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产业集聚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世界船舶工业分布、产业集中度的分析,说明船舶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在分析了船舶产业集聚的特点和中国船舶工业现状之后,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集群化建设,构筑大基地;集聚式发展,组建强集团;开展错位竞争,使船舶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等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现象在国际船舶工业中表现明显,促进产业集群也成为各地区发展船舶产业的政策工具。但人们对船舶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机制的有效认识不足。本文借助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特点,拟揭示船舶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研究区域船舶产业集群的有效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需求旺盛,再加上船舶工业产业转移的机会,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空前的机会,船舶工业将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稳定的驱动力。城市如果能结合自身优势,发展船舶支柱产业,将对城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就业等产生积极拉动作用。南京有着良好的船舶工业基础,占长江“黄金水道”之利,如能克服自身“大型港岸”不足,发展特色的中小船舶和船舶配套产业,将在船舶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促进南京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顾宁  陶永宏  陈军 《船舶》2006,(6):1-5
近些年来,随着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船舶配套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江苏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发展江苏船舶配套业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从优势地区、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以及优势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思路;并结合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提出了江苏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代造船模式的推广是把我国船舶工业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而集群化发展则是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船舶工业的集群化发展大大提高了造船产业链上各相关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水平,带来了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推广现代造船模式使造船企业、配套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形成了十分紧密的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船舶工业的集群化发展。因此,必须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要求,来制定我国船舶工业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玲芳  陈军 《船舶工程》2006,28(5):74-77
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理论研究出发,系统地界定了船舶产业集群内容,并结合江苏区域实际及船舶产业集群特点,从基础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三方面分析了江苏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船舶产业集聚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在我国船舶工业整体布局中,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它作为大经济圈,有许多较强集聚的产业支撑,其船舶工业具有主导地位,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就长三角船舶产业的发展,用集聚的方法分析了长三角船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7,(16)
船舶工业是典型的军民结合型战略性产业,是为水上交通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十五"期间,科技创新在提高我国船舶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我国船舶行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广东海洋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产业,是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高新技术做引领,而且需要有高质量产业集群为支撑。近年来,广东造船业以推动转型和创新为手段,紧跟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7,(8B):26-26
船舶工业是典型的军民结合型战略性产业,是为水上交通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十五”期间,科技创新在提高我国船舶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我国船舶行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The Finnish maritime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Finland's economy. However, literature on innovative activities within the cluster is limite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Finnish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industry firms. Several innovation types are identified. These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The data is from a survey of 148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industry companies; most of the variables are ordinal scale and are analyzed with standard statistical survey methods. 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past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sector the results indicate surprisingly low radical innovation related-activity and attitudes towards it. As well, the results provide no evidence to support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 the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industry produces more organizational tha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e innovativeness of the firms varies according to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ize, intensity of in-house and collaborative R&D activities, and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ide a platform for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novation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re raised as an important future area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船舶工程》2013,35(2):104-107
为提高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造船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更好的保护人和环境。尝试将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导入造船业,提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分析船舶工业清洁生产的意义、内涵、模式与途径。认为在船舶工业推广清洁生产,创建绿色造船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再生利用,引进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清洁生产管理,能够增强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王俊 《中国造船》2006,47(3):125-129
运用加权指数法对中、韩两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再对两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找出中国与韩国船舶工业的差距;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差距影响度,得到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造船业直接间接拉动国民经济几乎所有行业,丹东发展大型造船业对丹东港、丹东地区乃至辽宁经济意义深远。分析了国内外造船市场态势,指出船舶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国的支柱产业,阐述了丹东地区发展船舶工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对其作了定位。  相似文献   

15.
张京驰  江巍 《船舶工程》2015,37(2):97-99
从财务角度构建地区船舶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评价模型对江苏、辽宁、上海和浙江四个省市的船舶工业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江苏、辽宁、上海和浙江四个地区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综合排名。排名结果基本符合上述地区竞争力的实际状况。运用财务数据来评价与反映地区船舶工业竞争力是一种新的探索,文章的研究视角与评价方法适用于地区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综合性、整体性研判,也可作为常用评价视角与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发达国家造船业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针对我国当前造船业发展存在的主要不利因素,认为我国造船工业需要加快金融创新,转变企业机制和优化造船业的制度环境,并从九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宋新刚  李巍 《船舶工程》2014,36(1):118-122
针对目前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缺失的问题,依据中国《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T 425-2008),参考机械行业、汽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结合造船行业的自身特点和清洁生产要求,确定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广泛调研并经咨询行业专家,首次提出并构架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某船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绩效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以作为船舶企业清洁生产的依据,可以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和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傅海威 《船舶工程》2013,35(3):112-115
产业集聚是我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集聚效率能够反映不同区域的产业集聚效果。以区位熵方法测算各省市船舶工业的劳动力集聚度和企业集聚度,以此判别我国船舶工业的区域集聚状况,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集聚度省市分别在利润、产值和出口三方面进行集聚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区域船舶工业的集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有进一步合理布局及提升效率的空间。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