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焱山 《中国造船》1996,(2):99-102
本文论述了可用于去除轧制后残存在带钢表面润滑剂的改进型喷嘴吹扫装置,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型喷嘴吹扫装置可使带钢表面乳化液斑迹次品率降低,并降低了连轧机组末级出口处的噪声。  相似文献   

2.
李立  刘恩栋 《中国水运》2014,(1):126-127
文中采用了目前最先进Tekmar3100自动吹扫捕集装置(P&T)与气相色谱仪(GC)/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联用,来分析水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方法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吹扫捕集装置的吹扫时间、解吸时间以及解吸温度等条件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选取了最优的吹扫一捕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于检测水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而且样品不需经前处理,直接上机测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精度高,费用低,而且整个分析过程中,不需加入任何试剂,不会对环境增加新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吹填造陆工程中存在混合土质,本文针对淤泥在地基处理时沉降大的问题,对吹填土临界粒径的土颗粒沉降速度、流径、泄水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斯托克斯定律得出临界颗粒值的理论沉降速度。将流径、泄水口流速与颗粒沉降速度相结合,设置排出临界粒径土颗粒的泄水口宽度。以薄壁堰为例,其他堰体可采用相应的流量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对临界条件的分析和计算,处理吹填施工和地基处理之间的矛盾,寻求流失量控制的合理薄壁堰参数,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MAN电喷柴油机SCR系统吹灰装置管路作为研究对象,用Fluent软件作为计算工具,吹灰装置管路上的喷孔分布一般分为3×3和4×4的2种布置方案,对这2种喷孔的布置方案通过研究,仔细比较了A,B,C三种不同布置方案在不同的喷孔间角与吹扫压力下的吹扫覆盖率,对C方案的布置提出了优化措施。鉴于SCR反应器的结构可能会对最边上的喷孔造成影响,提出D方案对反应器最外侧的喷孔布置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吹扫压力和喷孔间角,为吹灰装置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土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某滨海地区新近吹填淤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颗粒组成和强度分布特点,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真空预压作用下吹填淤泥土的沉降和强度变化特性,指出吹填淤泥土为大变形沉降,固结和强度提高较慢,加密排水板可促进淤泥土的排水固结,增大沉降,泥面铺设土工布有利于真空压力的平面传递和排水固结.分析了抽真空过程中排水板周围淤泥抱团区的土性、颗粒组成和强度变化,指出吹填淤泥土颗粒细、结构性强度低、含水率高、流动性大是形成淤泥抱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设想.  相似文献   

6.
基于Zeta电位分析的滨海淤泥质吹填土泥浆絮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天津、连云港两地高浓度淤泥质吹填土泥浆,在添加高分子量的阳离子(CPAM)、阴离子(APAM)、非离子(NPAM)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PAC)及有机、无机混合溶剂后,胶体颗粒表面Zeta电位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两地吹填土电位变化过程相似,各类絮凝剂都可以使吹填泥浆形成胶体并发生沉降,且CPAM、PAC、PAC+CPAM、PAC+NPAM都能使吹填土颗粒表面Zeta电位发生正负改变,泥水分离现象明显,PAC+NPAM组合絮凝效果最为理想。Zeta电位位于0~4.927区间内时,最有利于泥浆絮凝。  相似文献   

7.
新近吹填超软土经真空预压浅层加固后,普遍会在排水板周围形成土体强度相对较高的小范围区域,该区域范 围内的土体较密实,抗剪强度较高,而沉降较小,即所谓的“土桩”,“土桩”范围外的土体固结效果较差,造成大面积 吹填淤泥现场加固不均匀现象。针对以上现象,首先进行了吹填土无砂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并研究土体在加固过程中 颗粒组成、沉降、孔压水头高度和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其次采用颗粒流数值软件PFC2D从微观角度进行模拟,探究土颗粒的 移动情况。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真空预压加固后,土体产生不均匀沉降,排水板处产生半径为20~25 cm明显的隆起,排水 板附近土体细颗粒含量和密实度明显升高,渗透系数下降,形成一个相对密实和弱透水性的“土桩”现象。数值模拟分析 表明:土颗粒在土体表面负压影响下向下移动是土体固结下沉的原因,排水板附近的土颗粒在排水板负压影响下向排水板 方向移动,是形成“土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氮气系统是保证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燃料供气系统(FGSS)安全运行的重要辅助系统,在供气系统进行一些关键操作流程前后,需要通过氮气对天然气进行吹扫惰化,避免可燃气体泄漏的风险。分析船用LNG供气系统在加注、供气及维护阶段涉及的吹扫惰化流程,并对2种常用的氮气发生装置进行介绍与对比,结合相关规范提出氮气发生装置的选型方案及氮气系统相关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的陆域形成情况,探索出陆域形成过程在吹填砂荷载作用下海底天然泥面下软土地基沉降的观测方法.根据天然泥面下软土地基沉降量和吹填砂的顶面高程,解决了计算陆域形成过程中吹填砂体积的难题,为类似的海上吹填砂成陆工程设计和沉降观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振冲法在洋山吹填砂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吹填砂的振冲使周围饱和砂液化,颗粒重新排列后固结达到对地基加固的效果,并相应的减小下层软弱下卧层的沉降量。本文从监理角度叙述了本工程中使用的振冲的工艺、方法、技术参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围海造陆工程中分层吹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层吹填法进行总体介绍。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在固结时间、沉降量以及抗剪强度等方面对分层吹填法以及传统的直接吹填法进行深入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分层吹填法的地基土体固结时间远低于采用直接吹填法,其地基沉降情况及抗剪强度也优于直接吹填法。  相似文献   

12.
浅表层加固技术是针对吹填淤泥极其软弱的特点,基于真空预压机理提出的一种新技术。针对温州某吹填及软基处理工程中吹填淤泥的物理力学特性、颗粒组成、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加固过程中的真空度、沉降、孔压进行监测,卸载时进行了静力触探试验、钻孔取样和平板载荷试验。数据表明土体的加固效果很理想,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无围堰吹填技术是开敞海域最理想的快速吹填成陆工艺,结合成熟的无围堰砂土吹填经验,研发高效、可靠的无围堰黏土吹填技术是提升淤泥质开敞海域吹填效率的重要方向。依托连云港某岸线修复工程,提出采用团块状硬质土泥饼取代传统泥浆材料的无围堰吹填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段的多方案对比与施工参数的反复调整,提升了吹填土体自然排水与沉降效率。结果表明,基于黏土团块吹填技术所形成的土层在吹填后4~5 d内迅速沉降,主固结基本完成,施工机械可安全进入吹填区域;经过两个半月的自然固结沉降,吹填地基的承载力可达到45 kPa以上。黏土团块吹填技术能快速成陆,利于节能减碳、生态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洁净场所的净化控制设备一般都具有保护工作人员和生产过程使其免受空气中某些颗粒污染的作用。目前大部分沉降在洁净表面的杂质基本上都属于气体状杂质,而非悬浮颗粒。这种现象表明确实存在所谓的空气分子污染,对它进行控制比对悬浮颗粒进行控制要困难得多。尽管如此,从工艺技术上来说已有办法去除污染源和净化被污染的空气。本文就主要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明  杨永生 《水运工程》2012,(4):162-165
堆载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吹填淤泥软基沉降变化规律与3种"S"型成长曲线变化规律相似。影响软基沉降发展规律的因素很多,3种成长曲线沉降预测模型仅反映了沉降发展规律中一种或几种信息特征,将各种单项预测模型进行组合,引入了变权"S"型成长曲线组合模型,结合围海造陆工程实例,对吹填淤泥软基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变权组合沉降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沉降与实测值十分吻合,预测精度较单项模型高,采用该模型进行吹填淤泥软基沉降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软式扫床在疏浚工程中扫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 《水运工程》2003,(8):13-14,19
针对疏浚工程中扫浅施工的难点,分析各种类型浅点的特点,提出对分散型浅点用软式扫床方法进行扫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MAN BW 6S35ME-B9低速柴油机SCR反应器的吹灰装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吹灰装置的空间布置以及工况,建立吹灰装置喷孔的几何模型,分析喷孔在系统中的吹灰过程,建立喷孔的有限元模型。采用N-S方程以及Realizable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喷孔进行有限元计算,采用速度与压力耦合的Coupled方法进行求解。分别模拟计算了孔径、压力、耗气量、气耗比、吹扫范围的关系,总结出孔径与喷射压力对于吹灰装置性能的影响,为吹灰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舶主机COx排放量需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文章基于甲醇燃料动力系统展开设计和布置分析。具体针对加注系统和惰化监测功能等关键问题方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U型包围式顶平设计可节省主甲板空间和实现自流通断功能。分析表明,在燃料舱上设计PV阀并在其出口管路上设置干燥气吹扫(风速0.5~3.0 m/s)和可燃气体探测,可有效进行燃料舱压控制和惰化监测,并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粉细砂在水流中沉降特性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细砂在疏浚,吹填工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研究粉细砂在静水、动水中的沉降特性,将有利于疏浚、吹填工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海吹填造陆工程的地基沉降监测和分析,通常在回填形成陆域后安装沉降板、分层沉降仪等仪器开展沉降监测工作,但是吹填或陆推回填过程中引起的沉降量很难监测.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首次采用静力触探CPT检测技术评定不同土层的分界面,用于推算和分析回填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量,提供一种全新的沉降量推算和计量的新思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