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体滑行水翼艇是一种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为一体的复合型高速艇,通过双体船增加艇自身横向稳性及其耐波性。在双体滑行艇两片体内侧增设滑行水翼面,在运动过程中,航速达到一定值后,水翼的水动效应为艇体提供一定的升力,使艇体上升,减小艇底湿面积及其阻力,使双体滑行艇阻力大大降低。双体滑行水翼艇兼备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两者优点,双体滑行水翼艇综合解决了高速艇稳性和快速性问题,使艇的技术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潜艇模型尾流湍流强度和耗散率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的隐身性能使得潜艇具有强大的突防能力,因此,控制潜艇尾流信号特征对于提高潜艇隐身性能意义重大,这些信号特征主要包括尾部湍流强度、湍动能、湍流耗散率等。同时,优良的艇型对于抑制尾流信号特征、提高潜艇快速性和隐身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采用RANS方法计算SUBOFF潜艇主艇体艇型及6种改良艇型的艇体粘性绕流,将CFD方法用于分析艇体半径、艇艏长度、艇艉长度等参数对潜艇尾流信号特征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在SUBOFF潜艇主艇体艇型及其6种改良艇型的尾流场中,增加艇体半径有利于抑制远尾流场湍流信号特征,在近场则不利;增加艇艏长度能降低近尾流场湍流信号特征,在远场影响较小;增加艇艉长度在近、远尾流场均有利于降低其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3.
无人艇在回收过程中会受到复杂海况及母船尾流的综合影响。因此,开展不同环境条件下无人艇回收过程动态响应特性及变化规律研究,对实现无人艇安全平稳回收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型无人艇为研究对象,建立无人艇回收动态仿真数值模型,并通过加载4级海况不规则波,研究无人艇回收过程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的相对航速、偏移距离对无人艇回收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工况下无人艇的回收满足航行稳定性、回收时的快速性和安全性要求。同时,在4级海况及尾流综合作用下,增加无人艇回收航速或增大无人艇与母船中心线偏移量时,无人艇的运动将出现较大波动,稳定性下降。在实际回收过程中无人艇的回收航速不能过高,与母船中心线之间的偏移距离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确保无人艇运动幅值不超过安全极限,避免倾覆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艇局部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无人艇运动学模型,结合艇体机动性能给出无人艇运动方程。然后根据无人艇在短时间间隔内能达到的速度设置搜索空间,进而组成动态窗口。在动态窗口中确定速度产生的安全轨迹,设置动态窗口法轨迹评价函数选出下一时刻无人艇航行的最优轨迹,并在Matlab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基于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艇局部路径方法可以有效结合水面无人艇运动学参数,并充分考虑避碰规则以及障碍物因子,在其趋向目标点的同时也有效躲避障碍物,提高水面无人艇的自主避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无人艇通信距离短,功能少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无人艇航行控制器。首先在试验用的无人艇上搭载并调试好各种通信和控制设备,然后在VS2017环境中编写控制程序,使之具备实现岸站与无人艇的通信、数据采集、下达运动控制指令等功能,并在无人艇上装备航海雷达,在航行过程中不断扫描水域环境,提取附近的障碍物信息。最后进行拖曳水池试验和湖试,验证无人艇的操纵性能和所编程序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所设计的无人艇控制器及编写的程序能实现无人艇自主航行,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避让障碍物,在软件地图中可以显示无人艇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6.
研究适用于大方形系数半滑行艇的浅槽消波艇型,在常规尖舭方艉艇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在艇底部设计了一个从艏部至舯部的浅槽道,以改善阻力与兴波性能.开展了该新型浅槽消波艇型与常规艇型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艇体周围流场、艏、艉兴波、航行姿态及阻力的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浅槽消波艇型具有艏艉兴波小、艇体阻力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结合理论和实际探讨水翼艇的操纵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翼艇的操纵注意事项,使水翼艇驾驶人员对水翼艇的操纵性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船艇》1989,(1)
一种全浸式喷水自控水翼艇已由七○一所研制成功,该艇在国际上是一种新船型,过去只有美国研制成功了。1988年7月,该艇在武汉东湖实验取得成功,整个艇体5/6露于水面,呈翼航状态,时速61公里。该艇的一个特点是艇首装有一对象望远镜似的“探头”,航行中,其中—个不断向水  相似文献   

9.
饱和潜水高压逃生艇是处于高压状态下的潜水人员撤离时采用的载具。结合有关规范的要求论述饱和潜水高压逃生艇的主要设计特征,对艇体的完整稳性和浸水稳性进行分析。结合高压逃生艇全封闭、大吃水和高重心的特征,对艇体的自扶正特征和晕船问题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对于相似艇体外形,仅重心高度会对自扶正时间有影响;高压逃生艇在波浪中的人员晕船率较高,在高海况下降低部分航速能有效降低晕船率。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1,(5)
法国 Auguste Legoy 公司开发出既可在水面航行,又可在干燥陆地上行驶的两栖艇。这种称作“Hydromobile”的两栖艇带有起旋转浮体作用的轮子,借助旋转浮体可使艇体完全浮上水面并推进该艇前进。这种轮子是空心的,因此即使该艇满载该轮直径的四分之三仍保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拖曳水池中,通过滑行艇模型自航试验,研究了艇底气层对滑行艇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层对采用水螺旋浆推进的滑行艇推进性能的影响不大。由于气层影响,当滑行艇处于过渡状态时,推进效率略有增大;当滑行艇处于滑行状态时,推进效率略有减少。在饱和气流量时,阻力及主机功率最大减幅可达20%。  相似文献   

12.
日本技本公司正在试制一种利用水面效应提高船速的高速实验艇。实验艇的尺寸约为实用艇的二分之一,艇长20米、排水量20吨、设计航速为50节以上。该艇是日本防卫厅委托研制的。实用化的水面效应艇的航速可达100节,它将用作为海上自卫队的导弹快艇。技本公司足从1983年开始研究水面效应艇的。通过实验艇的研制与试航,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姿态控制装置,以减轻艇身因波浪而产生的振动对乘员及电子设备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实测该艇在各种波浪条件下是否能正常航行等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4游艇市场分析与定位4.1世界游艇产业市场的演变现代游艇的种类很多,就艇体材料而言,有木质艇、钢质艇、铝质艇、玻璃钢艇(FRP艇)以及先进复合材料(ACM)艇;按动力来分,有机动艇、机动风帆艇、风  相似文献   

14.
阳艳武 《广东造船》2010,29(2):39-41
通过对自治水面艇在各领域的应用以及当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介绍,出于自治水面艇非线性特征,在模糊控制技术的指导下,提出了模糊控制自治水面艇的导航控制理念,并对在未来的研究当中如何进一步改善和发展自治水面艇作了分析和展望,自治水面艇在不久的将来无疑更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高速艇的门类很多。本文主要涉及以水面滑行原理为主的高速小艇,包括游艇、高速援救艇、巡逻艇、鱼雷艇、导弹快艇等实用艇的设计。高速艇五花八门,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担负的使命也不同。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艇的形状、装备、动力和推进方式以及设计理念都在演变中。回顾它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优秀艇型,可从中启迪我们的设计者的灵感。  相似文献   

16.
科海拾贝     
《航海》1993,(2)
日本研制成太阳艇一种用太阳能电池驱动,被命名为“南方的疾风”的太阳艇,最近由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多奈川发电厂研制成功。这种太阳艇全长6米,宽3米,只乘一个人,为双胎艇,其动力来源为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太阳艇的重量限制在90公斤以下,时速则在15海里以上。太阳艇的艇体首次使用碳纤维为材料,其重量仅为玻璃纤维的四分之一。艇上的太阳聚光板温度一俟升高,功率则降低。因而,水流经聚光板里侧,边冷却,  相似文献   

17.
概述水翼艇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水翼艇的发展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总结水翼艇的特点,以不同的角度对水翼艇进行分类;对水翼艇的纵向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分析目前水翼艇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水翼艇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实艇和模型的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水翼艇艇体设计载荷估算方法。经对美国四艘典型水翼艇(排水量58t~235t)的计算分析表明,本文估算方法基本上反映了这类艇的外载荷特性。在无母型艇的条件下,本方法可用于新艇结构设计的外力估算。  相似文献   

19.
结合理论和实际探讨水翼艇的操纵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翼艇的操纵注意事项,使水翼艇驾驶人员对水翼艇的操纵性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无人技术在海洋平台上的运用,无人艇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无人艇研发进展情况,总结了目前无人艇的艇型、动力、材料、控制、运用特点,指出了无人艇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难点,为下一步更加深入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