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维 《汽车情报》2006,(12):25-28
从2005年的载货车市场表现来看,重型载货车市场份额大幅缩水,中型载货车市场原地踏步,轻型载货车市场略有增长,微型载货车市场触底反弹。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宏观调控、治理整顿市场秩序以及强制执行汽车标准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载货汽车市场总需求受到抑制,对重型载货车市场的影响尤甚。  相似文献   

2.
2002年国内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长依然强劲,全年销售总量达24.44万辆,较2001年同期增长67.17%。加入WTO后,国内重型载货车市场已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部分,且成为世界载货车市场的热区。2002年国内市场汽车进口总计127393辆  相似文献   

3.
饶达 《上海汽车》1998,(1):12-18
本文对汽车市场的总体环境进行了预测并重型载货车,大型客车,中型载货车,中型客车,微型载货车和微型客车的市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重型载货汽车发展态势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重型载货汽车市场的总量预测 重型载货汽车1999年以后产销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据有关媒体资料,10年来国产重型载货车总销量近90万辆,如果加上进口重型货车,估计日前重型货车的保有量可达到95万辆.市场的迅速扩容激发了汽车企业生产重型载货车的热情,各企业惟恐失去挤占市场的良机,纷纷上马重型车项目.但市场是不会永远无限制地高速扩容的,重货保有量的平衡点究竟位于何处?从2003年整个重型载货车的产销量情况看,同比增长只有5%,虽然产销量也呈增长的态势,但明显出现滞涨.因为国产重型货车的产销量2000年至2002年激增极快,年增长率超过60%,估计其年增长率将在以后3年放缓,普遍的看法是会超过15%~20%.由此预测市场的总体容量应在100万辆左右.  相似文献   

5.
李小双 《商用汽车》2003,(10):42-42
2003年9月8日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与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京签字.在双方协议中,除乘用车项目外,引入注目的是与北汽福田公司合作生产中、重型载货汽车.  相似文献   

6.
重型载货车市场自1998年以来的成长演变分为高速攀升期、平稳调整期、成熟期3个阶段。特别是2004年的“火爆”增长态势,促使重型载货车市场不断扩张。但很快到2005年一季度末,转眼间重型载货车市场突然跌入谷底,国内各主流重型载货车企业的产销量纷纷下滑,重型载货车市场首次出现七年以来的大幅负增长。  相似文献   

7.
王建业 《汽车情报》2004,(30):50-53
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生产汽车385.51万辆,同比增长19.28%;销售汽车372.93万辆,同比增长18.36%。重型载货车市场与轿车相比,呈现出一幅高开高走的走势。前三季度共生产重型载货车28.26万辆,同比增长32.82%,销售重型载货车28.2万辆,同比增长38.72%,增幅之快让人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8.
王建业 《汽车情报》2005,(19):26-29
2005年1~5月汽车市场变化比较大,产销量整体增幅只有不足5%,重型车市场更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调整迹象明显,虽产销总量与2004年大体相当,但人气丧失极大,这几年重型载货车主要是产能的缺失,市场的旺销让人感觉市场动能极大,突然市场需求不足,让众多企业彷徨与失落。虽然重型载货车市场环境之不景气已在预料之中,但是如此之惨淡又在意料之外了。  相似文献   

9.
司康 《世界汽车》2003,(11):27-27
1 CWB459"金拇指"系列 CWB459"金拇指"系列重型载货汽车是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继2002年成功推出CWB536"大拇指"重型载货车后,于近期推出的又一款与国际同步生产的、颇具竞争力的重型载货车.  相似文献   

10.
重型载货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国防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造就了重型载货车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快速修建和汽车工业的加速上扬,对重型载货车的档次要求越来越高,并为我国重型载货车向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快速安全、驾驶舒适的高端车型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14):43-46
一、近几年中型载货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1.1997~2005年中型载货车市场情况 (1)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型载货车市场在1999年以前,基本上处于平稳的市场运行状态,没有什么大的市场波动。但在2000、2002年市场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00-2002年是重型载货车市场的高速增长的年份,其中2000、2001、2002年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长率分别为73.42%、77.37%、66.96%,重型载货车的增长抵消了中型载货车市场的一部分需求。  相似文献   

12.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5,(14):28-31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中、重型载货车的市场增速分别高达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一季度后,中、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速急剧下降,中、重型载货车(含非完整车辆,下同)销量同比增长分别只有0.18%和6.07%(如表1),基本没有增长。  相似文献   

13.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5,(36):38-43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汽车市场真可谓“风水轮流转”。2004年乘用车市场低迷,商用车市场火爆;而2005年的乘用车市场转暖,小排量经济型车甚至火爆,但商用车市场则持续低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5年1-1月份载货车累计销量同比微跌0.74%,其中重型载货车销量同比大降34.70%,轻型载货车销量同比增长10.95%,是近4年来增幅的低点,但在2005年载货车4大类细分车型中增幅是较高的(仅次于微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占据中国载货车业的半壁江山,近3年的市场增幅却在持续走低,2006年的市场走势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4.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5,(21):30-33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中、重型载货车的市场增速分别高达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后,中、重型载货车市场容量增长的势头大大放缓,上半年中型载货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4.81%和13.34%(如表1),但2004年市场容量和附加值较大的重型载货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只有-1.62%和6.02%。  相似文献   

15.
一方是世界上的商用运输载货车的供应商——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另一方是中国较大的而一度曾有过辉煌的重型载货车生产基地——中国重汽,经过长达9年的艰苦谈判,终于于2003年6月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总投资额为16亿元,以生产世界上较为先进的FM载货车为主的“华沃”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16.
雷诺汽车公司在国际汽车制造业具有悠久的产业历史,在重型载货车车身工艺制造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得到欧亚汽车市场的首肯和信赖,同时也是众多汽车专家学习和追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近五年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载货车市场销售为例,分析了中国载货车市场的销售变化、走势情况,指出中国汽车市场逐步扩大的同时,载货车市场也在稳定发展,但载货车面临的市场形势比乘用车的严峻得多。未来载货车市场仍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会得到长足发展,中国载货车市场依然商机无限。  相似文献   

18.
在2001年以前,我国重型载货车的零部件体系是非常稳定的,主要重型载货车企业都有自己的零部件供应基地,也不向其他零部件企业采购,大家都相安无事。但这之后,各自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就被打乱了,从而出现了重型载货车零部件多样化的独特现象,恐怕这个现象只有我国目前的国情才能够出现,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出现的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19.
1.统计数据以下数据均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车型分类是依据GB3730.1-88《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和定义——车辆类型》进行的。2.市场销售情况2003年1—12月份轻型载货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2003年全国载货汽车完成销售121万1411辆,其中重型载货车25万5755辆,同比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2,(38):17-19
一直以来,载货汽车都是国内汽车工业的主要支撑力量,2001年各类载货车的市场总容量为80万辆左右,其中,中重型的市场容量均为15万辆,比重分别占18.9%、19.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无论是中型车还是重型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连业内人士都称出乎意料,尤其是重型载货车今年1~7月就已经完成去年全年的任务,增长率达到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