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浅议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律、法规、政策、计划、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使决策过程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而且也将为国家、民族、地区以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SEA的评价原则和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客观合理地做好南亚某国家环线铁路的选线设计,为业主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项目现场实际情况,从工程、运营、社会影响、环境影响4个方面,分析识别主要工程费用、土地征用等16项评价指标,建立起适用于南亚某国的铁路选线层次结构模型。研究结论:(1)利用层次结构模型,对环线铁路线路方案进行评价,通过打分评价,从而选出最优方案;(2)在环线铁路项目的线路方案比较中,层次分析法的论证结果与业主最终采用的方案保持一致,证明了决策的有效性;(3)运用层次分析法开展铁路选线,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是解决这一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有效方法;(4)本文研究可为南亚地区类似铁路项目选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天然形成的环境是原生环境,经过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环境是次生环境。铁路的次生环境影响是一种继发性的影响,是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带动沿线和相关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后再次引发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铁路次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通过分析铁路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果、社会经济影响和自然环境影响。一是度量和评价铁路建设项目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综合考虑铁路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其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影响;三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素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鼓励铁路项目规划和决策中要考虑次生环境因素,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铁路选线方法研究中未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行为,基于决策理论考虑确定型偏好行为对艰险山区铁路线路方案选择的影响,力争构建最佳决策方法来契合决策者的确定型偏好行为。引入直觉模糊集理论,考虑决策者在决策时的犹豫度,通过直觉模糊交叉熵距离度量直觉模糊集的距离或差异程度;构建艰险山区铁路方案比选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条件及环境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意义4个评价指标层;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思想,考虑评价指标层在权重完全未知和部分未知两种情况下的决策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指导艰险山区铁路选线方案决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件式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技术,建立人机交互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和数据库子系统有机结合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在图层叠置中引人权重,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在分析线路对环境的影响时,以缓冲区体现线路环境影响范围,以环境敏感等级体现各区域的环境特性,以因子预测值体现因子对拟建线路经过区域的影响,并从线路自身和沿线区域2个方面综合体现环境影响状况.将线路方案的综合环境影响面积作为衡量选线方案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并纳入到方案比选体系中,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决策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6.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因其在高层决策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SEA的出现不仅使决策科学化,同时实践证明SEA也是促进人类社会经济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程序。本文对SEA的特点及其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SEA在国内和铁道行业内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及安全因素对多式联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引入多式联运社会总成本概念,以多式联运社会总成本最小化为整体目标,建立多式联运运输方式协同优化模型。分别采集并处理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污染、能源及安全成本数据和运输数据,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个成本的影响权重,最后利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提供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污染、能源及安全单位成本数据;铁路运输及水路运输多式联运社会总成本较小,对外界环境影响程度较小;在制定多式联运决策时,应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多式联运的影响因素,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8.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概念,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3个制约条件和5项具体内容。这个制约条件是满足铁路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牺牲后代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5项具体内容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及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的协调发展评价。在这5项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28个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由于人类无节制地追求高物质消费的生活方式,地球生态圈已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森林加速消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地球持续变暖、自然灾害频发,最终导致人类乃至地球万物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条件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惨痛的现实已让人类认识到以消耗和占有资源、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物质化发展道路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继续走下去将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不归路。同时,也认识到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与万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与邻居(包括本国和邻国)和谐相处;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留下属于他们的、并足以让他们赖以生存并不断发展的物质资源。为此,从现在起,我们就必须改变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唯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而遵从以满足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为基础、大力发展和提高社会保障、精神、文化享受为导向的非物质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发展的现实已经从反面证明,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必将证明:社会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化之路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小萍  陈秀方 《中国铁道科学》2004,25(1):139-140,130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探索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交通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规划与评价方法是当今轨道交通研究的重要方向。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体系和环境对策,并通过实例研究验证所建立的理论方法体系和模型体系。以面向实际应用为目标,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为轨道交通规划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回顾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及研究进展,论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内涵,并论述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导致轨道交通规划目标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铁路安全监管大数据利用价值,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和辅助决策智能化,研究提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大数据应用技术方案.通过对文本挖掘、关联分析、风险量化评价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安全规律分析、安全状态评价、安全风险预警等安监大数据应用功能.该方案对于铁路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全面、准确地了解安全形势,提升管理智能化和决策科学...  相似文献   

12.
铁路站位方案的评价和比选,是一个涉及多种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多目标决策过程。为了解决铁路站位方案比选中指标权重确定和定量化综合评价的技术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多属性决策的方案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涵盖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离差法的基本思想,计算符合工程具体实际的指标客观权重;再利用三角模糊数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并应用混合多属性决策中的TOPSIS原理,确定各备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从而对铁路站位方案进行评价和排序;最后通过云桂铁路广南站位方案的比选,进行实例分析。实例分析表明:评价模型对铁路站位方案的综合评价和比选具有参考价值,可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2 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生态时代。其基本特点是人类将回归自然、融入自然 ,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终将实现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生物生存的地球村的可持续发展。2 可持续发展2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2 .1.1 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要求 ,又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 .1.2 原则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 ] :(1)代际公平原则要求我们的一切活动不仅不应影响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而应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自然社会生存环境。(2 )社会公正原则要求人类社…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铁路选线决策模型中未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对决策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系统量化问题,选用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及环境影响和社会政治经济意义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铁路选线决策指标体系,并采用九级标度语言评价值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再将定性指标转换为直觉模糊数带入计算;然后定义效用函数表达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采用两次改进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最后结合基于对称交互熵的多属性决策排序法,构建一种新的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的铁路选线决策模型。根据该模型,通过选择不同的风险偏好因子k得出与其对应的最优方案。通过案例分析,该模型具有更好的实践性和可靠性,为今后类似风险偏好铁路选线决策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高铁桥梁绿色施工环境影响进行客观、量化的分析评价,提出适用于高铁桥梁在该地区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区间分析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从施工阶段入手,结合铁路桥梁复杂特点以及西北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先建立高铁桥梁绿色施工环境影响的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为克服单一决策者的自身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然后采取群组专家共同评价,并对共同评价结果进行区间化,最后提出灰色关联TOPSIS法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得到评价结果。结合兰新高铁桥梁工程进行环境影响的实例运用,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资料高度吻合。因此,利用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为今后高铁桥梁施工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也为桥梁绿色施工评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是以物质化为基础和考量标准的社会发展史。五千年来,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数百年间,由于人类的聪明才智在为满足自己无止境的物质享受过程中已把我们的生存环境破坏得千疮百孔,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以及地球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如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将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化为我们提供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非物质化要求人类改变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唯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而遵从以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需求为基础、提倡大力发展和提高社会保障、精神、文化享受为导向的非物质化取向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的索取与消耗低于地球的承载极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和地球生物圈的良件循环——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科学发展社会经济的正确决策。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节约资源将是我国今后长期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矩阵筛选的方法,将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保选线涉及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规范性因素、管理性因素和工程技术条件等诸因素及其二级相关影响因子作为矩阵的列元素,将各工程方案作为行元素,评价比较各方案环境影响;提出环保选线原则是依法选线、环保优先,环保选线应利用工程技术条件和规划控制进行选线、选址,应特别重视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社会公众的意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是环境选线的技术保障;环保选线的目标是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的协调发展。介绍了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铁路相关工程方案的环保选线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家发布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之际,以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为研究背景,对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线路涉及区域的生态、噪声、振动、水、大气、电磁辐射、固废、社会环境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提出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与明确环保措施要求,指导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在符合国家环境政策下的优化和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因路网规划不当和建设失序对所在区域的不利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张家界铁路地区路网概况以及主要衔接方向的车流构成特点,并结合该地区既有铁路线和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了新建黔张常铁路引入地区的2个主要方案,即引入既有张家界站、新建货车外绕线方案和新设张家界西客站方案.通过对运输组织、工程投资、施工难度、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选,推荐采用新设张家界西客站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