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海洋平台桩腿齿条板传统焊接质量稳定性差和生产效率低的现状,提出双面窄间隙MAG立焊新工艺。对双面窄间隙MAG立焊工艺过程进行说明,并与手工电弧焊工艺进行比较,最后进行双面窄间隙MAG立焊焊接试验。试验过程中针对试板双面焊接采用双机器人异步焊接方法保证焊接质量提升焊接效率。依据工艺评定规范AWS D1.1 2010,对焊接接头开展的工艺评定试验,评定结果表明双面窄间隙MAG立焊工艺满足规范要求,推进了双面窄间隙MAG立焊工艺应用于桩腿齿条板焊接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焊接热输入和飞溅,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研究了CMT平板堆焊道间距及焊枪倾角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进行了CMT窄间隙多层多道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在窄间隙焊接时,第1层焊道间距为单-焊缝熔宽的2/3,以后各层焊道间距为单-焊缝熔宽的5/9,可以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在窄间隙侧壁焊接时,焊枪与水平面夹角为75°,焊...  相似文献   

3.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焊接逐步取代手工焊已成为工程装备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窄间隙机器人自动立焊系统代替传统手工电弧焊,研究一种178mm超厚桩腿齿条板双面同时立焊对接工艺。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选用合理的焊接工艺,机器人自动立焊系统在实现良好的齿条板自动化对接的同时,焊缝成形美观,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与传统手工电弧焊对接工艺相比,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埋弧焊的工作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Y型坡口免清根埋弧焊接法。运用实心焊丝气体保护焊进行打底焊接,埋弧焊填充盖面论证了Y型坡口四种免清根试验方案。结果表明,无间隙、有间隙正面打底和有间隙反面打底焊接的焊缝成形良好,接头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韧性,而无间隙反面打底焊接出现未焊透现象。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6窄间隙焊接技术6.1窄间隙焊接技术背景随着现代工业及国防装备的日趋大型化和高参数化,厚板、超厚板焊接金属结构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  相似文献   

6.
严重的气孔缺陷和不良的焊缝成形会影响厚壁铝合金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narrow gap-gas metal arc welding,NG-GMAW)的焊接质量.文中针对摇动电弧NG-GMAW焊缝气孔分布及成形进行研究,为实际焊接应用提供指导.研究了电弧摇动角度、摇动频率及侧壁停留时间对焊缝气孔分布及焊缝成形的影响规...  相似文献   

7.
向祖权  刘彬  郭纯轩 《船舶工程》2015,37(10):88-92
针对国内外船体板材对接焊焊接工序中,对于焊缝间隙的差异引起的温度场、残余应力以及板材横向收缩量的研究规律问题,利用焊接专用软件Sysweld,对船体板材在不同焊缝间隙下对接焊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到随着焊缝间隙的增大,焊接过程中的最高温度,焊接冷却后板材的残余应力以及横向收缩量都是增大的,为实现焊接过程中变形量的精度控制等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吴敏  杜学铭 《中国水运》2009,(5):113-115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讨论和分析了Ar+CO2气体保护单面焊背面焊缝形状与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及装配间隙等焊接规范参数和工艺参数的关系,认为焊接电流和装配间隙是影响背面焊缝形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铜镍管焊接时的焊缝成形、提高焊接质量,选择手工直流脉冲钨极惰性气体(Tungsten Inert Gas,TIG)焊并采取无间隙组对进行工艺试验。经相关检测,焊后内外焊缝成形优良,表面无缺陷,X射线探伤满足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直流脉冲TIG焊可有效改善管子内壁焊缝成形、减少焊接缺陷、提升焊接质量;采取无装配间隙的组对方式可提高管子零件的制作精度与工作效率,在实船应用中得到推广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焊接过程中对接间隙对熔池形态的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针对钽薄板微间隙TIG氦弧焊接方法,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钽薄板TIG氦弧对接焊过程中对接间隙存在时温度场的分布以及不同对接间隙时熔池表面形态的变化.分析了对接间隙的变化对熔池表面形状的影响,并对间隙存在时焊枪偏离焊缝中心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由于边缘效应和焊接热源有效作用范围带来的热传递效应不同时工件内温度场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间隙的存在造成温度场分布不均,是熔池表面形态呈现椭圆形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种影响随焊接时间的增加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对制定TIG焊工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采用激光-GMAW复合焊,将激光焊和GMAW焊结合起来,可焊接较厚的钢板,由于熔深的增加,能量输入也相应增加,硬度值相应地低于单独采用激光焊的硬度值。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板以对接接头形式焊接,在改变坡口形式、坡口间隙的情况下,采用激光焊接根部,并用GMAW焊接接头的上部,这种工艺可生产出合格的焊缝,焊缝的宏观金相和硬度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森 《港口科技动态》1997,(9):12-16,18
本文介绍和讨论了采用WQT-1型陶瓷衬垫和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埋弧焊盖面的单面焊接工艺,通过试验分析影响陶瓷衬垫单面焊接工艺过程及背面焊缝成形的各种因素,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坡口根部间隙,坡口角度,错边量和焊接操作方法等,确定了最佳装配间隙和坡口角度,明确了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并采用拉伸,弯曲,冲击等试验方法,研究了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焊接过程中对接间隙对熔池形态的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针对钽薄板微间隙TIG氦弧焊接方法,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钽薄板TIG氦弧对接焊过程中对接间隙存在时温度场的分布以及不同对接间隙时熔池表面形态的变化。分析了对接间隙的变化对熔池表面形状的影响,并对间隙存在时焊枪偏离焊缝中心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由于边缘效应和焊接热源有效作用范围带来的热传递效应不同时工件内温度场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间隙的存在造成温度场分布不均,是熔池表面形态呈现椭圆形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种影响随焊接时间的增加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对制定TIG焊工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原发表于美国《焊接杂志》1990年第8期,介绍了法国DCAN船厂研究成功的、用于合金钢潜艇壳体建造的一种新的窄间隙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5.
针对400ft钻井平台桩腿齿条板与半圆板焊接全熔透的新要求,笔者通过试验和不同施焊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组对间隙和清根与否等因素对Q690E试板接头根部熔深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焊接方法,反面清根后施焊,接头熔合状况均良好,且采用实芯焊丝比药芯焊丝接头熔深大。正面气保焊打底,反面不清根采用气保焊施焊,接头熔合不良;而反面采用埋弧焊施焊,接头可实现熔透,但工艺还有待优化,以避免结晶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控制钽薄壁管焊接成形的质量,进行钽薄壁管开口间隙场计算模型的研究.借助有限元方法、薄壳理论以及平板弯曲理论,得到整体单元的刚度矩阵,建立了钽薄壁管开口间隙场计算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精确描述了钽薄壁管焊前成形开口间隙的形状,利用该模型可以系统地研究钽薄壁管焊前成形的过程,为正确地选择成形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美国《焊接杂志》1989年第6期发表的 V.Malin 的论文,综合论述了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的最近发展,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研究和应用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提要针对广泛应用于工程船舶分段的中厚板Ⅰ型坡口不清根焊接,易出现气孔、未焊透、夹渣等缺陷的现状,分别进行了8mm、10mm、12mm板厚不同切割方式、不同间隙拼板Ⅰ型坡口试验,探究了切割方式、装配间隙、焊接方法对焊接缺陷的影响,并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梁桂芳 《造船技术》1990,(9):33-37,21
本文是美国《焊接杂志》1989年第6期发表的V.Malin的论文,综合论述了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的最近发展,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研究和应用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控制钽薄壁管焊接成形的质量,进行钽薄壁管开口间隙场计算模型的研究。借助有限元方法、薄壳理论以及平板弯曲理沦,得到整体单元的刚度矩阵,建立了钽薄壁管开口间隙场计算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精确描述了钽薄壁管焊前成形开口间隙的形状.利用该模型可以系统地研究钽薄壁管焊前成形的过程,为正确地选择成形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