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筑业普遍存在的低效、高风险、高损耗问题同样存在于接触网现场安装作业环节,表现为腕臂安装等需要负重操作的高空作业大量存在,且传统接触网工程的建造实施技术对作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本研究面向施工一线班组作业能力建设,完成了新型机械化、自动化腕臂安装作业装备的样机制造和试用,结合同步自主开发的智能工地管理系统(Smart...  相似文献   

2.
欧标H型钢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支柱是一种新的结构类型,在引进、消化、吸收法国和德国电气化铁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开发了欧标H型钢支柱的实用技术,为我国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提供了技术保证;详细介绍编制原则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H型钢接触网支柱在高速铁路中得到广泛使用,直接影响铁路接触网系统安全。长期处于风荷载作用下,H型钢接触网支柱存在疲劳问题。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应用热点应力的表面外推法,对H型钢接触网支柱柱脚焊缝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以兰新高铁H型钢接触网支柱为例,依据热点应力-寿命曲线,计算支柱焊缝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型钢规格和柱高,热点位置不发生变化;随着支柱高度增加,疲劳寿命降低21%左右;随着型钢截面的增大,疲劳寿命增加23%左右。  相似文献   

4.
传统高铁接触网建造技术高度依赖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工和技术管理骨干的个人能力,这种类似工业领域大规模生产线的标准化作业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建设市场需求与环境.以智能建造的理念,对传统接触网工程建造模式存在的不足与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全面梳理高铁接触网施工工艺工法入手,研究提出高铁接触网智能建造研究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赵航 《电气化铁道》2023,(S2):35-37
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接触网作为提供电力的重要设备,对于高速铁路安全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接触网建设效率和质量,并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智能建造装备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建造装备的研究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接触网建设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优化施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本文围绕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建造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接触网智能化预配车间、接触网吊弦自动化预配平台、高速铁路接触网户外平板车腕臂组装平台等智能化装备,提高接触网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轻人力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正>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和城市轨道交通所特有的一种向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提供电能且无备用的供电设备。接触网支柱作为接触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随着铁路客运专线运营速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气化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既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是在保证铁路运输及行车安全的首要的前提下进行电气化改造施工。轨道车立杆和架线等作业施工是利用铁路运行天窗封闭点进行,每天只有有限的施工时间,如果将封闭点内的施工作业项目放在封闭点外进行作业,则可以减少施工封闭点的需求,加快接触网施工进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陈奋飞  杨佳 《中国铁路》2018,(12):86-89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在大风作用下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接触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各规范计算接触网支柱风荷载的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规范计算公式中给出的参数取值却有所区别,因此计算得到的风荷载也不相同,最终影响所设计接触网支柱的抗风性能。对各规范中接触网支柱风荷载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进行研究,给出其计算公式中各参数取值的建议,并对目前铁路采用的接触网支柱抗风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设计接触网支柱时应采取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极限状态法计算说明在部颁通用图外特殊设计H型钢柱的必要性,对特型H型钢柱进行截面选择,最后对作为接触网腕臂柱的性能要求进行计算校验。  相似文献   

11.
高速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与基础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涛 《电气化铁道》2006,(3):20-23,25
列举了国内外常用的接触网支柱与基础型式,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通过详细技术经济比较,提出高速客运专线应采用的型式。所推荐的支柱与基础型式均已经过试验检验。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电气化工程中,连云港地区表层为软黏土(海积黏土、淤泥质黏土),其下为淤泥,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当受到外界扰动时易引起土体结构破坏,致使土的强度急剧下降;工程地质条件差。针对该工程软黏土路基,结合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现状,研究适用于徐连线软黏土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方案。研究结论:(1)在表层土较深的高填方地段,采用T型基础,利用基础翼缘部分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基础自身不会沉降,深入软土部分开挖量小,对既有行车安全影响小;(2)对路基填土厚度不足2.0m的区段,采用浅埋扩大底基础,首先换填基底材料,采取先抛片石对软土路基进行局部加强后,再填砂石土夯实,将基础底部承载力提高到设计值后,再进行扩大底基础的施工,降低基础对原状土承载力的要求;(3)浅埋扩大底基础,经现场试验验证,接触网基础顶面的水平位移、基础转角及支柱柱顶挠度满足设计要求,安全可行;(4)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方案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3):55-55
针对沪杭线特殊地质区段电气化铁道的93/9.2+1.5型预应力混凝土腕臂支柱、G350/15型软横跨钢柱、20m硬横跨钢柱及30m硬横跨钢柱4种类型接触网支柱采用浅T型基础,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在没有现行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根据支柱的实际受力情况拟定了试验方法,包括加载方法、加载等级、加载间隔时间以及测定基础水平位移和基础转角的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4.
接触网支柱号是铁路供电部门现场运营维护的重要定位参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接触网支柱号自动识别方法结合接触网图像的实际特点,对视频图像进行了归一化图像预处理,并对实际的支柱图片进行了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在支柱号识别确定的过程中考虑了接触网支柱号的分布特点,提高了支柱号识别的准确性。利用实际线路数据进行测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精度和较快的识别速度。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辅助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系统中缺陷的定位,指导现场运营维修。  相似文献   

15.
介绍AT-1型接触网组合支柱的主要技术性能和应用情况,并提出现场应用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铁道部标准图集《实腹式钢结构接触网腕臂支柱》(专房 (0 2 ) 80 84Ⅰ~Ⅲ )及《实腹式钢结构接触网软横跨支柱》(专房 (0 2 ) 80 85 )已编制完成。对编制内容中的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接触网支柱部分一些重要问题做了详细说明 ,以便设计和施工人员合理有效地使用本图集。  相似文献   

17.
智能建造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当前接触网工程施工现状及特点,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在接触网施工中的应用,通过BIM、物联网、大数据、GIS等技术应用,使智能建造技术与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充分融合,彰显智能建造技术“机械化、工厂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接触网H型钢柱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编制《接触网H型钢柱》通化[2007]1301通用参考图,开展对高速铁路电力机车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接触网支柱结构设计的研究。详细介绍结构设计和结构计算的具体方法。经过铁道部检测中心的检测、专家的鉴定,以及一年多来电力机车在铁路运行的状况的检验,该项技术设计巧妙,成果先进,为我国铁路的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朱挺 《上海铁道科技》2015,(1):24-25,17
阐述应用图像在线智能识别技术,研究铁路基础设施检测设备的数据里程精确定位的关键技术;选题、技术路线、方案实施等,内容涉及到数字成像、边缘识别、特征提取、图形识别模型、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仿真分析、风洞试验与现场试挂等方法,对高速铁路简统化接触网装备进行抗风性能研究,为高速铁路简统化接触网装备在沿海强台风区的安全可靠运行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