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汽车操纵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发展过程.并介绍了驾驶员—汽车—道路闭环操纵系统操纵性评价研究的意义,还阐述了汽车操纵性评价中的基本问题,以及今后仍需大量深入进行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汽车操纵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又群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1,23(1):1-4,52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性的各个单项指标。增加了某些单项评价指标,验证了在汽车设计中仅有几个单项指标就可确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的结论;对汽车的开环操纵性单项评价指标也做了补充;并对汽车的开环操纵性综合评价指标的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性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联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自由度汽车操纵动力学模型和汽车开环系统操纵性、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加权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以及考虑各种车速重要性的加权均匀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应用复合形法,对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进行的联合优化实例表明,利用所提出的加权均匀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地实现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在所有车速范围内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宗长富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0,22(5):289-292,309
本文介绍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方法,探讨了影响主观评价的因素。利用吉林工业大学的开发型车辆驾驶模拟器进行了汽车稳定性的主观评价试验,采用一对一即时比较法实现了14个车辆方案易操纵性的驾驶员主观评价排序,并进行了操纵稳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八、汽车转向操纵性试验方法(一)试验目的汽车转向操纵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随着公路条件的改善,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汽车转向操纵性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它不仅直接影响驾驶人员的疲劳和行车安全,而且还影响其他性能的发挥,如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平顺性能、越野性能等。通过测定汽车转向操纵性能的有关参数,全面地评价汽车的转向操纵性能。影响转向操纵性能的因素较多,由于条件所限,本文所述内容仅适用于中吨位载重汽车的机械式转向。另外,对有些较重要参数的测定方法(转向系刚性、效率、转向轮运动轨迹即“过度-不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汽车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从整车技术来看,由于大量的使用微电脑技术,汽车具备了很多自动化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汽车减振器的效能,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操纵性和稳定性,进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应按有关规定适时对其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8.
汽车应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操纵性是指汽车应具有能准确按驾驶人操纵的方向作直线或转弯行驶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应具有能抵抗因路面不平、弯道坡度、雨雪路滑等外部因素干扰试图改变行驶方向的能力。操纵性和稳定性是相互依存、密切相连的,操纵不当会造成稳定性下降,引起汽车侧滑、急转、甩尾等事故;  相似文献   

9.
通常,人们对某种汽车的评价,往往注重汽车的动力性、操纵性、稳定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而不太考虑汽车在运行中一旦发生翻车事故时的防范措施,例如重型牵引半挂汽车恰恰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是国际上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新型实用汽车安全技术。介绍汽车区动防滑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控制方式,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和工作过程,并仿真分析它对改善汽车牵引性,操纵性和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中间位置转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纵稳定性中间位置转向试验最初是由美国德尔福公司制定的,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条件下操纵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评价方法。通过试验的原始数据可以绘制出转向盘转角与侧向加速度、转向盘力矩与侧向加速度、转向盘力矩与转向盘转角等多条特性曲线,以作为不同的评价指标。以CAll41载货汽车作为实例分析,发现该车转向干摩擦偏大,转向刚度偏低,高速行驶时的非线性路感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2.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利用轮速传感器来检测车轮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和操纵性,在阐述ABS的轮速传感器,压力调节器和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大批量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上述部件的检测及其故障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公路货运常常靠拖挂汽车来增加运量。汽车拖挂后,因其总重量增加,车身加长,制动性能,加速性能和方向操纵性等均要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对驾驶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掌握汽车拖挂后的行车规律以及对驾驶的影响,对保证安全行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变速箱速比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 《汽齿科技》2008,(1):36-45
本文阐述了某汽车DCT六档变速器在与整车匹配中选择合理的传动比,使发动机与变速箱动力衔接顺畅,换档快速,体现出整车动力高效率、操纵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气压感载阀的应用柴油汽车在制动时.轮胎完全抱死而拖印,不仅制动效果差,轮胎使用寿命短,而且前轮抱死使柴油汽车失去操纵性,即转向失灵:后轮抱死时柴油汽车将失去稳定性而侧滑.特别是在光滑平坦的路面上极易酿成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6.
对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转向系统在汽车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汽车转向系统性能的优劣影响着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汽车设计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车辆制动时,前、后轮同时接近于被抱死,才能获得最佳的制动效率。如不能同时被抱死时,常以被抱死的先后顺序来评价制动稳定性的好坏。前轮先被抱死时,常以被抱死的先后顺序来评价制动稳定性的好坏。前轮先被抱死时,汽车将失去方向的操纵性,后轮先被抱死时,汽车的侧向附着力消失,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侧滑  相似文献   

18.
汽车前悬架系统部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十分复杂,对整车的操纵性和平顺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现有的汽车双横臂前悬架数据的基础上,用ADAMS软件建立悬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分析评价悬架数据的合理性。最后分析对比在该车上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代替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汽车维修设备的发展与汽车整车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从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安全气囊.到牵引力控制、车速稳定电子装置……微处理器及网络技术,配以大量传感器、执行器,使得原本不可想象的功能成为现实。今天的汽车更安全、环保,动力性、操纵性更好。与此同时对于维修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部位.找出故障原因是汽车维修诊断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汽车四驱技术发展现状四轮驱动技术已成为汽车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国内外为解决汽车四轮驱动技术普遍存在的越野性、操纵性、经济性之间互相牵制、难以协调的问题,研发了多种汽车四驱技术,大体可分为分时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