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数量陡增,如何解决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及再利用问题已成为行业焦点。为此,分析了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现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亟需解决.近年国家出台了多个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规范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门槛.本文简述了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政策及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和当前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立法,减少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问题,有效地回收利用电池,推动并建立新能源企业保险制度,提高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结合碳中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生产消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报废后不能有效回收再利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同时。国外许多国家建立的进口车认证制度中也增加了对汽车回收利用的相关要求,无形中为我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树立了巨大的绿色屏障。无论从国内发展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角度讲,还是从汽车实施“走出去”出口战略角度讲,都应该尽快完善我国汽车回收利用的管理体系,通过纳入汽车准入管理体系、完善报废汽车市场体制等多方面的措施,为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发展争取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汽车报废量也在加大,由报废汽车而引发的环保、节能、回收再利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重点对欧盟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管理经验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关于加强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其零部件产业链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会。文章以梳理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为主线,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过程中的商业机会,分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三电"系统的上下游配套关系及市场占比、关注零部件的成本分析、充电桩、车联网及其他后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产业投资机会,文章最后简单介绍了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现状,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创业投资者介入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以详尽的引导分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投资见解。  相似文献   

7.
湖北汽车产业绩效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湖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然后选择了10个评价指标,借助SPSS统计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个重要汽车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汽车产业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说明了湖北汽车产业所处的地位,并提出了实施湖北汽车创新工程、实现产业跨越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眼于日本报废汽车塑料零部件回收再利用体系在政策推广的背景下的发展,围绕现状介绍对回收利用相关企业和终端消费者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现状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有效推动报废汽车回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上游资源约束是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而各国在碳中和要求下持续深化的动力电池回收政策体系,以及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都将进一步驱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新的增长动力,为更好地反映集聚区核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地位,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政策,探讨我国汽车产业集聚区核心城市横向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解汽车总成,给出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配套矩阵,建立整车企业产业拉动指数模型和零部件企业产业贡献指数模型,构建了影响力指数模型。利用集聚区核心城市汽车产值和企业配套数据,计算并评价了6个核心城市的汽车产业影响力水平。研究发现,其横向影响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海、长春、重庆、广州、北京、武汉,根据各城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汽车产业影响力指标考核体系、鼓励产业资源驱动的汽车核心企业跨区域重组、扩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着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本文对沿线城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沿线各城市汽车产业发展进行评价。着眼于分析沿线城市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以期对沿线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再制造”如何破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报废汽车及废旧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关系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的分析以及产业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的度量,发现汽车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偏低、空间集中度离散的现象。作者提出通过采取注重汽车产业政策发展、加强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等三种途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研国外汽车产品生态设计的成功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的汽车产业现状,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研究汽车产业在原材料的生产、零部件的生产、整车生产、汽车使用阶段、以及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在汽车行业的开展,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周煜 《汽车科技》2006,(6):7-10
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介绍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接着对合资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在中国汽车产业升级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在讨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径选择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技术路径选择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及进行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示范区的设立,无疑是未来5-10年皖江城市带乃至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本文在对皖江示范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示范区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对抢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制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历程进行系统阐述,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调整是保证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明确了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范畴及其重要意义,然后系统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及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政策影响非常显著,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产业激励政策,但实际政策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为了分析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市场接受程度的交互关系,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效能进行评价.模型设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定量化的评价指标权重对政策效能进行评价,确定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政策要素,并在政策效能分析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