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恶劣天气,除台风、寒潮大风等外,冬季盘踞在北太平洋洋面的温带气旋,对安全航行构成了重大威胁。在北太平洋跨洋航行时应对温带气旋的活动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温带爆发性气  相似文献   

2.
全球热带气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是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为远洋驾驶员,掌握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活动等情况,对保障航行安全意义重大。根据最新的全新热带气旋资料,结合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分类标准和名称、命名规划、发生季节和移动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北太平洋温带气旋与航线选择。作者首先介绍北太平洋温带气旋路径和温带气旋中心通过的频数,以及温带气旋发生、发展的条件。然而应用地面天气形势和高空500hpa环流形势的特征进行航线选择,并用例子作了验证。这种航线选择的方法,可供航海驾驶人员为航线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此文分析陈亚及北太平洋地区温带气旋发生发展的天气气候特征。利用在航船连续接收的地面、高宽分析图的数值天气预报图,提出估算温带气旋大风的方法,以弥补预报图上不标准大风警报和范围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根据在我国东部沿海活动的温带气旋特点,对东海气旋的天气和气候特征进行简要论述,并结合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遭遇温带气旋的实况,对气旋造成的大风、恶劣海况等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船舶在东部沿海遭遇温带气旋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热带气旋是各大洋海域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但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性,做好防、避热带气旋工作,就可能化险为夷。本文主要介绍各大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和平均移动路径,以供航海者参考。1各大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因为热带气旋是热力性质的,所以都是生成在热带洋面上,一般在南纬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央气象台1981-1990年共10年的编号热带气旋资料,选择其中对我国南海中北部海域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并对其进行气候分析,探讨了热带气旋影响该海域的时间变化特征和路径活动牲,初步揭示了热带气旋在这一海域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此文就温带爆发性气旋爆发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天气海况特点的分析,提出在航船舶遭遇温带爆发性气旋时的避抗方法。  相似文献   

9.
夏剑东 《中国水运》2014,(10):87-89
热带气旋等重大天气系统对海上航行船舶的危害很大,传统的避让方法无法定量的给出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的遭遇相关参数,通过相对运动法的的研究,计算出遭遇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数学模型表达式,让驾驶员在接受了气象报告后直接将热带气旋相关的参数与本船运动参数输入表达式,直观的得到与热带气旋等遭遇的最近距离、遭遇所剩的时间、是否需要避让、避让的幅度是多少等数值,对船舶避台等问题安全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国国家气象局的《历史天气图》,通过对出现于亚洲及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温带气旋进行的气候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温带气旋生成和出现频率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49~2011年共63年影响连云港的热带气旋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连云港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主要有3种类型,副热带高压与其生成源地、与移动路径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此文引用中央气象台1981 ̄1990年共10年的编号热带气旋资料,选择其中对琉球群岛周边海域有影响的热带气旋,通过对其出现时节及影响时间进行的气候统计分析,探讨了琉球群岛周边海域热带气旋的时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航海气象书上普遍采用的扇形避离热带气旋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避离热带气旋的方法——作概率预报圆避离热带气旋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船舶防避热带气旋的可靠性。同时,利用日本传真天气图上提供的2010和2011年36个热带气旋中心位置的实时资料和预报资料,统计了不同概率下不同强度等级热带气旋24h位置预报误差,为作概率预报圆避离热带气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中根据对1972年以来北上热带气旋的统计,对北上影响日照附近海域的热带气旋,从北上路径、经过日照时热带气旋的强度、日照本站的风力等方面进行了特征分析。同时,给出了适于日照港港口安全管理部门使用的热带气旋预报信息的来源。论文的结论可供进一步加强日照港防抗北上热带气旋工作,保障日照港防抗台期间船舶和海上作业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1949-1995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将其对港澳地区周边海域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热带气旋影响和进入该区的季节和路径特征,从而为活动于该区的船舶提供有关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6.
热带气旋会对历经区域的海洋大气光学环境带来显著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海军光电装备的应用。我们从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和运动特征出发,分析由此带来的气溶胶尺度谱和水汽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经典M ie散射理论对热带气旋环境下海洋型气溶胶散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热带气旋经历前后的海军光电装备性能进行研究。在强降雨环境下,光传输的透过率为0.5373,由于台风的影响造成海洋型气溶胶消光效应变化所导致单位距离上(1 km)光传输透过率提升了约1.056倍。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军光电装备的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与光散射有关的红外大气辐射特性的影响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利用1970—2000年间发生在东北大平洋的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年月频数、移动路径及强度变化规律,对船舶驾驶人员熟悉该海域的飓风活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避离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南印度洋避离强热带气旋的航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通过对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航行中判断船位与热带气旋之间相对位置的具体方法,并对在热带气旋影响水域中的航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日本发布的2006—2009年的亚洲地面分析图和西北太平洋波浪分析图,对冬春季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156个温带气旋的波浪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温带气旋中最大波高和4 m以上大浪的一般分布特征:最大波高中心主要分布在气旋中心S-SW方向上100~600 n mile范围内,其中200~300 n mile范围内出现率最高;4 m以上大浪范围不以气旋中心呈对称分布,气旋南侧大于北侧,其中西南侧最大;最大波高和4 m以上大浪范围与气旋强度有关,一般强度越强,最大波高和4 m以上大浪范围越大,反之,则越小。对于中心气压在980 hPa以下的强温带气旋,最大波高均在6 m以上,平均最大波高在8 m以上,4 m以上大浪的平均最大范围可达1 000 n mile以上,平均最小范围在300 n mile以上。  相似文献   

20.
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对船舶的威胁极大,如何能做到既保证船舶安全,同时又顾及经济效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文通过查阅现有航海技术文献和调查航运公司实际绕避热带气旋方法的基础上,对当前应用的几种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对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的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