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沙地铁2号线溁湾镇站—橘子洲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湘江堤坝段施工风险高、难度大,本文对其风险进行系统分析,阐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提出隧道盾构法穿越堤坝段施工风险控制措施.结合现场施工与监测情况,探讨堤坝的变形规律,对堤坝稳定性进行评价.实践证明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盾构下穿高速公路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对高速公路变形产生影响,施工参数控制不合理将会引起更大变形,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为此,盾构下穿高速公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土仓压力、推进速度、同步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同时加强路面变形监测,以减小盾构施工对高速公路变形的影响,保证盾构顺利下穿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3.
沈阳地铁4号线劳动路站—望花屯站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在曲线段穿越密集建筑物群,且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高,隧道穿越地层为富水黏土地层.根据试验段的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两种模式掘进效果对比,提出采用土压平衡模式穿越建筑物.详细探讨了穿越过程的盾构掘进参数、土仓压力设定、B型管片注浆孔设置以及曲线段测量控制技术,研制了适...  相似文献   

4.
结合亮马河北路污水隧道初始掘进段,探讨了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土压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用综合判断设定目标土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的盾构施工中,下穿河流施工一般采用泥水平衡式盾构,本研究结合某在建地铁土压平衡式盾构下穿市内河流工程,运用机理分析与仿真分析方法,对盾构下穿河流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与优化,总结出一套关于土压平衡式盾构下穿河流的施工技术,拓宽土压平衡式盾构的使用范围,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分析思路及相关辅助加固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及地下空间不断开发,后建线路不可避免需要下穿加油站等地下构筑物.以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某盾构区间垂直下穿某加油站为背景,对地铁盾构下穿加油站风险及相应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利用Peck公式及有限差分分析方法对盾构下穿过程进行计算,预测盾构下穿加油站过程中油罐室变形;考虑油罐室爆炸极端情况,对隧道...  相似文献   

7.
在江底进行地铁盾构施工,若土仓压力控制不当,会使江水涌入掘进面,带来很大危险.为降低盾构越江施工的风险,以杭州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越江工程为背景,根据该区间工程的线形、地质水文特点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将盾构越江段分为6个区段,并分析了各区段的特点.在试验段施工参数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越江段的分区情况和施工环境等条件,提出了越江段的土仓压力合理设定值为0.15~0.38 MPa.越江段土仓压力实测结果为0.21~0.52 MPa,土仓压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值为1.08~2.17.通过对土仓压力进行分区研究,为土压平衡盾构顺利穿越钱塘江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也可为其他越江盾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9.
土压平衡式盾构穿越江河施工实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土压平衡式盾构穿越江河施工时存在较多风险。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工程概况广州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站———赤岗塔站)盾构区间线路总长1291.921m,穿越珠江辅航道(江面宽80m)、珠江主航道(江面宽325m),隧道覆土厚度为7.3~20.8m,线间距为16.4~11.0m不等  相似文献   

10.
结合广州地铁3号线、5号线的工程实践,对土压平衡盾构穿过喷涌地段、长距离硬岩地段、上软下硬地段、瓦斯地段、空洞地段以及盾构小曲线半径始发等掘进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特殊地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广州地区地质复合型特点,分析广州地铁3、5号线盾构掘进施工中遇到的特殊地质现象,说明重视盾构在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是保证盾构顺利掘进的关键,重点阐述盾构在富水断裂带、石英含量高的硬岩、孤石、风化深槽、煤气层、岩溶空洞等特殊地质段采取的掘进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济南地铁某土压平衡盾构区间隧道处于上部为可塑黏土、下部为碎石土的富水地层中,且近距离侧穿底部净空较小的铁路客专桥桩.施工中,在桥桩与隧道间设置钻孔灌注隔离桩进行隔离防护,隔离桩顶部施工钢筋混凝土连梁以提高灌注桩抵抗变形的能力;选用护壁性能好、低高度的正循环钻成孔,钢筋笼分段制作、吊装,机械连接下井后及时灌注混凝土;采用...  相似文献   

13.
感谢隧道工程机械工艺的进步,隧道可以在非常困难的地层中以机械进行开挖。在机械施工的隧道工程中,两个最重要的目标是:(1)在开挖时可靠地支承地层;(2)当衬砌建造时以灌浆保持盾尾以后周围地层的平衡。作比较了两种已建立的隧道机械施工方法-泥浆盾构和土压平衡盾构-以及关于这两种方法怎样实现这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土压平衡盾构土舱压力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土压平衡盾构工作原理,土舱压力与地基沉降或隆起的关系,结合上海地铁工程实际,就土压平衡式盾构土舱压力控制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土压平衡盾构以其较为宽广的地层适应性及良好的施工安全性,在下穿上跨的叠合隧道中得到良好应用.以济南地铁2号线出入场线盾构上跨开源路站—烈士陵园站区间既有隧道施工为例,采用Midas GTS NX对盾构上跨既有隧道进行数值模拟,各地层采用摩尔-库仑本构三维实体单元模拟,盾构管片采用弹性本构二维板单元进行模拟.研究盾构浅覆...  相似文献   

16.
土压平衡盾构在全断面砂层施工时,通常会出现刀盘和刀具磨损严重、推力和扭矩较大、掘进困难以及沉降过大等问题。针对全断面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对渣土改良、刀盘和刀具以及泡沫系统改造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工程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膨润土泥浆和泡沫对砂层渣土改良效果及地表沉降控制效果显著;配合泡沫系统改造,盾构掘进过程中推力和扭矩减小,掘进速度提高;刀盘和刀具改造后,磨损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明确软土地区隧道施工及运营对古建筑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有必要研究地铁隧道施工对古建筑的影响控制问题。[方法]以深圳地铁3号线下穿坪西萧氏碉楼为例,建立了大型三维计算模型,研究了隧道施工掘进及列车振动对碉楼结构的影响,对比了桩梁托换和基础注浆加固的控制效果,确定了优选控制措施,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结果及结论]若未采取控制措施,地铁隧道施工会造成碉楼严重的整体性倾斜,运营期列车运行引起的碉楼顶部水平振动速度达到了1.41 mm/s,不满足控制要求。采用基础注浆加固措施后的碉楼顶部沉降值仅降低了17.5%,而采用桩梁托换措施后,基本可以解决碉楼基础整体性下沉问题,碉楼振动速度降低为0.33 mm/s,结构最大响应应力为30.39 kPa。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可知,采用桩梁托换措施后的碉楼顶部沉降、碉楼倾斜率及地面沉降分别为10 mm、 0.4‰和12 mm,分别低于14 mm、 2.0‰和30 mm的控制值。开展软土地区结构稳定性控制时,应充分运用桩式加强措施,并保证桩端嵌入有效持力层。  相似文献   

18.
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如何确定土仓压力的合理保持范围是减小地层扰动的关键。使用太沙基理论计算土仓压力时,存在深浅埋界限不明确、透水地层与不透水地层界限模糊等问题。根据成都地铁18号线所处地层、隧道尺寸以及埋深情况,基于土力学理论和DIN模型,提出适用于盾构隧道穿越弱透水地层的土仓压力计算模型,分析水压力在弱透水层中对土体有效应力的影响,得出弱透水层中横向土压力的表达式,并针对成都地区砂卵石+下伏泥岩的地层状况,通过数据统计拟合给出水头折减系数推荐取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京地铁3号线TA08标浮大区间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遇到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到达钢套筒辅助工艺解决了施工难题。该技术不仅有效避免盾构到达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等风险,确保出洞安全,而且,钢套筒盾构接收方法的成功使用,提高了盾构到达接收洞门的密封质量及管片的拼装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成都地铁4号线某区间隧道穿越大漂石高富水地层易出现的"卡"、"磨"、"塌"等典型施工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建议大漂石地层盾构施工采用动力配置较高的复合式盾构机,盾构施工过程每环超挖率控制在3.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