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静力水准仪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运营期地铁隧道内变形监测精度的影响因素;结合某项目基坑施工期间运营地铁区间静力水准仪系统监测实例,对列车停运和正常运行情况下静力水准仪的监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列车运行对监测精度的影响。同时,采用与人工监测数据相对比的方法对静力水准仪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静力水准仪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满足运营期地铁隧道实时变形监测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深圳市某地铁车站上盖物业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在基坑开挖前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深基坑施工过程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变形发展过程,以及深基坑施工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变形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变形监测重点区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地铁8号线人民广场站深基坑施工为例,通过一系列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紧贴运营地铁车站进行深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新、老车站结构变形规律,以及变形控制进行了现场监测和理论计算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宁波地铁某车站出入口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为依托,对顶管推进过程中切口前方地面所产生的较大隆起进行研究.通过结合现场顶进的施工情况,对顶管整个顶进过程地表变形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顶推力和无土体加固情况下的顶管推进施工,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表产生较大隆起是因为顶推力过...  相似文献   

5.
盾构扩挖法建造地铁车站可以解决区间盾构施工和车站施工在工期上的矛盾。选取北京地铁十号线三元桥车站起始里程18.6m范围作为试验段,开展了盾构法与明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的方案研究。为了确保试验段安全顺利地施工,同时为以后推广此类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收集试验数据,特编制本监测方案,包括施工安全监测和试验数据监测。针对试验段的特殊情况,重点对盾构管片位移与变形、管片张开度、基坑外地表沉降、土体位移、基坑土钉支护墙水平位移、支撑轴力、节点处结构应力和管片内力进行了监测设计。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邻近区域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结构沉降变形,保证地铁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对全站机器人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基于全站机器人监测技术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在邻近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经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在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监测及预警工作中有较高的推广与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某地铁运营线某区间局部道床上拱病害得到有效治理,保证列车运营安全,地铁运营部门详细勘查了现场病害情况,并组织第三方监测单位对上拱区段一定范围内的车站结构和轨道结构开展变形监测。基于监测数据,明确该区域局部道床上拱病害成因机理和最佳治理时机,制定道床结构加固和轨道状态调整两阶段治理方案,为后续开展现场施工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和大数据,构建可实现工程监测、综合预警、可视化、参数反演及实时动态分析等功能的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该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可对施工过程中岩土体压力、位移、渗透水压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采集监测数据进行远程无线传输,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借助互联网云平台进行数据共享;监测数据可供IA-BP算法模块、预警预报模块调用,采用IA-BP智能算法对数据库内监测数据进行反演及智能预测分析,并进行单项阈值和IA-BP智能算法综合对比分析,达到工程灾害预警预报目的。  相似文献   

9.
明珠线二期宜山路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车站基坑距离明珠线一期宜山路车站、轻轨高架很近,周围民房建筑与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极高,所以对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变形要求十分苛刻。经过方案论证决定采用地下连续墙、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混合的围护体系,按照时空效应原理进行施工,并且在开挖过程中,采用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两个监测体系,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实时反馈于施工。目前。整个车站基坑本身安全及周围环境保护都处于受控工作状态,对整个工程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这些经验能在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中洞法施工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多块多工序施工的大跨度车站,以位移量作为监测控制值在测读和评判分析上有一定难度,而以应力应变体系作为监测及评判量有一定的优势,对于了解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机理及结构的安全性能可提供直接有效的依据.文章针对大跨浅埋地铁车站的施工工法特点,选择合理的监测手段及技术,对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施工过程中围岩压力、变形及结构内力进行了系统监测及数值分析,并对中洞法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及车站结构受力、变形特点和与施工进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中洞法施工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可供同类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建地铁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结构的施工将引起既有车站结构的变形,影响既有地铁正常运营。文章以北京地铁7号线下穿既有10号线双井站为工程背景,针对地铁区间隧道"零距离"穿越既有车站全断面开挖、台阶法开挖及CRD法开挖引起的既有车站主体结构、既有10号线轨道及区间隧道支护结构等的变形和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开挖方案引起的既有车站结构及轨道的变形特性;以既有线轨道的变形量为控制标准,结合施工引起既有车站结构的受力变化,确定了区间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车站的施工开挖方案;同时对采用CRD法施工时的不同加固措施对既有车站及轨道变形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施工中地层加固范围及加固长度等注浆加固参数。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并实施的区间隧道交叉中隔壁法(CRD)开挖方案以及在左右线隧道间的夹土层、隧道掌子面地层及隧道左右外轮廓3 m内地层进行加固的施工技术方案保证了既有线轨道变形速率不大于0.04 mm/d和既有车站主体结构累计变形量小于10 m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暗挖车站采用中洞法较为常见,依据大连市地铁2号线典型中洞法车站(长春路站)施工过程中变形数据情况,采用数据时程曲线图方式,结合现场施工及安全巡视情况分析该工法施工的变形规律及风险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特大跨度超大断面地铁车站通常采用侧洞法、中洞法或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其开挖导洞多,施工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文章以广州地铁11号线流花路车站为工程背景,结合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工法进行了优化,并采用Midas-GTS对优化工法的安全性及结构的可靠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法对缩短施工工期有利,结构沉降及隆起量均满足要求,其施工安全性和结构可靠性均能得到保证;同时应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现场监测,注意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  相似文献   

14.
地铁深基坑开挖卸荷导致两侧建筑物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文章基于某地铁车站实例,采用Midas GTS NS有限元软件对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深基坑开挖卸载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为地铁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和地铁运营安全自动监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8年不同的非地铁施工工况影响,以及地铁在运营下的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变位自动监测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提出了实施监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选取、布置监测范围、监测断面、监测点和基准点的基本要求。文章论述了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配置和组成的方法,在运营客观环境限制下实现自动监测的解决方案。认为监测系统只有具备了全方位监测隧道局部和整体变形的功能,且能系统、完整、连续、及时地测量出局部和整体变形变位的准确位置、大小量值、变形方向和变化速率,才能够使我们实时动态并准确地掌握非地铁施工对地铁隧道影响的程度,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地铁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应用BIM技术,可建立三维、动态、实时、可视化的管理系统。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嘉善路站至汉中路站的区间隧道施工,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项目施工监测与管理过程。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施工过程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施工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体现了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项目过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多处于繁华闹市区,施工环境复杂,其中暗挖车站通常不具备直接进正洞的条件。结合重庆轨道交通暗挖车站施工通道正挑顶进入车站的工程实践,利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了施工通道从站厅层正挑顶进入车站及挑顶区巷道两侧壁双侧壁导坑、沿车站纵向开挖支护的整个过程,研究了施工通道挑顶进入车站的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重分布规律、隧道初支力学变形发展特点。最后论证了正挑顶施工中所采取的加强支护措施,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人群聚集效应是大都市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地铁等半封闭空间。在早高峰时期下,地铁系统的一些重要节点时常发生线路故障维修,车站内的乘客很难疏散,从而导致了站内客流聚集的情况。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地铁车站人群风险的风险评估或风险监测上,主要是从设施或乘客行为角度对风险等级进行评级。但是,两者都不能反映客流集聚和疏散能力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客观地评价人群风险,本研究基于上海地铁公交卡数据,采用聚类的方法对站内客流聚集风险进行评价。本文以上海地铁1号线为例,对各站点的客流聚集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程度,对27个站点的客流集聚风险进行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保地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通过制订合理的监测方案,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可以有效保障地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此外,信息共享与沟通、定期评估与审查,以及持续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也是成功实施隧道监测管理的关键要素。有效的隧道监测管理能够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和及时的预警信息,为地铁隧道施工提供可靠的监测保障,确保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地质勘测及施工管理不到位等情况,隧道塌方等事故时有发生,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文章通过引入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方法,综合利用历史事故案例数据库和专家经验数据,建立了塌方风险分析模型,以定量化的风险发生概率为风险基准设定了隧道施工的容许位移量和容许位移速率,并提出了基于Web平台的隧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实现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变形的实时监测、变形预测和现场安全风险预警可视化。该系统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与系统具有工程预警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