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从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着手,对隧道发生火灾时洞内通风系统作用于风流的响应时间及污染物的影响长度进行了分析计算.依据隧道内异常情况的要求,提出了对现有通风系统的设计进行评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通风系统灾害情况下不同风流组织的响应时间,对比现有风机的基本性能及运转情况,提出了公路隧道在防灾设计方面的思路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通风系统的响应需作出明确规定;发生火灾时应慎重考虑风机的反转工况"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将通风网络理论运用在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中,是研究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一种新方法;同时解决了在多通路隧道、长大隧道中运营通风的宏观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简要地总结了隧道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发展方向,对隧道监控设计模式和隧道监控的智能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智能化控制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长大道路隧道通风系统的选择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它涉及到多种因素,如交通量、车道风速、管道风速和污染水平等。现通过分析世界上几座典型道路隧道、从而推荐几种通风系统的合适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文章对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公路隧道通风控制状态、污染物稀释标准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指出了隧道通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改进办法,对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的火灾事故通风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文章讨论了公路隧道火灾的特点以及烟气分布和温度场,提出防灾通风应分阶段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和风速,同时还介绍了复杂通风网路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工具,可供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9.
超长公路隧道日益增多,文章从隧道地质、快速施工、运营通风、防灾救援及行车安全五个技术方面作了论述且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推动超长公路隧道建设管理水平.实践表明.我国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已完全具备超长公路隧道建设相应的技术水平,也存在不足.从交通运输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看,采用长隧道方案要有利得多.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的编制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风技术是21世纪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目前国内的通风计算仍以手工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于多方案的评价比选.文章介绍了一套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2],它不仅可以进行各种纵向、半横向、全横向和混合通风方式的计算,而且可以进行多种通风方案的评价比选. 相似文献
11.
12.
即将开工建设的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上的雪峰山隧道是我国目前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最长四车道双洞高速公路隧道之一.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国内外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做到了技术上先进,质量上可靠.文章仅对本隧道设计上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了简要介绍,以希望对同人稍有借鉴. 相似文献
13.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要介绍了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对目前最为常用的全射流通风以及斜、竖井加射流风机组合的分段纵向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充分考虑了正常运营、交通阻塞、火灾和换气四种不同工况下隧道内气流组织、通风及其控制等要求,提出了推荐方案:右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竖井送排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左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本通风方案采用了一井两用的设计思路,即左线斜井同时对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进行集中排风;此外,考虑左线入口段火灾时的排烟,从右线竖井处设置了专用排烟通道连接左线。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风运营成本及运营安全、火灾排烟及火灾通风控制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在特长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中,在隧道自然风阻力计算、根据稀释烟雾计算隧道需风量、送排式通风系统中“不应有短道回流”和通风斜井倾角选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1)隧道自然风阻力应由自然风等效压差确定,在缺少工程实地观测资料的情况下,假定隧道自然风阻力为常量,并在10~30 Pa之间取值;(2)依据稀释烟雾计算隧道需风量时,在公式中应引入烟雾的质量浓度或烟雾的体积浓度,并用其替代公式中的一般烟雾浓度;(3)竖井送排式通风系统中宜变短道顺流为有控制的回流;(4)隧道通风斜井的倾角不要受矿山常用的斜井倾角的限制,应视隧道的具体工程条件灵活取用。 相似文献
19.
Martin G. Richards 《Transportation》1974,3(4):335-342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background to the two following papers, A Simultaneous Destination and Mode Choice Model for Shopping Trips and Some Estimation Results of a Simultaneous Model of Auto Ownership and Mode Choice to Work. Some of the deficiences of the conventional urban transport modelling system are reviewed and a case is made for the use of simultaneous models estimated with disaggregate dat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