌发率为721.65/10^5,接触混有化学物质(包括有致癌性的CrO3等化学物质)皮毛尘的癌发率为418.98/10^5,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皮毛尘可以引起癌病变发,且与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各种化学物质没有明  相似文献   

3.
一、预防职业性癌的国际讨论会 1981年4月21~24日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召开预防职业性癌的国际讨论会。该讨论会是由芬兰赫尔辛基职业卫生研究所提出,得到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办事处(ICAO)支持,并以三个组织的名义召开的。在这次讨论会上,职业病临床、卫生学、毒理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卫生统计工作者将广泛的交换意见和交流预防职业性癌的经验。根据目前工人接触某些物理性或化学性物质而致癌已成为一种严重的职业性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就所发现的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其危害范围仍没完全搞清楚的实际,本讨论会上将进行四个方面的讨论,共报告14篇论文:目前职业性癌的概况方面  相似文献   

4.
癌研究任务之一就是制定出有关癌症实质的基础知识。就这方面而言,毒理学有它突出的意义。本文就致癌物质(致癌药物略)阐述如下: 职业性癌: 化学物质作为癌发生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从三个方面来谈。首先,也是最惨的例子就是所谓的职业性癌。英国外科医生早在两世纪前就指出,某种作业癌的发癌率是很高的。初次的观察是在烟囱清洁工,矿工和染料工业工人中进行的。前两者职业工人经常接触煤烟和煤焦油,后者经常接触的是某些染料,他们在很高的程度上患的是皮肤癌、乳头状癌和膀胱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煤烟和煤焦油中的某些物质(如3-4苯并芘)和染料工  相似文献   

5.
五氯酚(PCP)和五氯酚钠(PCP—Na)广泛地用作木材防腐剂和除草剂。人体发生 PCP 工业中毒的一般临床症状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发热(并可高达43℃、过度呼吸、头痛、眼和鼻粘膜充血、呼吸器官刺激症状、胸压迫感、虚弱以及神经痛。在皮肤接触之后,对局部皮肤有刺激作用并发生粉刺。Roberts 氏曾报告一例患者因皮肤连续接触 PCP1年左右发生致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工业上至少已报导24例死亡病例,尸体解剖发现如下变化:脑水肿、心脏扩张、肾小管变性、肺充血水肿与肺泡内出血、肝轻度充血及肝小叶中央变性。  相似文献   

6.
最近认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及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I)有交叉过敏。调查24名工人,均接触过TDI,其中14名接触过MDI和6名接触过HDI。16名工人对TDI过敏,其中8名工人包括4名以前未接触过MDI的对MDI有过敏反应。9名工人  相似文献   

7.
铅对生化配合基有强烈的亲合力,因此它可以作用于酶,并置换其必需的金属,调节其合成和阻止它与萃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生化变化可导致接触动物和人类肾脏线粒体和内浆核网结构的改变。人类肾脏对慢性铅接触的反应可分成很多期;而核内包合体似乎只存在于第一期。 Dingwall-Fordyce和Lane(1963)的研究曾报告在蓄电池工厂严重地接触铅的退休工人很多死于脑血管意外。可惜这个研究没有报导关于肾脏病或高血压的发病情况。而其他研究则指出工人接触铅可引起肾脏病和高血压,但对接触情况未作详细说明。只有在注意监视管理的工厂,工人(虽然比非接触者吸收较多的铅,)可以避免发生肾脏病和血管改变的危险。 Sandstead等(1970)曾报告在9名铅中毒(其中一人患高血压)病人发现血浆高血压朊原酶活性降低和醛甾酮分泌减少。据此,虽然在铅接触者由于高血压或肾脏病可使血浆高血压朊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作者选择62名近2年平均血铅值低于50μg/100ml废铅冶炼工为接触组,年龄17~51岁;以27名男性无铅接触史的医院维修工为对照组,年龄22~48岁。所有受检者均在标准室温(不低于24℃)及皮温(腕部、踩部不低于30℃,膝部、肘部不低于32℃)条件下测定种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叙述了职业性接触金属的慢性影响,并介绍长期低浓度接触金属的流行病学调查。一、长期接触金属对工人健康慢性影响的分类 1.慢性呼吸道影响:铝—尘肺;锑—阻塞性肺部病变;砷—鼻穿孔、支气管癌;鈹—肺肉芽肿、支气管癌;镉—肺气肿、阻塞性肺部病变;铬—鼻穿孔、支气管癌、哮喘;钴—尘肺;铁—功能  相似文献   

10.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ne traid,FHIT)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候选抑癌基因,是将染色体脆性位点和肿瘤相联系的第一个分子生物学证据。因与传统抑癌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形式不同,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应暂将其归类于候选抑癌基因。作为一种新的候选抑癌基因,FH  相似文献   

11.
一份完整的检测报告应该报告其测量不确定度,以便报告使用者准确读懂和利用检测结果。以日常进段轻柴油质量验收项目之一、轻柴油的标准密度(20℃的密度)为例,阐述不确定度评定在铁路机务日常油品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柴油系石油在常压分馏时,沸点在180℃~350℃范围的产品,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烃和芳烃,一般认为属低毒和无毒物质。有关接触柴油引起职业危害的报道较少。但我们在日常卫生监督中发现沈阳机务段柴油库工人,由于长期大量的接触柴油,18名作业人员全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皮炎。为探索柴油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改善劳动条件,采取防护措施、保护该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对该段柴油库作业环境和接触柴油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3.
人们也许会认为长期接触煤尘对肺癌的发生可能有影响,至于对胃癌或食道癌则关系不大。因为煤尘与其它粉尘一样,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的。然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却恰好与之相反。许多资料表明:煤矿工人的肺癌死亡率与一般人群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胃癌死亡率则高于非煤尘接触人群。这一现象目前已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除了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外,也做了一些煤尘诱癌的动物试验和体外致突变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长期接触四乙基铅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对西宁地区(海拔2260米)100名乙基汽油作业(油库)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劳动卫生学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00例接触组均系西宁地区从事卸油、发油、计量的油库工人。其中男72名,女28名。接触毒物工龄在1~24年,多数在5年以上。正常对照组50例是不接触任何毒物的部队战士,年龄在18~22岁。健康状况检查项目和方法,均按全国四乙基铅中毒诊断科研协作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简要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5.
砷性皮肤角化,特别在掌蹠的疣状角化通常认为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征,同时它也被反复强调为砷癌的先兆。我们在华北七所孙世荃主任的技术指导和药物支持下,对1979年“个旧市砷污染对市民的远期危害的初步调查”中发现的及门诊、住院皮肤癌、肺癌伴皮肤角化患者共32例进行了维甲酸(以下简称RA)治疗观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铁道行业流动性高温作业工种、作业人员较多 ,为加强其科学管理 ,笔者对此类岗位工种的高温作业进行了分级测试。1 测试对象选择南昌铁路局南昌客运段、机务段、车辆段在浙赣线京九线上正常运行的旅客列车餐车后厨 (厨师、炊事员 )、内燃机车驾驶室和机房 (司机、副司机 )、空调发电车机房 (司机 )等在铁道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流动性高温作业工种作为测试对象。2 测试内容①接触高温作业劳动时间 (min) ;②WBGT指数 (℃ ) ;③定向辐射热强度 (kW m2 ) ;④高温作业分级 (级 )。3 测试步骤与方法3 1 记录接触高温作业劳动时间 :①…  相似文献   

17.
大强度微波辐照会产生白内障已被公认,而低强度(<10毫瓦/厘米~2)能否引起则有争论,有的认为不产生白内障,有的认为由于蓄积作用或非致热效应可致晶状体损害,甚至形成白内障。现将1978~1980年对微波作业者眼睛检查结果报道如下。调查内容及方法微波接触组:检查3个研究所及3个工厂的技术员和工人共801名(男580,女221),接触连续及  相似文献   

18.
1972年美国NIOSH提出了职业性噪声暴露推荐标准。在文件中声称90dB(A)仍然有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同时指出现今的标准应降低至85dB(A)。根据这个资料,作者对暴露于噪声在85~90dB(A)的工人听力受损的危险率作了评价。共计选择了冷轧车间,翻砂投料台和电炉炼钢三个相同噪声区的228名工人以及无噪声暴露的对照组143人作了听力检查。把三个噪声暴露区和对照组的全部受检人数按下列年令分组18~29岁,30~39岁,40~49岁,50~65岁。并作相应的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9.
磷(Phosphorus)有黄磷(白磷)、红磷和黑磷。黄磷遇热(250~270℃)可转化为红磷。黄磷毒性大、红磷和黑磷毒性小。工业和军事上用磷制造炸药、燃烧弹、泄光弹、烟幕弹、化学试剂、磷青铜、有机磷农药和杀鼠剂等。在磷矿开采和使用磷,人们不可避免要接触磷,有可能受到危害。有关磷对人的职业危害有着专著和综述,本  相似文献   

20.
职业性癌     
现代医学科学的进展,揭示了环境致癌因素正在与日俱增,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予防措施。环境原因引起的癌症,它的原型就是职业性癌。职业性癌是由于在非偶然性的职业活动(作为非偶然性的工作环境的一部分)期间接触特殊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致癌因素所引起的,没有这些致癌因素的参与,这些癌症就不会发展。因此,在发生上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某些非特异性损伤后所致的创伤癌”不同。暴露在某种已知的职业性致癌因素下的工人,如给予足够的暴露条件,则我们可以对他们发生肿瘤的频数、部位、类型、作出十分确切的予言。癌变过程局部所出现的某些特殊症状(对某些职业性致癌因素来说,如有意义的暴露白斑)常先于或伴随着癌症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