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濮骏  许金波  王竟宇 《船舶》2019,30(4):115-119
针对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越来越多的运输船安装了满足Tier III排放要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该文简述SCR系统在船上的应用,整理相关规范对SCR系统中尿素舱的要求,比较布置于不同位置的尿素舱方案。对于今后设计和布置尿素舱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船舶机舱空间狭小,因此布置用于二冲程柴油机的SCR反应器和其管道较为困难.利用CFD模拟了在100%负荷下SCR反应器之前的尿素雾滴和排气的混合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当6S35ME-B9 SCR系统的旋转角和护盖展开角分别为15°和75°时,尿素与排气在较短的距离内能够形成良好的混合,并且整个系统压降小于1.4 kPa.对安装有SCR系统的6S35ME-B9柴油机进行了 100 h的测试,结果表明NOx排放从18.15 g/kWh降低到3.17 g/kWh.针对6S35ME-B9柴油机的SCR系统的设计和试验可以为实船上的SCR系统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3.
汪立志  张凌  史红军  王民  温苗苗 《船舶工程》2017,39(S1):260-265
结合船机SCR系统的应用背景、船上应用环境和适用的国际法规等,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研究船用柴油机SCR系统(包括各子系统及设备)的关键技术,提出船用SCR系统的设计、试验和检验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殷华兵  胡浩帆  刘红平 《船舶工程》2020,42(S1):319-323
随着TierIII排放公约对NOx排放的限制要求生效,越来越多的船舶安装SCR系统,船舶管理公司针对SCR系统的维护管理及应对PSC检查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从SCR系统原理出发,对催化剂失效、尿素的失效和结晶、氨的逃逸、温度管理控制等主要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催化剂清洗、复活和再生处理等应对措施;同时对PSC检查应对要点进行了分析,对船员和管理公司加强履约应对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惠磊 《江苏船舶》2016,(4):34-36,44
针对IMO修订防止船舶氮氧化物污染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满足氮氧化物排放III的方法。首先介绍了SCR的原理,然后介绍了SCR应用到船舶系统中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给出了高压型SCR和低压型SCR这2种方案的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可根据具体项目灵活选择SCR类型。  相似文献   

6.
彭陈 《船舶工程》2022,(1):23-26+63
分析船舶脱硝原理与方法,重点介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工作原理、尿素系统设计、催化剂使用以及SCR系统的吹灰,并提出改进方案,即增加尿素系统日用药剂泵、在排烟管路正确安装尿素喷射器以及为SCR系统配备NOX传感器等,使脱硝效果更加显著。此外,还分析了船舶脱硫方法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当前船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提出目前无论脱硫还是脱硝技术都存在污染海洋的可能,液化天然气(LNG)才是未来船舶尾气减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结合船机SCR系统的应用背景、船上应用环境和适用的国际法规等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研究船用柴油机SCR系统(包括各子系统及设备)的关键技术,提出船用SCR系统的设计、试验和检验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事组织2008年10月批准了MARPOL附则Ⅵ的修正案,对NOX的排放实施严格限制,航运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通过对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在船舶柴油机尾气处理工作原理的阐述,针对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的SCR系统结构不同,详细分析了SCR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减排效果,并指出SCR技术的优点及必须重视的问题,预测分析了船舶柴油机应用SCR技术的前景。SCR系统可有效降低船舶NOX的排放量,并满足相关公约的要求,该技术配置在远洋船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SCR系统原理、组成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等,并分析了SCR在低负荷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简述了SCR应用的优点,为船舶排放控制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柴油机尾气排放NOx的后处理技术,但SCR脱硝系统具有大惯性、非线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得常规控制方案不能较好地实现SCR脱硝系统的控制。以船舶柴油机的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搭建船舶二级脱硝系统模型,并设计三步法非线性控制器来跟踪氨覆盖率目标值;分析经济、标准、超载等3种工况下的脱硝率和氨逃逸量。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三步法—船舶二级脱硝控制器,可进一步提高脱硝率、降低氨逃逸量。  相似文献   

11.
赵一楠 《世界海运》2012,(9):35-37,44
针对目前船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设备还没有广泛生产应用的现状,结合SCR系统原理和船用设备的使用特点,提出船用SCR设备设计和试验要求,以期给船用SCR设备研究机构、设备制造厂以及检验机构等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深水开发中的SCR立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悬链线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SCR)作为一种全新的深水立管系统已经在国外多个项目中应用.阐述了SCR立管的关键技术问题:立管与浮式结构的界面、静态结构设计、立管之间的干扰分析、动力学分析、疲劳分析及安装分析,介绍了SCR立管的主要设计规范和软件.展望了SCR立管在我国深水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宋鑫 《舰船科学技术》2014,36(9):114-117
国际海事组织对船机排放废气中NOX含量控制提出TierⅢ标准,机内净化技术已很难满足标准要求,排气后处理SCR技术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基本理论,结合船机排放气体的特点提出船机排气计算方法。针对船舶管路布置,分析船机SCR系统的流体运动特点及形成原因,为进一步掌握船机SCR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在建MT6023饱和潜水支持船四冲程柴油机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为对象,研究了SCR系统降低船舶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原理、系统组成、布置安装要求等,并总结分析了实船排放测试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为实船排放Tier Ⅲ取证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昊  许媛媛  陶邦林  曹立 《船舶工程》2023,(2):90-98+161
不同工况下的船舶柴油机脱硝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常用的单一控制器难以准确控制,因此对船舶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进行自适应控制研究尤为重要。从SCR的反应微分方程入手,建立船舶柴油机SCR脱硝系统的机理模型,并通过模型仿真的离线数据辨识建立不同工况下该系统的ARMAX模型;设计基于该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器以实现多工况的自适应控制。考虑到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加入区间约束算法,提出并设计带区间约束算法的广义预测控制(GPC)控制器。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GPC和模型预测控制(MPC)控制器相比,带区间约束的GPC控制器不仅能在变工况时保持较高的脱硝率,而且能显著减少执行器的动作次数,从而提高船舶柴油机SCR脱硝系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3年的刻苦钻研,711所成功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速机低压SCR系统,并于日前获得了由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全球首张低速机SCR系统型式认可证书,这标志着711所已形成低、中、高速柴油机等主流船舶动力SCR系统的设计、研发  相似文献   

17.
SCR技术是排气净化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船用柴油机NOX排放要求,针对某型船用柴油机,开展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对尿素理论喷射量进行计算,利用Matlab分别建立催化器、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模型,根据仿真结果对柴油机SCR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船用低速柴油机SCR系统是一个涉及机械、自动化、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等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船用SCR系统的基本原理,并以6S35ME-B9船用低速柴油机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利用CFD软件进行模拟。为更好地指导船用低速柴油机SCR系统的设计开发,减少设备研发成本及时间周期,本论文开展了船用低速柴油机SCR系统结构的模拟仿真研究。主要研究过程仿真前的模型搭建、评价指标及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首个半潜式生产平台的钢悬链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SCR)的安装过程进行研究,给出了适用于半潜式平台的SCR张力转移、提升和就位方案。结合浮式平台和立管布置特点,给出立管提升系统锚链下放点初步位置,并用数值方法对SCR张力转移、提升和就位过程进行模拟。在空管和注水两种工况下给出了SCR顶部张力、立管与旁通最小净距以及立管顶部的倾角,进一步验证了论文提出的安装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给出了立管提升系统需要的最大张力,为保障海上施工现场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在船舶上设计及安装废气SCR处理设备及系统的需求,以85 000 DWT散货船SCR系统装船样式为例,分析船用废气处理技术的类型及特点,以及SCR技术的要求和实际组成要素,船舶废气SCR处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工作流程分析表明,SCR废气处理技术在船舶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设备安装、系统管路长度及走向,排气温度及尿素溶液喷射量控制等会影响废气中NOx的实际处理效果,系统设计需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布置方法,以及管线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