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戴巍 《天津汽车》2006,(6):42-42
充电时,蓄电池的电是否充足可根据下面现象来判断:蓄电池内部激烈地放出大量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蓄电池电压达到2.7V并保持3h不变,电解液比重达到最大值且3h内不再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充电量的增加,当单格电池的电压达到2.4V时,其极板上的PbSO4几乎都转化为PbO2和Pb,如再继续充电,电能就会引起水的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以气泡的形式剧烈放出,形成沸腾状态。由于H准负极板上与电子结合较慢,于是靠近负极板处积存大量H^+,使电解液和极板之间产生了0.33V的电位差,因而使单格电池的端电压升高到2.7V左右;再者由于极板上的PbSO4已全部转化完毕,因此电解液的比重也就不再增加了。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汽车所使用的蓄电池多为铅酸蓄电池。车辆起动或低速时,由蓄电池对全车用电设备供电;车辆正常行驶时,由车上发电机对蓄电池充电。铅酸蓄电池固有特性要求:1块6单格蓄电池要完全充足电,需外加16.5V左右的直流电压。图1所示为铅酸蓄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规律为:初始充电,蓄电池电压缓慢上升;当蓄电池电压上升至14.4V左右,电解液开始出现气泡;当充电电压达到16.5V左右,电解液出现"沸腾"现象;此后继续充电  相似文献   

3.
结构特点1.极板栅架采用低锑合金,且单格电池间具有内阻很小的穿壁贯通式连接,使用中析气量大幅度下降(充电时,单格电压在2.15伏之前不会冒气泡),耗水量减少。2.为防止因活性物质脱落而短路自放电,隔板采用孔隙度高、薄而柔软的聚烯烃树脂或纤维制成,并将极板全部包封或套封,增  相似文献   

4.
蓄电池极板硫化的分析判断及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表明,90%以上的蓄电池过早损坏的原因是极板硫化。 极板硫化表现为:①打开加液盖后,可在极板上看到白色霜状物(即硫酸铅粗晶粒) ;②极板硫化多发生于负极板上;③蓄电池实际电荷量及单格电压明显下降;④在很短的充电时间内,电解液就产生大量气泡,且单格电压迅速升到2.8 V,但电解液密度上升不多;⑤从蓄电池取出的正极板呈浅棕色或澄黄色(应是深棕色),负极板呈浅灰色或灰白色( 应是深灰色),且极板变得硬脆。  相似文献   

5.
1 免维护铅蓄池的结构特点 a.极板栅架采用低锑合金(含锑量约为0.8%~1%,是普通铅电池的1/6),而且单格电池间具有内阻很小的穿壁贯通式连接,使用中析气量大幅度下降(充电时,单格电压在2.15V之前不会冒气泡),耗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丰田CA-MRY(佳美)轿车充电系统采用了硅整流交流发电机,该发电机体积小、转速高、性能优异,配置了IC(集成电路)调压器,使系统电压调节精度更高,同时耐用、耐振。本文就其充电系统的检修作一介绍。 一、检修蓄电池 1.检查蓄电池各单格电解液数量,若不足,适量加注蒸馏水。  相似文献   

7.
正确使用和及时维护蓄电池格外显得重要,现将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1、新蓄电池进行初充电时,应按规定加入相对密度为1.25~1.285的电解液。电解液加入蓄电池之前,温度不得超过30℃。注入电解液后,应静止5~6小时,待温度低于35℃后方可开始充电,此时如液面渗入极板而降低时,应补充到高出极板上缘15mm处。初充电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约为额定容量的1/15,充至电解液中放出气泡,单格电池端电压达2.4V为止。然后将电流降  相似文献   

8.
一般铅酸蓄电池在 使用过程中,极板 上的涂浆(活性物质)总 会有少量的脱落,这是 不可避免的。但若涂浆 大量脱落,则是蓄电池 的一种致命故障,将使 蓄电池容量下降,甚至 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凡是极板涂浆大量 脱落的蓄电池,在使用 中会有如下表现:蓄电 池容量明显下降,起动 时起动机运转无力,用 高频放电叉检查,单格 电压低于1.5V且不能 稳定5秒;充电时,电压  相似文献   

9.
起动用新铅酸蓄电池第一次充电后,往往达不到规定容量,直接作起动用,会影响蓄电池质量,应进行充放电循环,使蓄电池能够输出其额定容量,所以上海公交公司技术规范规定,新蓄电池初充电完毕要进行一次蓄电池额定容量1/10的电流放电,至每单格电池终止为1.7伏,电解液比重下降到  相似文献   

10.
1蓄电池爆炸1.1蓄电池爆炸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蓄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水被分解产生大量氢气和氧气,当这些气体不能及时从蓄电池内排出,或其遇到火花被点燃时,就会引起蓄电池爆炸。产生蓄电池爆炸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1.1.1加液盖通气孔堵塞引起蓄电池内部压力变化过快①若蓄电池极板严重硫化,在此情况下充电,单格电压及电解液温度会迅速升高,气泡产生快且剧烈;若加液盖通气孔堵塞,迅速膨胀的气体将会引起蓄电池爆炸。②蓄电池过充电时,也会使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产生的大量气体受热剧烈膨胀,如这时加液盖通气孔堵塞,将会使电池内部压力过…  相似文献   

11.
蓄电池反极是指蓄电池的1个单格联接极性颠倒了。当蓄电池在多个串联使用中,如果有某个电池容量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容量的话,在放电过程中,它就很快放完了自己的容量,这时这个失去容量的蓄电池不但不放电,还因为它的端电压比其它正常电池的端电压低而被反充电,以致使它的极板的正负极性逆转。有反极故障的蓄电池单格,除了自身的有效电压丧失外,同时还抵消了蓄电池组中的2伏电压,因而总电压下降。  相似文献   

12.
1短路短路的特征是电路电压和容量低,万用表显示的电压数值几乎等于0。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上升较慢,且冒出的气泡较微弱,甚至没有气泡冒出,但电解液温度较高。短路的原因是由于极板严重变形或极板活性物质严重脱落,使得正、负极板相接触。  相似文献   

13.
傅绍雄 《摩托车》2004,(11):36-36
新蓄电池首次充电为初充电,初充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蓄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其操作如下:1.将配制好的电解液,待温度降下后注入各单格电池,使液面高出极板10~15mm,并将新电池放置6~10h,冷却后才能进行充电;2.充电时应将蓄电池的正极“ ”接充电机的正极,负极“-”接充电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对其电压质量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节点电压的电动汽车半协调充电优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电动汽车在时空中的移动情况,能够解决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时的电压拥塞问题,满足电网接纳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郭连元 《北京汽车》2005,(2):44-44,46
误区之一:充电电压越高越好。当发电机充电电压过低时,蓄电池因充电不足而容量下降;当充电电压值过高时,将导致蓄电池电解液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过快,使用寿命缩短,并容易损坏用电设备。所以发电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应符合该车使用说明书上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16.
新蓄电池的充电,按要求应进行几次充、放电循环,使极板在储存中生成的硫化层全部变成活性物质,以达到额定容量。已充好电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可达2.4伏或更高,之后则开始以其额定容量1/10的值的电流放电,到单格电压降至1.7伏为止。放电时,通常采用灯泡或电阻丝。其缺点是:器材的消耗量较大,放电用不着的灯泡常被烧坏;当放电以恒定额定电流进行时(一般需放十几个小时),这部分的能量白白地消耗掉。为不使这部分电能浪费,用这部分放电电流为电量不足的蓄电池充电。  相似文献   

17.
刘振戎 《摩托车》2006,(3):40-40
免维护蓄电池似乎就是不用去维护,其实不然。免维护蓄电池使用一段时期后,电解液由于温度的变化,水分逐渐减少,就会出现启动电流不足或充电困难的现象,这时,应该打开蓄电池顶部的密封盖检查电解液的溶量,电解液不足或干涸时,应及时向每个单格加液孔内补充蒸馏水10~20mL,单格补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本厂一辆T815-2型自卸车发电系统出现如下故障:①充电指示灯在接通点火开关时亮,发动机运转后亮度转暗,但仍能明显看到指示灯发亮;②起动发动机时,起动动力略感不足,测量蓄电池各单格电荷量,显示为电荷不足,需补充充电。故障分析通过故障现象,可粗略判断导致充电系故障  相似文献   

19.
蓄电池如果蓄电池发生单格电池损坏,可用由多股拧成的金属导线跨过损坏的单格,把完好的单格串接起来使用,并适当调低发电机调节电压.若蓄电池存电不足或损坏,造成发动机不能起动时,可先将发电机风扇皮带调紧些,并将怠速调高(以保证发动机不熄火),然后采用以下3种方法任意之一起动车辆:用其它车辆拖拉发动;借用其它车辆电源发动;利用下坡惯性发动.  相似文献   

20.
蓄电池极板硫化的故障现象为:充电时电压升高快,易析出气泡,放电时,电压下降迅速。抽出极板检查时,正极板不呈深棕色,而呈淡褐色,负极板不是深灰色,而是灰白色。硫化了的极板导电性能差,阻碍电解液向极板内部渗透,使极板内部的活性物质不能很好地参加化学反应,因此电池容量降低,内阻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