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正确看待员工的留住与流动,制订有效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措施,建立开放流动的用人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制胜之法宝,所以不少企业为了留住或招揽人才,不惜重金,有的甚至不择手段暗地里挖、抢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人才对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呼吁作用。  相似文献   

4.
景升 《世界汽车》2008,(1):128-129
康宁在中国遇到最大的困难并不是如何开拓市场,而是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5.
该文透析了近年来国有企业人才认识误区和人才纷纷流失的原因,以及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识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对策;认为创造适宜人才成长的环境,营造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管理机制是遏制人才流失,保持企业常胜不衰,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人才健康成长,企业取得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常州市武进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地目前中小型民营企业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难的情况,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几大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应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的竞争要素。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8.
区域发展环境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关键。文章通过构建人才发展环境衡量指标体系,对潍坊市人才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山东省16地市中,潍坊市综合排名第四,落后于济南、青岛以及烟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潍坊市在山东省16个地市中人才发展环境分项指标的具体排名情况,据此提出了优化潍坊市人才发展环境的策略,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增强潍坊市人才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浙江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和外部的诸多因素,导致企业难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不同程度的产生了人才危机。本文根据浙江民营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危机产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得出浙江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等对策。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在人才这方面的政策支持。这些对策民营企业解决人才危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继续完善和加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而这项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庞大工程,它始终贯穿于企业的引才、留才、用才及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始终。本文对如何完善和加强企业的激励机制的建设问题,对于如何有效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及更好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管理水平逐渐上升,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人才流失是造成企业损失的最关键的因素,为了避免人才损失、防止人才频繁流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越来越注重和人才的沟通交流,不断学习留住人才的方法、制定管理人才的政策,以此巩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笔者根据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几个相关合理的政策以供企业管理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经济纳入全球化体系。在汽车行业,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已从单纯制造业开始,逐步向金融贷款、保险、销售、维修、物流、租赁等领域全面渗透,由此本地人才将是中外企业追逐的首要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人才的流失已正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然而究竟应如何吸纳、培养、留住人才,需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企业之本,得人才者得市场,因此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有人才,企、也就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往往一个人才可以救活一个企业,带动一批人。与此同时人才流失现象也日趋严重,成为有企业的最大隐患和潜在危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有业人事劳资管理现状,寻求解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系列问题方法,以便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经济纳入全球化体系.在汽车行业,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已从单纯制造业开始,逐步向金融贷款、保险、销售、维修、物流、租赁等领域全面渗透,由此本地人才将是中外企业追逐的首要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人才的流失已正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然而究竟应如何吸纳、培养、留住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机制,正是许多企业百思不能其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经济纳入全球化体系.在汽车行业,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已从单纯制造业开始,逐步向金融贷款、保险、销售、维修、物流、租赁等领域全面渗透,由此本地人才将是中外企业追逐的首要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人才的流失已正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然而究竟应如何吸纳、培养、留住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机制,正是许多企业百思不能其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长安公司的现状,讨论了国有企业如何在人事制度原则性强、缺乏灵活性的条件下,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并分别从吸引、凝聚、培养、用好、留住人才这几方面详细分析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人们对建立和推行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激励机制正被容入于现代企业之中。本文从完善企业内部保障机制,强化完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三方面说明企业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来留住企业人才与发展企业的人才,建立高效可见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低迷期间,在华外资企业很容易留住员工,但随着中国引领全球走出衰退,情况正逐渐发生改变。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亚太区总经理卡尔.雷东多表示:“人才争夺战再次打响,而且规模更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源泉。然而,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障碍性的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不管是管理性障碍还是技术性障碍,最终原因还是在于人的因素,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构建合理的预警机制以防止人力资源危机的出现,成为摆在中小企业面前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从“80-20”效应中我们得知,在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毫无疑问, 这20%的人才算得上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在产品, 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焦点,而创造了企业 80%效益的核心人才,更是成为企业竞争的灵魂。换句话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用好和留住核心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古训证明了这一点,“智力资本=能力×忠诚度”的公式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对核心人才的管理,提高核心人才的忠诚度,成为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为了实现人才与企业之间如胶似漆,不可分离的目标,企业可采取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