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计了一款具有自动跟随功能的智能小车,该小车以树莓派为上位机主控制板,Arduino UNO板为下位机辅控制板,搭建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信架构,激光雷达在未知的环境中获得自身位置信息、目标物体位置信息,上位机获取处理的目标位置信息,发送命令到Arduino UNO板,Arduino UNO板通过接收树莓派传来的信号并给予电机驱动板信号,控制小车实现自动跟随目标物体。通过测试,该智能小车能够跟随前方的目标进行移动、改变方向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东风日产逍客作为东风日产的第一款SUV汽车上市,可谓是备受瞩目,本文将此车有关技术介绍一下,希望维修人员对此车有所了解。此车配置了MR20DE和HR16DE两款汽油发动机,两款手动变速器和一款CVT变速器,同时可以选择2轮驱动及4轮驱动,手动变速器分别为5速和6速,前独立悬挂系统及多连杆后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均采用碟式制动,VDc电子系统采用最新的博世ESP8.0制动系统,转向系统配置了带电子助力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安全系统采用6安全气囊系统,安全带采用燃爆式安全带,钥匙采用以往的智能钥匙系统,电子转向锁系统。  相似文献   

3.
制动是指固定在与车轮共同旋转的制动盘或制动鼓上的材料摩擦受外压力,产生摩擦作用使汽车减速。制动器一般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盘式结构空间小,适用于轿车,但制动力矩比鼓式小。现在的高级小车,基本上都采用了前、后盘式的制动方式。但大多数小车和吉普采用的是前盘后鼓式制动方式。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主动导航的自动寻迹智能车设计方案,通过设计主控芯片、驱动控制电路和导航系统等,建立主动寻迹模型,实时准确地对航向角和行驶路线进行控制,并完成了程序编译,搭建自动寻迹智能小车模型。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小车中心点偏移量在±0.30 m范围内,达到预期要求,可以依靠GPS定位数据实现基于主动导航的自动寻迹。  相似文献   

5.
《汽车知识》2014,(7):38-39
<正>2003年,宝马推出xDrive智能全轮驱动系统。xDrive系统在前后轮之间采用可变驱动扭矩分配,通过电控多片式离合器进行控制,并完美结合了基于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进行选择性制动的横向锁止功能。在正常驾驶条件下,每款宝马全轮驱动车型以后驱为导向进行前后桥驱动力分配,并可实现0-100%动力无级分配。该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智能无人车对期望车速的跟踪问题,本文针对无人车的纵向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分别设计了驱动控制器、制动控制器以及两者间的切换逻辑。其中,驱动控制采用单神经元PSD控制策略,制动控制则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策略。最后,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对设计的纵向运动控制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纵向运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跟踪期望车速,且将误差保持在较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正>1.智能电子稳定程序智能电子稳定程序(ESP)集成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智能电子差速锁(EDL)和驱动防滑系统(TCS)等3个功能模块。通过对相应车轮施加制动,智能电子稳定程序可以降低汽车发生侧滑的危险。在发动机运转时,智能电子稳定程序方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4轮循迹小车的过弯性能,以Arduino Uno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黑皮电机、 5路循迹模块等主要部件,设计了4轮差速循迹小车;实验研究了PWM驱动频率、传感器安装距离对过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驱动黑皮电机的频率过高,电机运行的连续性好,但带负载能力差,脉冲频率低则电机运行顿挫;传感器安装距离过短,小车响应过快,安装距离过长,小车响应延迟。经多次实验测试,得出本文所设计的小车的最佳PWM驱动频率为490Hz,循迹传感器距离前轮的最优安装距离为12cm。  相似文献   

9.
运用Doodle Bot的内部函数库,对智能小车的运动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写字功能;同时利用蓝牙模块对照明系统进行远程无线控制。该智能小车主要由MiniDriver控制板、伺服电机、蓝牙模块、锂电池组和霍尔传感器组成,通过程序的设定来实现智能小车书写路径的确定,能够实现数字、字母书写和简单图形的绘制。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车身和相关零部件,能够便捷的完成智能小车的设计。该智能小车可以用于建筑装饰上地面基准线的绘制,还可以用于日常娱乐和教学演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智能分布式驱动汽车路径跟踪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间的协同控制难题,充分考虑分布式驱动汽车四轮扭矩独立可控在智能驾驶系统中的优势,设计适应不同路面附着条件的智能分布式驱动汽车转向、制动分层协同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依据不同的路面类型设计差异化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以综合优化各工况下的控制目标。高附路面下,制定满足最大能量回收值的全局参考车速,在线优化路径跟踪指令,实现最优能量回收的同时减小系统运算负荷;低附路面下,优先考虑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和行驶稳定性,在多目标代价函数中取消对全局参考车速的跟随要求,增设终端速度约束与能量回收项性能指标并减小能量回收项性能指标的权重系数。上层控制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多目标代价函数进行滚动优化与预测求解,得到期望的前轮转角及4个车轮的总制动扭矩需求。下层控制器根据制动扭矩需求对四轮的液压制动扭矩和电机制动扭矩进行分配,最终完成整个复合制动过程。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软件,搭建控制器在环仿真平台,并在高附和低附路面条件下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附路面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准确跟踪期望路径的同时相较固定比例制动力分配方法可提升2.7%的能量回收值并减少约0.02 s的单次计算时间;低附路面下,与使用高附控制策略相比,能够保证车辆的路径跟踪准确性与行驶稳定性,同时可提升7.8%的能量回收值;控制器在环试验结果证明了该协同控制策略对车辆性能提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一种沿横梁总成纵向旋转,由制动电机驱动减速机,传感器控制翻转角度的汽车横梁通用翻转铆接胎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由于引入电机作为主驱动单元,在车辆制动过程中可以实现机-电复合制动。从机-电复合制动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研究热点、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复合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体理论的车辆制动性能的虚拟试验的实现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弯道制动试验是极其危险的,而通过弯道制动过程仿真来研究汽车的制动性能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ADAMS-VIEW中建立汽车前悬架、转向系、驱动桥、后悬架及轮胎等模型,并考虑了链接中弹性衬套的影响,建立整车虚拟样机。对转弯制动、直线制动等工况进行仿真,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证明整车模型有较高的精度,仿真方法是正确的,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车防追尾碰撞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主动安全性能,研究了处于追尾行驶状态的本车与前车的运动学特征;针对前车的不同运动状态分别推导出了跟车距离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3个关键参数的随机性和动态性,对制动迟滞时间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确定方法,对本车制动减速度和前车的运动加速度提出了比较实用的动态测算公式;另外,研究了防追尾碰撞的控制与执行,建立了动态调整安全制动停车距离的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危险裕度判别的安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各驱动轮转速和转矩可以单独精确控制,便于实现整车动力学控制和制动能量回馈,从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行驶经济性。但车辆在回馈制动过程中,一旦1台电机突发故障,其他电机产生的制动力矩将对整车形成附加横摆力矩,从而造成车辆失稳,此时虽可通过截断异侧对应电机制动力矩输出来保证行驶方向,但会使车辆制动力大幅衰减或丧失,同样不利于行车安全。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并验证一种基于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力图有效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以轮毂电机驱动汽车为例,首先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轮毂电机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回馈制动失效的整车失稳特性以及电机转矩截断控制的不足;然后,建立了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并通过原理样机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基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制动压力补偿控制器,并在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后的转矩截断控制基础上完成了液压制动补偿控制效果仿真验证;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工况下,通过异侧电机转矩截断控制和制动系统的液压主动补偿,能够使车辆快速恢复稳定行驶并满足制动强度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NPC555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其底层驱动模块、状态转换判断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内燃机单独驱动模块、内燃机与电机联和驱动模块、串联驱动模块、制动能量回收模块等的功能。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工况控制。  相似文献   

17.
Because of the damping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an electrified powertrain, the regenerative brak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EV)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 conventional friction brake with respect to the system dynamics. The flexibility of an electric drivetrain would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blended brake control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models of the powertrain system of an electric car equipped with an axle motor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se models, th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tor torque in the driveline and its effect on blended braking control performance are analysed. To further enhance a vehicle's brake perform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blended braking control algorithms with compensation for the powertrain flexibility are proposed using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These algorithms are simulated under normal deceleration brak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ake performance and blended braking control accuracy of the vehicle a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the newly proposed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8.
以花冠GLX—i型轿车所用电动天窗为对象,论述了轿车用典型电动天窗的结构,并对天窗关闭故障、驱动电机故障的维修方法以及限位开关检测、电源继电器检测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最常用的电动轮--轮毂电机驱动型电动轮是在电动轮内安装轮毂电机,这将增加电动车的簧下质量,从而降低悬架响应的敏感度;汽车重心发生改变,汽车转向定位参数、制动滑移率的控制参数等都会发生改变,对车辆的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设计出驱动-转向一体化的电动轮,将轮毂电机、轮内悬架、转向电机、电机悬挂装置和轮毂集成在车轮上,有效提高电动轮汽车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传统环卫车在城市环境下燃油经济性不佳且噪声大,混合动力环卫车则有着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较低的噪声。本文从并联混合动力环卫车驱动系统结构与工作特性出发,设计提出并联混合动力环卫车的驱动方案,分析了动力单元工作特性,确定了发动机与电机参数,并通过样车试验反映了驱动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