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地铁三号线红岭中路站—老街站—晒布路站区间盾构隧道上下完全重叠1 045 m。为了研究重叠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影响规律,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围岩、支护结构及开挖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论证了盾构重叠隧道"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的可行性,其结果可供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成吉思汗广场站、毫沁营站相关管线明挖车站施工的安全和资料为背景,对引黄管悬吊保护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并对明挖车站引黄管悬吊保护施工技术分析,探求高效的地铁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地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潘明亮 《隧道建设》2011,31(2):240-245
为实现深圳地铁1,3号线老街站通过2站间换乘体的平行换乘,对1号线既有运营老街站实施站台倒边改扩建。分析工程施工条件,就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论述,用数值模拟分析桩基托换工作隧道的开挖及揭示桩基的施工过程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并对方案形成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总结讨论。所采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最终规避了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4.
杜能胜 《路基工程》2019,(4):195-201
针对杭州地铁1号线秋涛路站—城站盾构区间,下穿杭州市城站火车站277 m范围内铁路设施的施工实际,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粉土粉砂质地层以及既有运营铁路保护要求等因素基础上,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施工要求等,成功完成了下穿铁路施工。保证了既有铁路运营安全,很好地控制了安全质量风险,为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建浅埋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线路相关建筑时的施工力学行为十分特殊,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产生扰动,引起地层变形,从而对既有线路相关建筑产生影响,施工过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依托相关工程,为保证施工及既有建筑的安全,通过数值模拟,建立6号线体育馆站—通新岭站区间隧道下穿3号线通新岭站“全暗挖”施工过程有限差分模型,分析变截面全暗挖法通过3号线通新岭站时,6号线区间隧道对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铁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庆 《隧道建设》2004,24(3):50-53
介绍了南京地铁一号线珠江路站~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中两段隧道穿过软~流塑状粉质粘土地层。覆土较薄,且地面有建筑物,地下有管线,施工须保证各构筑物安全和结构本身的稳定。结合工程类比、理论计算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7.
梁兴朴 《隧道建设》2006,26(Z2):37-38
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市桥站北~番禺广场站]盾构区间大孔径横通道施工技术,分析了在不稳定地层中进行横通道开挖和大面积盾构管片切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铁小间距隧道施工性态的力学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针对深圳地铁大剧院站至科学馆站区间小间距隧道工程,以地表沉降作为主要控制目标,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也进一步对开挖路径和不同台阶长度的施工效应进行了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工程进行了施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分析。掌握了施工过程中地下结构和围岩的响应状态,分析结果表明:既有的施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施工期间地下结构和周围环境没有安全隐患。这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盖挖换乘站桩柱预留型式换乘节点相关技术难题,采用结构分析、理论计算及实践验证等方法对盖挖换乘站桩柱预留型式换乘节点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总结.主要包括:1)结合远期站施工工况,利用有限元结构计算软件对换乘节点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受力形态进行分析,得出了换乘节点处构件随远期站施工工况转换引起的内力变化趋势及构件控制工况;2)系统地研究了逆作法支撑柱与近、远期站构件的连接方式,得到了立柱桩与不同构件的连接大样;3)为节省投资、方便施工,探索了利用围护结构支撑换乘节点的方法;4)为控制节点的沉降与变形,考虑工序转换的影响,给出了节点处远期站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杨世东  刘庆方 《隧道建设》2013,33(3):190-196
为解决盖挖换乘站桩柱预留型式换乘节点相关技术难题,采用结构分析、理论计算及实践验证等方法对盖挖换乘站桩柱预留型式换乘节点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总结。主要包括: 1)结合远期站施工工况,利用有限元结构计算软件对换乘节点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受力形态进行分析,得出了换乘节点处构件随远期站施工工况转换引起的内力变化趋势及构件控制工况; 2)系统地研究了逆作法支撑柱与近、远期站构件的连接方式,得到了立柱桩与不同构件的连接大样; 3)为节省投资、方便施工,探索了利用围护结构支撑换乘节点的方法; 4)为控制节点的沉降与变形,考虑工序转换的影响,给出了节点处远期站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PBA工法在北京地铁10号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至黄庄站区间单孔三线大跨隧道PBA施工技术,论述PBA法原理和特点、施工步序,分析总结了PBA法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文正 《隧道建设》2014,34(3):226-236
随着盾构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情形越来越多,盾构施工难免会对既有工程的安全使用和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以北京地铁15号线关庄站—望京西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13号线望京西站站房基础施工工程为实例,通过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土体注浆和未注浆工况下盾构下穿13号线望京西站站房基础的过程进行模拟,得出土体在注浆情况下既有结构的变形明显减小。将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相差不大,验证了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正确性,从而为今后盾构隧道穿越既有车站结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晖 《隧道建设》2006,26(3):58-59,94
主要介绍了上海地铁明珠线蓝村路站-浦东南路站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泵站采用水平冻结加固情况下,隧道支护及结构施工过程,分析了隧道内矿山法施工旁通道对地表及隧道结构产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指出了矿山法施工技术在市政及地铁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付巍 《隧道建设》2003,23(4):42-44,48
分析了鼓楼站接近施工对既有南北向道路隧道的影响,并介绍了采取的工程措施和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某中水管线完善工程采用水平定向钻施工方法,施工采用分级扩孔,管线邻近青岛地铁2号线辽阳东路站-东韩站区间,管线与地铁区间结构外边线最小水平距离4.5 m,区间地铁现已正常运营,水平定向钻施工可能会引起地层移动和变形,导致青岛地铁2号线辽阳东路站-东韩站区间结构随之发生移动和变形。基于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仿真模型,计算分析水平定向钻施工过程中,不同孔径条件下,泥浆压力和管线与隧道的水平净距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分析得:水平定向钻开挖后,该地铁区间结构水平位移0.967 mm,横向高差0.152 mm,水平定向钻开挖对隧道的影响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城区复杂环境下的地铁施工项目更为常见,越来越频繁出现极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项目,工况愈加复杂,对盾构施工工艺提出更加精细化要求,以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9标静安寺站~黄陂南路站区间隧道盾构推进施工为例,分析施工过程中关键施工工艺,为类似极限、复杂工况下的盾构穿越施工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我国城市地铁的发展,使得盾构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复合地层中。本文以深圳地铁5号线宝安中心站—翻身站盾构区间为工程实例,介绍了盾构穿越孤石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盾构轴线偏移、地面沉降等施工难点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同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松洋 《隧道建设》2014,34(Z1):292-296
为了解决盾构在③1粉砂层掘进后地表沉降难以控制的难题,以宁波地铁1号线西门口站-鼓楼站区间盾构施工为背景,分别从地层力学性质和盾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得出盾构在③1地层掘进后的突变机制,制定了应对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并减小盾构施工风险,归纳了盾构在本地区粉砂层中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盾构掘进施工效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特点,从盾构掘进的施工工序进行综合研究,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和平医院站-烈士陵园站区间施工为例,确定了影响盾构掘进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掘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 1)盾构掘进时间、管片拼装时间工序较为单一,主要和地质情况和作业人员熟练程度有关; 2)管片吊运下井时间、渣土吊运出井时间、其他外部原因对现场施工的影响等会受施工场地布置影响,在盾构施工前应进行合理的施工场地布置; 3)对盾构、后配套设备维修保养及易损件更换时间、盾构施工测量及移站影响时间的优化,能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以深圳地铁8号线梧桐山站~沙头角站区间矿山法开挖初支+TBM空推段施工为依托工程,进行了矿山法开挖支护施工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隧道结构应力和结构变形以及周边地层位移结果,从而达到预测危险工况和危险位置,指导隧道安全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