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某轻型客车的白车身为研究对象,建立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并使用模态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该车身进行灵敏度分析,以车身结构件的钣金件料厚作为设计变量,分析车身前两阶整体模态频率相对于料厚的灵敏度,找出对车身动态特性影响明显的零部件,并根据车身灵敏度对结构部件进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2.
在整车开发中,车身防锈对于整车品质和市场定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前期开发车型易锈蚀部位调查,需对车门、地板、机盖及加油口等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防锈控制。文章主要针对汽车钣金件镀锌板应用进行阐述,分别从镀锌板的分类及应用、优缺点及选择确定原则3方面深入研究,并对车身易锈蚀部位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延长钣金件使用寿命,提高整车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汽车车身开发中,采用尺寸工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对车身功能尺寸进行控制。通过工艺和数模等的输入,制定车身定位策略,用尺寸链分析其功能尺寸的可行性并优化改进,最终输出最优的定位策略、公差及测点等尺寸工程文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车身功能尺寸的控制给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案,以最优化的周期和成本保证了其功能品质的合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车身钣金件加强筋的设计原理,并从静刚度、模态、应力分布及安全强度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车身不同区域加强筋的优化目标。通过CAE形貌优化及参数化尺寸优化的方法找到最优的加强筋初始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详细考虑制造工艺等特点得到加强筋的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悬置支架是动力总成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对于汽车的NVH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某款皮卡车的动力总成悬置车身端支架一阶模态频率不达标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通过拓扑优化对结构进行减重分析,优化后车身端悬置支架结构不仅模态频率达到了设计要求,还实现了该悬置支架的轻量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了本分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对于车身端悬置支架及车身上其他零部件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所用车身为某车厂开发的一款新型商用车,车身结构为非承载式车身,相较于承载式车身而言,非承载式车身多了底盘大梁架,在遇到碰撞或者冲击时,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单元传到车身,可以削减大部分冲击力,车身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在恶劣道路上,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和舒适性,车内噪声和振动也较小。车身主要包括了白车身、车门、座椅、中控、内外饰等主要总成。车身主体大部分都是钣金类零部件,文章所述的车身钣金件有624个,文章完成了车身钣金件的网格划分和属性赋予,并对白车身整体进行了网格质量的验证,并完成了车身模态从1阶到6阶的校核,证明了白车身模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以白车身钣金件厚度为设计变量,以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以白车身扭转刚度不低于原有结构的扭转刚度为约束函数,得到扭转刚度对各板件厚度的灵敏度,通过调整板件厚度,对白车身结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扭转刚度性能略有提高的情况下实现了减重目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车身钣金件加强筋的设计原理,并从静刚度、模态、应力分布及安全强度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车身不同区域加强筋的优化目标.通过CAE形貌优化及参数化尺寸优化的方法找到最优的加强筋初始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详细考虑制造工艺等特点得到加强筋的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作为一种优质轻量化材料在轻量化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铝合金零部件的使用功能和性能,设计人员在设计前期就需要对零部件的精度进行设计分析和优化。文章基于一种压铸铝合金减震器塔的零部件,首先对该铝合金零部件精度进行分析摸底并识别出影响该铝合金零部件精度的两个关键要素,再分别针对两个关键要素进行优化设计,重点一是优化加强筋结构,以增加减震器塔本体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另外是增加热处理工艺中夹具支撑块结构,通过外力支撑来增加抗变形能力。结果表明:合理的加强筋布置能有效提升减震器塔本体的刚度、强度和尺寸精度;热处理时需设计专用支撑夹具,且支撑夹具要保证所有重要安装面的支撑,避免铝合金减震器塔局部出现悬臂,通过外力支撑来防止变形。  相似文献   

10.
当汽车发生严重损坏,涉及到车身底板发生变形,无须全部更换车身时,应先进行车身底板校正和车身校正,再修复损坏的车身钣金件。车身底板校正的全部完成,保证了车身底板的立体位置,可以保证轿车车身的总体位置。确定了发动机总成和前悬架的安放位置,可恢复汽车车轮的定位角度及其他总成的定位。车身底板校正后,再进行车身钣金修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化对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问题的认识,系统回顾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与代表性研究成果;在将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方法分为指定结构状态的优化方法、弯曲能量(弯矩)最小法、数学优化方法、影响矩阵法、分步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原则阐述各类方法的求解思路与优化过程,并总结各类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探讨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指定结构状态的优化方法其优化目标明确,力学概念清晰,计算方便,但无法兼顾主梁和桥塔的受力和变形,很难获得全局合理的结果,目前仅用于初定斜拉桥成桥状态;弯曲能量最小法的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了主梁和桥塔的受力与变形,体现了索力优化的本质特征,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优化结果,但在不添加任何约束条件时所得结果仍需进行后续调整,目前也多用于初定斜拉桥成桥状态;数学优化方法可根据不同类型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选择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与优化算法,所得结果也可兼顾斜拉桥各个构件的受力和变形,适用性较强,智能优化算法因其较好的全局收敛性、通用性和便于并行处理等特点,使得其在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乃至结构优化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矩阵是建立索力与目标函数关系的纽带,是一种综合的索力优化工具,但它需要在明确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求解;分步优化方法融合了多种优化方法的优势,可根据不同类型斜拉桥的受力和变形要求,分步骤选择不同方法全面优化斜拉桥的成桥索力;为适应斜拉桥大跨径化、主梁纤细化以及结构体系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探索针对性或普适性更强的成桥索力优化方法、斜拉桥成桥状态与施工状态耦合优化、将更多优秀的智能优化算法应用于斜拉桥索力优化以及将数学优化算法与有限元程序进行嵌入式融合等问题均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自动深度学习(AutoDL)算法和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结合可实现数据驱动的姿态偏差控制指导,用于盾构掘进姿态的预测与控制,以解决现有盾构掘进姿态预测中所面临的执行难度高、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可用于自动精准地预测盾构掘进姿态随着工程进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并针对盾构机施工状态执行多目标优化算法,快速自动搜寻最优策略,实时调整合适的盾构操作参数,减少对于现场操作人员经验和主观判断的依赖。以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隧道A线工程为例,展示该算法框架的优越性。研究结果有助于降低深度学习进入盾构智能控制领域的门槛,推动智能盾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全局路径与泊车路径无偏差对接,得到曲率连续的可行驶路径,为泊车模式切换提供精准位姿,提出基于拓扑地图的自主泊车路径协调与优化策略.首先,定义一种精简的停车场拓扑地图描述形式与道路拓扑设计原则,通过采集停车场内关键特征的定位数据建立停车场拓扑地图.其次,基于道路拓扑设计原则与泊车规划原则,设计"第1次平滑处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客车车身概念开发阶段有限元优化分析的作用和特点的研究,可以利用参数化分析模型进行早期结构方案优化分析,并针对实例客车概念开发,以提高整车刚度、降低车身骨架自重为目的,进行优化分析的应用研究。优化结果对于客车概念开发阶段的方案确定及后续车身结构详细设计具有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厢式货车新型折叠翼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叠翼式厢式车作为一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型运输车型,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立足于UG设计平台,建立折叠翼式车厢参数化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和关键部件的结构有限元分析,实施结构优化,建立出数字化虚拟样机,为制作折叠翼式车厢物理样机提供设计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NVH性能的电动汽车车身模态匹配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车内噪声,提高电动汽车的NVH性能,文章应用车身模态匹配策略和流程,制定了模态频率规划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和求解器Nastran软件,对车身进行了模态分析与匹配,并对车身各部件的模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优化。通过仿真验算和试验得到了较好效果,证明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电动汽车的NVH研发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UG平台进行V02项目的开发,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工程化的各个环节,其强大的曲面设计功能使设计曲面变得更方便,缩短了曲面的设计周期,能快速检测曲面质量和拔模情况;在覆盖件结构设计方面更加方便快捷,特别是后期修改的非参数化,减少了许多关联设计关系,简化了设计流程;UG强大的二次开发平台,为摩托车覆盖件结构件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标准重用件库。  相似文献   

18.
建立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输出B柱加速度曲线并与实车侧面碰撞结果对标,使有限元模型能够表征物理样车,仿真结果具有可信性及预测性.进行CAE侧面碰撞仿真,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车身侧面结构中的7个零件,考核各零件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指标的影响,寻找出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及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CAE仿真手段来验证优化方案.通过该方法,能够判断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和区域,以及影响因子.能够快速、合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车身结构优化,达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该技术已经成为各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大大提升各领域生产工作的工作效率.而智能控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又能显著提升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对促进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机器人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针对智能控制做出了简单的概述,并对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20.
柯娟  黄市 《时代汽车》2022,(1):154-155
欧式导槽密封条因为可以在顶条增加金属亮条,在车身侧围与水切,后侧窗等匹配形成一圈高亮黑或者铝哑光的装饰效果,提高整车档次,同时与车门匹配增加半道密封,又可以提高整车NVH,因此近年来得以广泛应用.但其多层的功能也导致跟周边零件匹配关系更为复杂,匹配的间隙段差问题也更多.本文主要结合公司工艺,成本和实际匹配效果进行对比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