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条船的罗经甲板及雷达架这样一块有限的地方通常安装有15~20根各种接收天线。有时由于一根天线安装位置不恰当会干扰其他通信导航设备的信号接收,如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雷达、GPS等。曾有  相似文献   

2.
舰船通信系统中常会因为大功率电台到天线的电磁干扰问题影响了弱电系统设备的正常工作,本文针对大功率电台与天线的连接电缆所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产生电磁干扰的因数和影响进行查找,并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干扰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干扰的措施,有效指导实际工作中的干扰排除.  相似文献   

3.
针对所设计的一种封闭式射频集成桅杆,首先测试桅杆内部两个天线一发一收状态下接收天线射频端口的信号电平,从而判断是否会受到发射天线的电磁干扰。与传统的单纯观察设备的后端显示部分来进行干扰判断不同,射频信号测试与电子设备的后端信号处理能力无关,通过定量评估耦合能量的大小,进而可以总结通用的封闭桅杆的电磁干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封闭桅杆内同层、同面且上下布置的两副板阵天线间存在谐波干扰现象。然后,通过对天线特性、复合带通滤波层板特性、测试数据和桅杆内的电磁干扰路径进行大量、详细的理论分析来判断干扰来源。最终发现,电磁干扰很大程度上是由封闭桅杆内部发射天线的谐波通过天线边缘单元的直接辐射及内壁反射从而耦合到接收天线所造成,这是由于桅杆的封闭特性导致天线发射的带外能量无法射出,从而造成内部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后,针对此现象提出电磁干扰的一些控制措施,例如天线间敷设吸波材料、天线分层布置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船舶装备的电子设备日益增多。为了能确保有效通信,船舶上的天线的安装要特别注意。不恰当的安装会造成相互干扰、降低设备的性能和降低通信距离。以下参照国际海事组织2007版本《GMDSS手册》对天线的安装要点予以介绍:1 VHF天线的安装(1)VHF天线应安装在尽量架高和空旷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多通信设备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提出同频干扰抑制和乱真响应抑制两个层级相分离的层次化优化方法。同频干扰抑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以设备安装位置为决策变量,调整设备安装位置和天线方向性来降低干扰影响;在设备布局优化的基础上分析进一步降低同频干扰和潜在乱真响应影响的技术方法,提出针对性的电磁兼容指标优化方案。通过层次化的预测和优化,实现了对通信系统总体电磁兼容性的量化控制,使得电磁兼容指标变动方案与系统总体电磁兼容性优化结果的内在关联更明晰。  相似文献   

6.
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是舰船电磁干扰的一种重要形式,影响着舰船作战性能的正常发挥.提出采用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来解决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并通过一个典型算例对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在理论上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最后对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的工程实施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指出了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邱扬  俞智敏  袁军  田锦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Z1):152-154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EMC)设计中,谐波干扰是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首先建立了车载通信系统中谐波干扰量的分析模型,并采用矩量法结合微波网络的方法求出谐波干扰模型中最重要的参数天线间耦合度,然后把发射及接收设备的给定数据代入干扰模型算出发射机和接收机间谐波干扰的量级.经过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证明该方法理论正确,计算精度较高,对车载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最后给出了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限制每根天线覆盖范围的情况下,在机动平台上如何减小天线耦合系数的优化方法。采用高斯一塞德尔优化方法或搜索法来确定一对天线中某一天线耦合系数的最小值。当两对或更多天线对有一公共天线时,该天线的坐标用折衷的办法确定。优化天线位置的算法由计算机软件完成,并且该算法已用于测试了4根天线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智能天线技术又叫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其核心在于阵列信号处理技术,最早应用于雷达和舰船声呐探测等领域,19世纪70年代逐渐被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随着船舶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智能天线通信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智能天线通信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应用问题,重点研究了智能天线系统的信号过滤和干扰抑制技术,分别从自适应抑制原理和干扰抑制系统的硬件进行介绍,本文的研究对改善船载智能天线通信系统的信号精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利用超低频电磁波信号对远海船舶通信时存在的目标信号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正交布设的天线阵列模型,并使用一种改进的特征子空间投影算法处理接收到的信号。提出的改进算法利用系数约束自适应阻塞矩阵的办法提取主天线上的干扰信息,并联合参考天线信号优化对干扰子空间的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抵消与主天线夹角较小的宽频带干扰。实验中,在夹角等于15°的情况下,信干噪比较原算法提高了10.11 dB。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空间干扰抑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智能天线接收系统中的空间干扰抑制算法进行研究,实现天线系统的最佳接收。运用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检测信号和干扰方向,并利用改进的线性最小方差准则算法调整权系数,使接收系统实时跟踪信号和干扰的空间方向,并能进一步加宽波束的干扰零陷,提高系统的空间干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GPS干扰与抗干扰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PS干扰与抗干扰能力。讨论了压制式干扰和干扰组阵对C/A码接收机的影响,并分析了自适应调零天线对抗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相控阵雷达技术采用雷达天线阵列进行目标探测,与传统的舰船雷达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干扰抑制能力。舰船雷达磁性雷达天线是在原有天线基础上缠绕永磁体,具有较低的传输线阻抗和空间阻抗。本文针对舰船的相控阵雷达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舰船磁性雷达的物理学特性,最后针对舰船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信号干扰抑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天线间的共址耦合干扰是一种常见的舰船电磁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舰船总体作战性能的提高。本文提出了采用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分析了其基本原理,给出了干扰抵消系统的实现方案以及实验室验证结果。该技术利用矢量合成的方法调整取样信号的幅度与相位,在接收端与干扰信号合成从而相互抵消。结果表明,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使干扰抵消比达到40 dB以上,可以很好地解决舰载天线间的共址耦合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船舶通信天线种类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天线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天线作为无线电通信的“接口”,对通信效果、通信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99年港监在GMDSS无线电员的考试和评估标准中,对GMDSS设备天线的基本知识及维护保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船舶通信人员、在校学生、参加GMDSS培训的人员,在掌握设备操作的同时,对各类型设备的天线特性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设备的操作,并为管理和维护天线建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杜建军 《航海》2014,(3):56-57
一、船舶雷达盲区测定的必要性1.根据IMO海安会MSC.192(79)决议—经修订的雷达设备性能标准建议案,对雷达最小距离要求如下:当自身船舶航速为零,雷达天线高度为海面以上15米且海面平静时,应在距天线位置40米的最短水平距离1海里范围内,在不改变距标度转换开关以外的控制功能的设定情况下探到导航浮标;如安装了多根天线应自动进行距离误差补偿。2.根据《1972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6条2款的规定:对备有可使用的雷达的船舶,还应考虑:(1)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4)在适当距离内,雷达对小船、  相似文献   

17.
以平面阵天线为射频集成系统的典型研究对象,从电磁兼容性层面分别研究平面阵天线装舰的电磁特性、平面阵天线与传统离散天线装舰布置方式的区别,以及平面阵天线间主要的电磁干扰耦合方式。分析并提出阵面天线的应用将使得高场强分布由离散的舰面分布,改变为集中分布并向高空间发展,呈现出立体分布特性;改变原来天线的隔离度特性,将产生新的强近场环境的电磁干扰特征,对舰载天线和电子设备的优化布置产生重大影响。为解决平面阵天线带来的新问题,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将涉及辐射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的电磁分析、建模和试验验证等方面,电磁分析需要计入舰船物理环境和天线布置状态的影响。同时,在平面阵天线的优化布置尚无相关标准可依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试验获取不同条件下天线间隔离度数据作为参考,并通过抑制表面波传输等手段进一步控制电磁兼容性。此外,还需加强对上层建筑的空间和频谱的管理,防止各平面阵天线间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18.
远距离海上雷达探测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常用的最小均方算法通过在干扰噪声中形成主波束并引导至目标信号,有效解决了杂波干扰问题。通过对自适应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海上应用进行研究,给出了常用的天线阵列结构模型和信号模型,研究了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波束成型算法,目前在这一领域的解决方案中最小均方算法最为常见,但其存在收敛速度差、通用性低等问题。本文将优化遗传算法引入,对传统遗传算法中初始种群规划和交叉操作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仿真实验表明,与最小均方算法、传统遗传算法相比,优化遗传算法对杂波的抑制效果提高了28%,收敛速度提升了3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短波收信天线不断的拓展,原有的天线分配器及天线交换设备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部分天线得不到充分利用,单一天线分配器不能确保信号不中断,因此,岸台短波收信天线优化,能充分发挥所有天线的作用,确保收信信号不中断,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天线是通信装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接收和发射电磁波信号的"门户",文章研究了短波通信设备天线在强电磁脉冲辐射下的实验方法和耦合效应,并验证了射频前端电磁脉冲防护模块的重要性,提出了天线端口电磁脉冲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