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持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文章通过建立维修策略库,对影响行车设备可靠性的多种关联条件进行分类分析,包括设备风险分级、全寿命周期阶段特点、设备失效特征、设备使用环境等,提取其特性因素,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设备维修策略选择模型,分析差异化运营条件下的维修策略判定路径及选用指引,从运营到维修保养形成差异化维修策略集合,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故障树分析法(FTA)原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的安全故障因素进行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的工艺过程存在着安全"风险累积"效应;维修后车辆的营运过程存在着"风险扩散"效应。在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应急和风险控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收集分析了64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事件案例,基于事故致因过程分析,提取出28个风险元,并建立事故致因链;运用贝叶斯网络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风险互动关系的拓扑结构,对风险互动网络进行影响强度分析与灵敏性分析,结果发现人为与设备因素易引发系统其他风险乃至安全事件的发生,其中信息交互滞后、信号道岔设备故障、制动设备故障这3...  相似文献   

4.
焦禹萃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21-后插22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建设工程数量正逐年递增.优质的工程建设质量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基本条件.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阶段,基于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城市轨道交通仍将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城市轨道交通仍将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风险、风险控制与预先防范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经济管理风险,提出了防范和化解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非正常接发列车的作业程序、环境和要求与铁路接发列车作业进行比较,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实践进行分析,查找非正常接发列车潜在的安全风险,提出城市轨道交通非正常接发车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人群密集程度高的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人群聚集风险。以深圳地铁老街站为例,根据站内的建筑布局、设备数量及客流分布数据,使用Agent模型仿真老街站乘客的运动轨迹和密度分布。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老街站在乘客流线、售票排队、区域人群聚集等3个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建议,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应对人群聚集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营故障影响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思想和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故障数据和客流数据实现采集、存储与处理、建模及呈现,可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件类型的分类及影响时间的推算。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了运营故障情况下的客流影响关联模型、故障影响分析方法及故障影响的可视化呈现手段。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降低设备的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车辆及关键部件的维修效率,实现地铁列车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给出了维修策略建议,以期提高地铁列车的可用性与可靠性,促进地铁列车设备由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  相似文献   

9.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课题的研究,对国际上风险管理、可接受风险等概念,以及个人生命风险、社会风险、常见风险的可接受风险标准等做出阐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如何全面采用风险管理确保运营安全,运用系统安全理论(RAMS、系统生命周期)、工程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以确保系统运行始终处于风险管理控制之下,并对在依法、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人员、财产和环境安全的相关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冉婧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5-后插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是改善大中型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规模较大及其公共属性,因此地方政府承担了主要建设资金.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快速增长,地方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资金压力已经成为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地政府都在探索新的融资模式,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稳定、健康发展.PPP(公私合营)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压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经济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规避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车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而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是保障车门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从城市轨道交通车门系统结构出发,将车门典型故障进行分类,包括开关门障碍检测故障、关锁到位开关故障、3秒不解锁故障、电机位置编码器故障及控制器驱动电路MOS管短路故障。针对各类典型车门故障,提出相应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框架,内容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特征值提取、状态监测、健康评估及最优维护。  相似文献   

12.
在现有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故障风险的文献中,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智能地对城市轨道车辆系统故障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的算法还很少见。通过引入概念格相关理论,建立了一个基于概念格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故障风险综合评价算法(LRA)。与现有算法比较,LRA的优势表现在:第一,将连续数次检测数据作为评价数据,减少了因人为检测误差造成的错误警报概率。第二,现有算法往往在数据清理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清理与数据分析的脱节加大了算法的时间和空间的复杂度;而LRA将数据清理与数据分析通过形式背景熵统一到了一起,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BT(建设-转让)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合理分担风险及确定风险因素承担的主体.通过文献研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EBS-CBS矩阵,并基于风险分担原则构建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提出和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风险分担框架.针对12种关键风险因素,按照BT主办方、BT承办方和BT项目双方进行了分解,得到了风险分配矩阵.结合问卷调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可行性.该项研究成果明确了关键风险因素的责任方,有利于确定工作重点,保证BT项目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管控城市轨道交通作业安全风险,保障运营安全,提出基于风险数据库、作业规章及应急预案库、事件案例库(简称:三库)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业风险管控系统建设思路。介绍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以及实现三库融合的关键技术,以期实现对风险、作业规章及应急预案、事件案例的一体化管理,支持多业务、多岗位协同,提升运营单位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安全可靠运营,对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故障规律。依据功能-原理-结构原则构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子单元的相关矩阵,并采用模糊聚类算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进行系统划分。根据故障数据筛选原则进行数据预处理,并以所划分系统为基础进行故障数据分类统计分析,采用故障主次图、故障趋势图和故障点分布图综合展示分析结果。以某地铁公司一线路为例,进行车辆系统划分和故障统计分析,并给出对应的车辆故障点分布图,展示该线路车辆故障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与主体工程相比,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具有自身的风险特点,往往事故多发且容易被人们忽视。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在建设过程所出现的部分事故案例,按照事故发生部位、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年份以及附属工程施工工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事故发生规律。从客观与主观、技术与管理等多角度对附属工程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为拟定风险控制对策明确方向。探讨说明附属工程主要风险预控要点,提出开工前环境核查、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等安全风险控制对策,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规模,选择国内外若干典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对其进行不同技术层面的比较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对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划和建设的建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缺乏相应的设计经验,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的策略以及相应检修设施的设计均偏于保守,同时由于对附属设施以及段内设施布局的研究尚不充分,导致我国车辆段规模偏大.建议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长期维修策略、段内设施布局优化、设置层级以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风险管控现状的基础上,将风险主动防控的核心理念归纳为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治理和风险监督反馈4个环节构成的闭环管理过程;根据风险主动防控理念设计风险主动防控平台,明确平台的逻辑架构、功能架构、业务流程和数据关系;采用端-边-云一体化的平台架构进行部署,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为应用背景,证实平台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业务流程设计实现了标准化,可及时监督风险并向用户反馈意见,体现了“关口前移、预控安全”的闭环式风险管理理念;经过15条线路和300余座车站的试运行,前期有效辨识并录入591个风险点,推演得到风险点传播路径58条,提供风险治理预案268例,解决了城轨运营时风险数据量大、机理复杂、实时性强等问题,有效地防范了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浩 《都市快轨交通》2022,35(1):96-100
结合目前国内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依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对工点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一种将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结合来综合判定工点总体风险等级的方法,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提出一种新思...  相似文献   

20.
建立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有效反应当前的运营安全水平,也可以为运营安全管理的发展提供引导作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价的构建目标和原则;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4个方面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车站、线路和线网3个层次的需求,建立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计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