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IMO提出的电子航海战略,较全面地展望了GMDSS系统中的卫星通信系统、地面通信系统、海上安全信息、定位寻位系统等设备的变革趋势,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对GMDSS系统的技术研发及教学改革起到了较好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语言通信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营运至关重要。根据IMO事故报告分析,通信不利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缺乏使用SMCP的意识是通信不利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介绍SMCP的结构和通信特征以及如何将SMCP应用到VHF通信的教学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3.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最新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线照射二氧化钛(TiO2)产生羟基(-OH),利用该基团夺取微生物等的细胞膜内的氢元素(H),从而杀死微生物。这种新型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最近由瑞典阿法拉伐集团推出,这是目前为止,唯一通过IMO认可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九十次会议批准的"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复审和现代化"项目将于2017年完成。本文回顾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海上通信的变革;指出了GMDSS实施的意义和GMDSS复审的必要性;研究了国际海事组织正在进行的GMDSS复审和现代化计划及成果;提出了GMDSS高级复审和详细复审的内容和领域。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通信延时条件下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系统的弦稳定性,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PC)和长短期记忆(LSTM)预测方法,研究CACC系统中车辆协同控制下的通信延时补偿方法;基于车辆队列四元素架构理论,构建了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间距策略、网络拓扑和MPC纵向控制器的系统模型,并综合考虑2范数和无穷范数弦稳定性条件,提出了CACC车辆队列混合范数弦稳定性量化指标,最终形成协同式车辆队列建模与评价体系;设计了一种利用前车加速度轨迹(PVAT)作为开环优化参考轨迹的MPC方法,即MPC-PVAT,通过综合考虑队列的跟驰、安全、通行效率和燃油消耗等性能指标,使目标函数趋于最小代价,从而得到当前时刻的最优控制量,并利用庞特里亚金最大值原理对所设计的优化问题进行快速求解;在MPC-PVAT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通信延时补偿方法,即MPC-LSTM,将跟驰车辆的传感器信息输入LSTM网络来预测其前车的运动状态,从而缓解短暂通信延时对车辆队列稳定性的影响。仿真测试结果表明:MPC-LSTM可容忍的通信延时上界大于1.5 s,比MPC-PVAT提升了0.8 s,比线性控制器提升了1.1 s;在基于实车数据测试中,当通信延时增加到1.2 s时,MPC-LSTM的弦稳定性指标相比MPC-PVAT提升了20.33%,与线性控制器相比稳定性提升了39.35%。可见,在通信延时较大的情况下,MPC-LSTM对通信延时具有很好的容忍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CACC车辆队列的弦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使用射频(RF)、微波或红外线,在一个有限地域范围内互联设备的通信系统.文中就此技术的概念、无线局域网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应用到饭店服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实现中.  相似文献   

7.
对船员的业务要求以及相关的培训、发证必须与国际准则接轨IMO制订的“航次计划”指南,对船长航次计划的培训和评估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面对新规则的挑战,尽快满足IMO的要求,是主管机关、培训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GPS高程拟合精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文分析了GPS高程系统与我国现行高程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叙述了GPS高程拟合常用方法(多项式曲面拟合)。对影响GPS高程拟合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2):F0002-F0002
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成立于1995年9月,隶属省交通厅,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0人。主要职责(一)根据黑交发[1997]180号文件精神,赋予中心以下职能:1、负责制定全省交通系统信息和通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2、组织拟定全省交通系统信息和通信法规、制度等,并监督检查各单位执行情况。3、审核各地、市交通局、厅直各单位制定的交通信息和通信系统的建设规划。4、负责全省交通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包括全省公路建设的配套通信系统工程和附属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5、审批各地、市交通局、厅直属各单位信…  相似文献   

10.
CCCT技术与集装箱码头生产DPS系统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集装箱码头生产(DPS)系统与控制、通信、计算(CCCT)技术整合方案.设计思想是由自动控制层、数据通信层和计算处理层构成一个完整的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码头前沿数据断层、堆场定位作业数据缺失等问题,提高了码头生产链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通过集装箱码头生产(DPS)系统与控制、通信、计算(CCCT)技术的整合创新,提高了集装箱码头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组态王与MATLAB的监控软件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种编写MATLAB的S函数的方法来实现组态王与MATLAB的DDE通信.通过在某型舰船主动力监控系统仿真研究中的应用,具体描述了组态王与MATLAB的DDE通信实现过程。该方法由组态王生成友好的交互式人机界面(HMI),MATLAB完成复杂算法的运算.实践证明其具有编程效率高、通用性强、实现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VxWorks嵌入式系统下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研究了在VxWorks系统下实现设备和数据通信的关键技术和相应机制,并采用有限状态机(FSM)解决了串行数据通信的帧同步.文中重点分析了采用计数器信号量解决多进程同步通信,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本文的方案可以推广到串行设备以外的其它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3.
负载平衡是机群计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小规模机群系统下的并行应用环境,设计了基于接收者驱动的动态负载平衡系统(RILBS).系统采取集中控制与接收者驱动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周期性的负载信息查询,从而减少了通信开销,使系统获得较理想的并行性能.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国际海事组织(IMO)新修订的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新STCW公约对航海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SAILOR中/高组合电台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fif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的重要设备.研制海上中/高频组合电台,可解决海上中/高频通信教学和训练中的难题.根据海上中/高频通信原理和通信程序,研制海上中/高频通信控件(AcfiveX控件),仿真海上中/高频收发信机功能;使用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广播电文;使用VB语言编制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控制单元模拟器、窄带直接印子电报(NBDP)终端模拟器、模拟海岸电台和模拟陆地电传用户,并采用后台支持、仿真数据库等网络仿真海上中/高频各类通信.该仿真系统可不设服务器,更能反映海上中/高频通信特性,并可方便组网训练,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AIS在船舶避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MO要求,海上航行船舶将陆续安装AIS系统。如何利用AIS系统进行船舶避让,将是驾驶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ARPA和VHF的局限性及AIS的技术特点,对AIS在船舶避碰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2):189-189
第3届信号设计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国际会议(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ignal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ommunications,IWSDA’07)将于2007年9月23-27日在中国成都召开.西南交通大学为本次国际会议的承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范平志教授和日本筑波大学Naoki Suehiro教授担任大会主席(General Co-chairs),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Parampalli Udaya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学唐小虎教授担任大会程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安全评估与船舶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7年IMO提出在制定规则中应用综合安全评估以来,对FSA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根据《IMO制定规则过程中应用FSA暂行指南》,着重介绍了实施FSA的步骤与方法,并就FSA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在研究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IMO示范课程是指导全球船员培训与教学的技术标准,通过对IMO示范课程和船员培训大纲在航海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船舶辅机》课程为例,结合当前高职航海类教学实际,探讨基于IMO示范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提出航海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IP架构通信系统,找到最佳结合点,IP技术的有机整合产生更优化、更合理的新型通信网络技术方案。"MSTP传输技术(中心、各站点) 窄带接入网技术 程控交换技术"整合使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拥有了持续近十年传统建设思路;"IP综合接入千兆环网技术 软交换架构语音技术"整合在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路段接入网建设领域给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