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根据企业“主导产业多品牌,发展战略多元化”的战略方针,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新的支撑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将汽车产业列入了企业第二步战略实施规划之中。2003年11月,隆鑫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重庆镁业科技股份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技术》2004,(11):111-111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上市公司汽车燃油喷射系统制造商——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公司控股成立的,是以汽车、摩托车尾气净化为主导产业,集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合资)等4个控股或参股公司。  相似文献   

3.
5月30日上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会大厦IGC集团隆重举行了整车项目合作及CKD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马来西亚联邦议会下议院议长拉姆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由此中国本土品牌汽车真正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也实现了中国本土品牌汽车企业走出国门建厂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5.
6.
2003年1月20日,是隆鑫集团十周岁的生日。同一天,隆鑫摩托车工业园落成。这一坐落在长江边上、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摩托车工业园区,不仅拥有亚洲摩托车生产之冠的长425米、宽175米的连跨厂房和国内外一流水平的摩托车生产线、汽油机生产线、铝制品加工生产线、多功能检测设备、全自动化的立体仓库和自动配送系统,而且还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产品检测中心和技术中心。望着这座现代化的厂房,记者脑中忽然浮现出那间破  相似文献   

7.
8.
9.
《汽车与配件》2005,(1):7-8
时近岁末,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控股合资企业四川宁江昭和减震器有限公司增资扩投二期工程,在成都市外东十陵镇的四川宁江昭和减震器有限公司现地址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仪式。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技术》2002,(10):2-2
  相似文献   

11.
继嘉陵、建设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摩托车厂之后,隆鑫近日正式宣布其首家海外工厂也将落户印尼。隆鑫在印尼投资的这家公司名为隆鑫摩托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50万美元,其中隆鑫投资280万美元,对该公司控股。据悉,这家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10万辆,将在今年6月份投产。  相似文献   

12.
4月20日,力帆大厦前,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与力帆集团常务副总裁熊国忠共同掀开了力帆环保新车的“红盖头”,8款符合欧Ⅱ标准新品力帆摩托同台亮相,这标志着力帆在执行欧Ⅱ标准上,已经走在了摩企前列。  相似文献   

13.
美通 《汽车与配件》2003,(41):35-35
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CBA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代码:1114)日前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公布截至2003年6月30日六个月的中期业绩以及半年红利的支付情况。 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Shenyang Automotive”)、沈阳兴远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Xing Yuan Dong”)、Ningbo Yuming Machinery Industrial Company Ltd.(“Ningbo Yuming”)、宁波华晨瑞兴汽车零部件有  相似文献   

14.
熊道辉 《摩托车》2003,(10):35-37
隆鑫摩托车工业园座落在长江边上,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工业园不仅有着号称全国乃至亚洲摩托车生产之冠的长425米、宽175米的连  相似文献   

15.
李京 《城市车辆》2005,(3):15-15
近日,通用汽车公司艾里逊变速箱与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提供2200台Torqmatic^TM全自动变速箱的合同。根据合同,通用汽车公司艾里逊变速箱将在2005年内向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提供2200台Torqmatic^TM全自动变速箱。由此,到年底,将有约4000辆使用艾里逊变速箱的公交车驶上北京街头。此举将进一步确立通用汽车公司艾里逊变速箱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17.
18.
李永钧 《时代汽车》2009,(12):76-78
对于华晨重组是因为缺钱的质疑,祁玉民放出话来:“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可见,祁玉民已开始施展“弄钱”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初,笔者曾以“兼并、价格、售后——’97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为题,阐述了今年汽车行业的大课题。事隔不到半年,再来看看事态的发展,似乎展开得更为清晰。以下准备从这三方面分期逐个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写在前面 摩托车行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的30年,一个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有那么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虽然没有淡出,却很少出现在媒体的锾光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