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光宇 《公路》2008,(2):157-161
预应力锚索技术是一种土体加固新技术,在高路堑边坡加固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结合新河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K102 120~K102 230段地质情况,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技术,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工艺及其注意事项,指出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技术已成为边坡防护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边坡锚固参数敏感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李莉 《公路》2006,(4):165-167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众多,而在实际加固方案设计中,又以锚索间排距、锚索长度、锚固段长度、预应力等4因素影响最大。采用了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加固后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共进行9次试验,对4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借以确定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安全系数会怎么变化,变化的幅度如何,由此为边坡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FLAC3D软件,模拟了某项目杂填土边坡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几种加固方案涉及的抗滑桩组合锚索前后,锚索倾角变化,预应力筋以及桩截面形状等加固形式变化,对锚索、预应力筋、桩截面形状、桩体、桩间挡板等对边坡稳定性、桩体内力、桩间拱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加固方案,并将加固方案与按传统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镇胜高速公路小寨特大桥5号、6号墩施工及运营中的安全,边坡工程中设置了大量预应力锚索,部分锚索上安装有锚索测力计。文中研究了锚索测力计安装技术要求,对锚固预应力变化特征、趋势及群锚效应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认为边坡稳定,锚索加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对预应力锚索加固岩体的作用原理及加固机制进行分析,阐述了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应用于金温铁路加固边坡的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法,对这种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岩土边坡工程中,通常采用预应力锚索(杆)加固不稳定边坡以改善其稳定性。然而,在工程实践中,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度,对边坡预应力锚固的设计大多过于保守,造成了极大的投资浪费,预应力锚固作用机理及设计理论方法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根据对岩体强度、工程安全等级和结构面特征等影响边坡预应力锚固参数的因素分析,分别讨论了锚固角、内锚固长度、锚索布置形式及锚孔间距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加固路堑边坡的数值流形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应力锚索广泛地应用于路堑边坡的加固中,建立预应力锚索的数值形分析计算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预应力锚索加固路堑边坡的效果,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罗勇 《交通科技》2009,(6):39-42
根据离散单元理论和利用离散块体技术,用离散块体模拟节理发育反倾边坡破坏机理和加固变性过程.将此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贵阳市乌开公路K44+340~K44+450段右侧滑坡工程,利用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了塑性变化范围和发展趋势;同时还利用独有的离散滑动的优势分析软弱结构面上的块体滑移和节理张拉破坏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进行路基开挖岩石坡脚是造成这次滑坡的外因;岩体风化强烈导致节理发育所形成岩体内软弱结构面是边坡失稳下滑的内因;塑性范围随着预应力锚索的加入逐渐缩小范围,在锚索加固区基本消失殆尽;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情况及预应力锚索加固过程中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充分反映和验证了预应力锚索加固岩石边坡对整体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边坡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总结预应力锚索对高边坡道路加固的力学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剖析了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施工技术和关键要点,最后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加固中的实施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对含裂隙膨润土边坡的稳定性及其预应力锚索加固措施开展研究,结合平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提出一种平动-旋转组合机构评估含裂隙膨润土边坡的稳定性;并基于空间离散技术建立含裂隙膨润土边坡半解析分析方法,研究裂隙特征和吸力效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探究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应及锚索最优化布设方案。结果表明:膨润土边坡稳定性及锚索锚固效应均与裂隙特征密切相关,裂隙高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存在临界值,超过该临界值边坡稳定性将显著降低,锚索最优倾角随锚头埋设高度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刘峰 《广东公路交通》2013,(1):51-53,57
长深高速公路(G25)K3457+744~+3458+144段(原梅河高速公路K140+400~+800)左侧边坡的锚索结构利用"锚固结构工后长期性能安全检测评估技术"检测发现预应力损失过大,当前锚索结构的工作性能已经远低于原设计要求的预应力状态。为此通过应力补偿技术对存在上述问题的锚索结构进行预应力补偿加固,使其恢复到原设计水平,确保边坡长期的整体稳定性,期望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混凝土翼板设置后张预应力的连续组合梁,建立预应力从梁端混凝土向组合梁全截面传递的力学模型,根据连接件剪切滑移本构关系及预应力束对称截面处的界面滑移为零的边界条件,解得混凝土翼板轴力、钢梁轴力及界面剪力的分布函数,求得组合梁考虑连接件柔性的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结果表明,影响组合截面内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剪力连接件的滑移刚度、预应力束长度及混凝土板与钢梁的轴向刚度比;预应力束越长,界面剪力分布越平缓,界面滑移愈小。  相似文献   

13.
岩土预应力锚索被广泛应用于高边坡加固工程中,作为一种深埋于地下的高应力结构,其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一些以水为栽体的腐蚀性介质,加之张拉力的波动变化等因素影响,其自由段及内锚固段均存在着长期耐久性问题.基于实际边坡锚固工程预应力监测数据及室内试验成果,深入分析了影响预应力锚固结构长期耐久性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可能影响其服役寿...  相似文献   

14.
"径向力"是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可避免的应力,在桥梁设计中,一般设计人员都会加以重视,但因施工因素(如波纹管的偏位)出现的径向力,若超出桥梁容许范围,将会出现桥梁开裂、崩裂等问题,势必会降低桥梁的耐久性。该文对一起因径向力引起桥梁开裂事件的发生原因、解决方法,以及善后工作作了全面描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季节性冰冻地区的路基边坡冻融滑坍破坏现象,分析了公路边坡破坏的各种侵蚀模式和影响因素。采用坡面流拖曳力法、坡面流量法等对坡面水力学特征进行研究,测算坡面冲刷临界坡度值,分析临界坡度与冲刷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有效应力法研究了冻融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稳定性。结果表明:季节性冰冻地区粘性土最大冲刷强度对应的临界坡度与目前常用的坡度值很接近或交叉,为减少水土流失,建议放缓土质边坡;边坡土体冻结前含水质量分数和融化后抗剪强度下降幅度是影响冻融滑坍破坏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设计中要考虑冲刷和冻融因素,并对特殊土质边坡进行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检测和稳定性验算。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四角田特大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T构桥施工中纵向预应力施工的工艺和质量要求及在预应力施工中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预应力质量的原因和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万军 《路基工程》2012,(4):206-208
顺层边坡开挖形成大量岩体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的边坡,在工程开挖及降雨的影响下,出现不同规模的变形失稳现象,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安全。通过某公路顺层边坡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失稳现象的研究,分析了边坡失稳影响因素,探讨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8.
纪伟杰  张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4-26,M0005,M0006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向偏远山区的不断推进,经常会遇到高填深挖边坡: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这种边坡很容易产生失稳问题,而土工格栅是改善其稳定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系统阐述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索并分析土工格栅的加固理论,采用Midas GTS对工程实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证明了土工格栅加固高填方边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德尔菲法在边坡支挡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边坡支挡设计前期信息少且设计方案影响因素多的问题,提出用德尔菲法优选边坡支挡方案的新方法。以昆洛线K1+440~+780边坡为例,聘请15位专家,经两轮征询,对边坡支挡稳定性、造价、工期、结构耐久性、对环境影响和施工安全6项方案优选的权重进行了研究,应用加权求和法得到方案的优劣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优选方案与实际相符,可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际经验,最终选择影响边坡稳定性的9个主控因素,4个二级因素,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不同的稳定状态,将边坡划分为4个等级。建立各个主控因素隶属函数,在确定各级因素的权重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某公路边坡稳定性等级为III级,属于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