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为加强恶劣海况下深水防波堤护面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根据最新规范规定和试验研究结果,对防波堤原设计方案的护面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调整。采用双层扭王字块护面结构,利用人工块体代替超大质量规格的块石,并提出实施过程中保证深水防波堤工程护面块体质量的施工控制要点。结果表明,双层扭王字块护面既解决了大规格石料供应问题,又提高了深水防波堤护面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护面作为斜坡式防波堤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受波浪和水流的作用力,护面块体的结构形式和消浪性能直接关系到防波堤的自身安全。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类防波堤消浪特点及各类护面块体消浪性能基础上提出新型双层开孔消浪板护面结构。  相似文献   

3.
海堤镇压层具有消能、消减波浪爬高、增加堤身稳定等作用,结合现场试验进行海堤镇压层块石护面结构优化研究,并对块石相互作用及护面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优化后的镇压层块石护面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消浪性能、透水性能及整体稳定性,而且还具有造价低、生态自然等特点。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块石护面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斜坡式抛石防波堤的护面结构,是防波堤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对福建某防波堤护面块体的研究,将人工块体护面的斜坡堤与宽肩台斜坡堤进行分析对比,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得出两种不同结构形式在掩护效果、护面稳定性、石料用量、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性,对类似防波堤工程护面结构选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中结合北方某大块石护面结构防波堤在沿海防护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本结构防波堤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与预制块体护面结构防波堤的对比分析,希望在沿海防护工程中能够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合理的运用护面结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堤护面型式对波浪爬高和越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堤护面设计中,通常在满足稳定的基础上,还希望通过采用适当的护面型式来减少波浪的爬高和越浪量,以降低堤顶高程,减少工程造价。通过具体工程不同护面型式波浪爬高和越浪试验,提出斜坡上波浪爬高和越浪量不仅与护面类型有关,还与护面消浪结构所处位置有关,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工程区域海况恶劣,水深浪大、强台风频繁、可施工窗口期少,施工难度极大。针对恶劣海况下的防波堤结构方案,基于实际海况特点及施工需求分析,提出采用超大型双层扭王字块护面结构,并从垫层的形式及规格对护面稳定性影响、双层扭王字块护面结构的安全性、护面块体安装密度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表明:双层扭王字块结构安全可靠,能较好地满足施工期防台需求;上下两层块体质量差应尽量加大,上层扭王字块质量宜达到下层的3倍左右或以上;对超大型双层扭王字块护面,表层块体的安装密度具备适当降低空间。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一种新型的海堤护面结构形式——灌砌块石护面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总结了波浪作用下灌砌块石护面失稳破坏的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灌砌块石稳定性随破波参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镇压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灌砌块石的稳定性。结合前人关于砌石护面稳定性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不同开孔率下灌砌块石护面稳定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复式海堤作为重要的护岸基础设施,能够保护海岸免受潮流和波浪侵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块体护面复式海堤对波浪爬坡高度的影响,发现:1)三向孔块体护面下的爬坡高度最小,单向孔块体护面下次之,光滑护面下最大。2)对于同一块体护面,随着入射波波高或周期的增大,爬坡高度总体上逐渐增大。3)采用Wave Overtopping of Sea Defences Structures and Related Structure Assessment Manual(简称EurOtop)规范中波浪爬高经验公式推算不同块体护面的糙渗系数,评估不同块体护面消减波浪爬高的性能,三向孔块体结构在实际海岸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土工管袋护面与块石护面的不同特点,分析了两种护面结构的优缺点,对土工管袋在围堰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因其显著的性能特点,在船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建造工艺的进步和材料性能的提升,船舶复合材料应用范围和比重逐步增大。研究船舶复合材料的结构属性、建造工艺和应用优势,梳理国内外船舶复合材料应用现状,分析船舶复合材料应用发展方向,研判船舶复合材料发展趋势,为我国船舶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2.
非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在局部空间积蓄,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有些国家和机构对非金属材料脱出的气体进行了检测和评价,通过使用低挥发的非金属材料来提高空气质量,即污染源控制。本文对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非金属材料脱气过程、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对舰船用非金属材料的研究、评价、管理和使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疏浚是川江航道治理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长期以来,川江航道治理产生的疏浚土未进行有益利用,简单粗放的疏浚土处理方式不仅造成泥土资源的浪费,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分析川江航道疏浚土来源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探索疏浚土改善环境和工程利用的2种途径,提出表层砂卵石疏浚土上岸作为建筑材料、底层砂卵石及块石疏浚土构建生态涵养区的利用方案,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生态效果,可为类似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及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石墨烯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基本单元,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性能,成为了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石墨烯基纳米材料更是处在当前化学研究的最前沿。本文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储锂机理、石墨烯与硅复合负极材料和石墨烯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唐鸿儒  曹卫 《江苏船舶》1998,15(3):33-36
分析了船厂物资管理的事务流程,提出船厂物资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先进的软件平治建立系统,以达到合理配置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保证设备材料供应,为船厂物资现代化科学管理提供必要的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深水直立式防波堤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深水直立防波堤基床抛填施工作业面小、抛填石料量大、工期紧且抛填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合理选择抛填施工船机设备,确定粗抛、细抛、补抛等基床抛石施工工艺,科学设计抛填网格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确保了基床抛石施工的进度、质量,从而保证了整个工程按期竣工。  相似文献   

17.
介绍船用阻尼材料的常用结构,提出阻尼材料的阻尼机理以及评定阻尼效果的方法,对国内外船用阻尼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国内阻尼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内调研、国外考察、查阅国内外文献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的现状和特点,找出国内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提出今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结果表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远落后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当前影响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因素除技术问题外,还存在认识理念、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建设和利益分配等非技术问题;今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主要包括吹泥上滩新工艺、新型疏浚装备的研制和开发、疏浚土综合利用多样化处理技术、加强疏浚过程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海洋工程平台项目特点,研究物资分类、物资编码和物资批次编码等关键技术,引入批次管理方法。按批次阶段形成亚批次清单(Bill of Lots,BOL),建立物资追溯管理模型,为海洋工程平台项目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物资追溯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plores existing educational materials available to support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ICM) in the Philippines and Indonesia. Emphasis is placed on materials gathered from inform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donor-sponsored projects, national initiatives, etc.). Over 100 set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and evaluated based upon criteria such as interactive qualities, availability, target audience, geographical focus, etc. Several deficiencies and gaps in the content and coverage of ICM materials were observed. Most significantly, it appears that improved coordination of education programs and dissemination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is needed. Accessibility and the choice of delivery mechanism (i.e., books, Internet, videos, etc.) also emerged as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when designing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rveys conducted with ICM practitioner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Indonesia further illustra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ICM education. Findings from the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and surveys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ICM educational materials, including improved local-level ICM education and focusing on ICM and ICM process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