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挂式单轨系统作为一种设置灵活、占地少、建设快的制式,在国内旅游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旅游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主要体现在客流时间分布、客流空间分布和客流需求特征上,由于线路功能与城市轨道交通截然不同,采用常规的行车组织设计方法不能较好满足客流需求.结合客流特征,研究旅游轨道交通的行车对数、列车运行交路、旅行速度的设计方法.最后以某景区旅游轨道交通为算例进行行车组织设计,以满足不同时期的旅游客流.该算例表明悬挂式单轨系统在旅游轨道交通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具体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悬挂式单轨作为一种中低运量交通制式,在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及景区观光线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总结国外悬挂式单轨交通应用的基础上,对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类型、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选型建议;结合悬挂式单轨交通特点,提出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系统设计建议。研究结论:(1)悬挂式单轨道岔可采用可动心辙叉道岔,道岔侧股采用单圆曲线线型;(2)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应系统考虑道岔线型、道岔梁结构设计、道岔转辙系统设计、道岔梁支座及供电轨等接口设计、运营维护设计等因素;(3)为了提高维修维护效率、减小维修维护工作量,降低后期运营风险,建议设置道岔运维监测系统;(4)该研究成果可为悬挂式单轨道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正式颁布悬挂式单轨相应的技术标准或设计规范,正在研究设计的线路大都参照德国H-bahn空中轨道列车的技术参数或GB 50458-2008《跨坐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进行设计,没有合理地结合悬挂式单轨自身独特的轮轨系统及转向架系统等特点,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这已成为我国建设悬挂式单轨最大的困难。在分析悬挂式单轨转向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独特的轮轨系统特点,研究悬挂式单轨最小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与取值,旨在为确定悬挂式单轨线路的设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检修工艺及关键设备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特点,结合国内现行标准、规范和其他轨道交通的经验,初步制定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停时指标;通过了解国外的实际运用情况,制定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运用检修工艺流程;重点介绍车辆检修工艺中配备车辆横移装置和专用检修平台等关键设备。解决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段工艺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随着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工程实施,还有许多诸如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停车列检库的布置形式、清洗及吹扫工艺、救援方式等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在建设城市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中积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对跨座式轨道交通车辆整车集成关键技术以及装备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包括车辆系统技术、车辆关键部件开发与产业化技术、检测维修设备关键技术、单轨可挠性道岔、车辆移动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和高架区间安全救援技术,并制定了国家标准及专利。介绍单轨项目创新点以及重庆的单轨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单轨产业链,有力地推动重庆市乃至中国单轨交通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以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悬挂式单轨车辆试验线为工程背景,分析提出了轨道梁内部巡检设备功能需求,研究确定了其总体设计、检测系统、定位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等巡检设备技术方案,研制出巡检设备并在该试验线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悬挂式单轨交通是一种轻型、中速、中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其对弱电系统的要求全而小,但目前大多设计的系统臃肿而缺乏针对性。本文针对悬挂式单轨交通设计了一种集成度高、高效、造价低的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深度融合了信号、综合监控、网络管理、设备维护等系统,是一种适宜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弱电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具有成本低、管理高效、运营简单、技术先进等特点。文中详细阐述了该系统设计思路、功能构成及技术方案,以期为同类交通制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成为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但一些二、三线城市更加需要经济适用、中低运量的轨道交通方式。因此,本文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综合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频率需求、系统功能以及系统架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结论:(1) TD-LTE作为悬挂式单轨车地综合无线通信系统方案无线通信平台,用于综合承载信号列控、调度集群通信、列车运行状态信息、PIS、CCTV等业务的无线传输,具有简化系统、节省系统维护费用等优点;(2)提出的一种基于LTE的悬挂式单轨交通车地综合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在保障CBTC业务高可靠传输的同时,通过单个LTE系统实现悬挂式单轨交通的CBTC、调度语音、车载PIS和CCTV等业务的综合承载;(3)本研究成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无线通信系统的长期技术演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外悬挂式单轨制式的发展历程,并以成都中唐悬挂式单轨试验线为例,对该系统中关键技术部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悬挂式单轨系统工程及建设特点。在目前国内尚未大范围应用的背景下,结合国外建设案例以及系统自身特点,对悬挂式单轨适用范围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悬挂式单轨系统当前在车辆研发、工程设计、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此对城市决策者和车辆厂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内首个悬挂式单轨试验线项目,中车四方股份悬挂式单轨试验线通过产学研联合科研攻关,解决了悬挂式单轨在国内应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创新了试验线的设计思路与理念。本文对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与功能定位、总体布局方案、土建工程设计、组装静调工艺、运营监测方案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1)试验线定位为车辆的辅助研发、出厂前静态和动态调试的综合平台。(2)基于试验线功能需求,结合现场条件,通过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优化的总体布局方案。(3)确定了各种建筑限界以及限界加宽值,尤其是在道岔区段;创新了桥梁结构设计方案,尤其在墩梁连接方案较德国方案有大幅提升;设计了可同时满足两种不同转向架运营条件的倒T形辙叉道岔方案。(4)针对组装静调工艺流程,设计了专用调拉车以及检修作业平台。(5)根据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道岔梁等结构特点,设计了运营状态监测系统,可实时观测结构的振动、变形与外部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11.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起源于一个多世纪前的德国伍珀塔尔,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其技术不断更新并在最初浪琴型的基础上衍生出更为先进的SAFEGE型悬挂式单轨系统,可应用于学校、机场、中小型城市等多种环境。悬挂式单轨在我国被划为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种,目前国内尚无已运营线路,对其关键技术和适应性的认识仍较为欠缺。通过对德国、日本主要运营线路的特征和技术参数进行介绍对比,总结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在走行方式、车辆、轨道、信号、车站、救援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继而通过对其优缺点的分析得出其适用范围,最后指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跨座式单轨系统在中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中逐渐失去竞争力,但低运量跨座式单轨系统在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中具有极大优势,且适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尚无低运量、小型化跨座式单轨工程应用案例.通过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轻量化需求进行分析,对轻量化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新型车辆、转向架结构形式、桥梁、道岔等核心部件进行研究,提出...  相似文献   

13.
悬挂式单轨采用胶轮走行系统,具有爬坡能力强、振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乘坐舒适、观景效果好、可防冰雪、适合在低温气候条件下使用等特点。悬挂式单轨属中小运量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调发展的补充,适合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线或旅游观光线采用。详细介绍悬挂式单轨的技术优势,并对中唐试验线的建设概况、轨道梁桥、道岔系统、车辆、电池技术、信号控制系统等进行重点阐述,指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重庆轨道交通作为政府民心工程和绿色交通项目,历经20年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线网运营长度位居全国第五。其中,轨道交通2、3号线首次在国内引进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运营线路位居世界第一。通过对单轨交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创新,重庆已形成全国独有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设备、设计、施工等完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悬挂式单轨是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合理确定其功能定位及应用场景,本文从空轨列车的特点出发,结合国内轨道交通发展需要,对空轨在国内的适应性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论:(1)从经济性角度出发,空轨适用的单向高峰小时客运量为1万人左右,属于小运量轨道交通,特别适用于地面道路资源紧张的城市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轨道交通;(2)若受相关条件限制必须采用空轨,但运量为中大运量时,应对车辆及工程方案重新进行比选研究,根据相关成果确定系统主要技术参数;(3)建设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空轨车辆与线路匹配性、车辆稳定性、应急疏散和梁体变形等重点问题;(4)本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空轨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为空轨列车的研发提供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大型跨座式单轨系统建设成本高等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轻量化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为验证该系统工程应用造价指标,以国内某地轻型跨座式单轨项目为例,开展工程设计,进行投资估算,并与同等建设规模的悬挂式单轨系统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如下:线路全长11.302 km,共设置4座车站,列车2辆编组载客数约124人,车辆基地总平面采用尽端式顺向布置,供电方式采用10 kV分散供电,中压供电网络采用双环网接线方案,通信采用中心远程监控和操作,信号系统采用不考虑点式ATP降级功能的CBTC移动闭塞制式。该线路投资总额为16.39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1.44亿元/正线公里,与悬挂式单轨线路同规模、同口径对比,投资总额减少约5.14亿元,技术经济指标减少约0.47亿元/正线公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悬挂式单轨系统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和研制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日式SAFEGE型悬挂式单轨系统中车辆、轨道系统、站台形式等关键技术的功能与特点,为我国悬挂式单轨系统发展提供借鉴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悬挂式单轨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形式,得到了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的高度关注,建设前景看好。针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工程建设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信号系统方案非常必要。结合当前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传统信号系统设计的重要方案组成部分:联锁、闭塞、车-地通信等提出合理的工程化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悬挂式单轨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对线路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研究。结合我国悬挂式单轨实验车型相关资料,分析车体摆动原理,通过借鉴类似轨道交通的成熟的计算理论,推导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同时分析公式中的列车倾斜时变率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值,最后进行检算和与国内外类似系统的公式进行对比。确定不同条件下线路缓和曲线计算公式,编制缓和曲线长度表,研究结论已经应用于黄果树悬挂式单轨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中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布设灵活、运量适中、经济适用及建设周期短等优势,与中小城市的未来发展相契合。首先介绍跨座式单轨、悬挂式单轨、现代有轨电车等几种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并从优化出行结构、促进城市发展、打造城市名片等方面分析中小城市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然后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从国家政策、产业技术成熟度、城市适应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分析各系统制式的可行性,并推荐该市采用现代有轨电车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