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艺  何川  邹育麟  汪波 《公路交通科技》2013,30(5):89-97,117
千枚岩岩体具有遇水后软化、膨胀、强度降低等特点,有必要探明岩体软化后围岩的应力与应变特征,探究洞室成形后结构的变形及力学行为,寻求该种地层条件下合理的施工及支护方法。以穿越"5.12"地震发震断裂-龙门山断裂的某千枚岩隧道为背景,首先对干燥及地下水富集区域的洞周变形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岩体软化后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表明了地下水的存在极大弱化了岩体的强度、刚度与抗变形能力;而后,通过将隧道变形及结构受力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施工过程中水对千枚岩软化后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及围岩稳定性做出评价。研究表明,对于强震区软岩隧道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预留变形值25~30 cm,位移控制基准30~35 cm,施工工法应在3台阶+预留核心土(台阶间距为1 m)基础上配合以机械方式开挖为主,微爆破方式为辅,支护则应选择强度及刚度大的结构形式,同时增强超前支护并在施工中重视各环节的工艺衔接可有效避免变形坍塌灾害,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快速施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乌鞘岭隧道岭脊段高地应力千枚岩大变形,通过对施工方案不断优化,对施工工艺不断改进,并制定各工序标准耗时,同时进行严格的施工组织管理,得到了在高地应力条件下能较好控制软岩(千枚岩)大变形的一整套快速施工技术。着重介绍了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的快速施工指导思想、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各工序标准耗时及各工序间距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原特长隧道数量的与日俱增,如何安全快速的施工成为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实际案例中高原特长隧道的施工技术来详细阐明针对高原特长隧道该如何安全且快速的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4.
包家山特长隧道位于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的咽喉部位,也是最艰巨的工程地段之一。该隧道进口在陕西旬阳县桐木沟,出口在汉滨区茨沟镇路家沟口,穿越秦岭山脉的青山和玉皇山两座山峰,地形崎岖,地势险要,植被茂密,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岩性亦多变。包家山隧道洞高7m、宽11m,全长11.2km,是我国第三长的高速公路隧道。该隧道经施工人员的努力,已于2009年1月22日全线贯通。包家山隧道的贯通意味着西安至安康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岭隧道膨胀岩的基本特性,分析了膨胀岩对隧道施工所造成的危害,介绍了膨胀岩地段快速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案,并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某高速公路上的旦架哨隧道是单向三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强风化千枚岩地层,给安全开挖造成很大困难。本文重点介绍该隧道成功穿越强风化千枚岩地层的技术方案及施工技术,为在该类地层中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包茂线小康高速公路包家山隧道3号斜井的施工技术。主要从大坡度斜井开挖方法、劳动力配置、抽排水系统、有轨运输系统配置方案及卸碴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随着我国长大隧道的发展,大坡度斜井将越来越多,本文可为类似的斜井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分析了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快速施工中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应用和施工环境控制等多项技术。  相似文献   

9.
特长公路隧道钻爆法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方法,着重从多功能简易钻孔台架的应用、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等方面来介绍如何缩短钻眼、装渣和出渣等工序的时间来提高掘进速度,并以工程实例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快速施工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天大(天镇-大同)高速公路大梁山隧道左线大背沟沟谷段为背景,对富水砂卵石层沟谷段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引入桶式多节双液帷幕注浆技术,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复拱加强、钢桁架临时支撑、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等措施,成功预防了隧道沟谷冒顶塌方,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将包家山特长公路隧道建成一条先进的、高质量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公路隧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隧道建设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目前中国公路隧道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隧道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侯小军 《隧道建设》2012,(Z1):45-49
太中银铁路横山隧道主要以水平岩层(岩层水平夹角小于10°)为主,围岩从薄层到厚层,中风化到泥沙层均有。在前期施工中,隧道开挖后拱顶部位围岩极易出现开裂、脱落、掉块,甚至塌方等现象,初期支护施工后拱顶仍然易出现较大沉降、开裂、严重变形等现象,施工进度缓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水平岩层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不断调整开挖方法、初期支护等参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等措施,形成了一套水平岩层隧道安全、快速的综合施工技术,以期为该类围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鲁  王义军 《隧道建设》2011,(Z2):48-53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和三轴搅拌桩多次施工试验和比选,确定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正反循环相结合的工艺,改进三轴搅拌桩钻头结构形式保证入风化岩的技术。通过工程施工的实际应用,得出钻孔灌注桩和三轴搅拌桩在富水巨厚砂层中的施工参数,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健  胡平  朱岩  仵涛  赵超志 《隧道建设》2010,(Z1):481-485
包家山特长隧道施工和运营中多次发生涌泥涌沙现象。本文通过介绍包家山特长隧道的地质及用水情况,分析其涌水涌砂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论述沉砂池的原理及设计方案,并介绍沉砂池对涌水治理的作用,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存在问题及不足。以期对同类型工程有所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全风化千枚岩条件下,双向六车道双连拱隧道的修建过程中发生大变形、支护结构开裂等现象,结合全风化千枚岩特性,进行大变形原因分析,提出隧道收敛及沉降的变形控制原则及具体措施.实施后,隧道大变形得到了根本性控制,降低了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6.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段的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孙伟亮 《隧道建设》2009,29(1):76-81
堡镇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特点是在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地质条件下隧道发生大变形。在对国内外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基础上,分别对顺层偏压地层和高地应力顺层偏压地层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分析,制定了“超前支护、初支加强、合理变形、先放后抗、先柔后刚、刚柔并济、及时封闭、底部加强、改善结构、地质预报”的快速施工原则和总体方案。通过对开挖方法、通风方式、机械设备配套技术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攻关,实现了同类工程安全无事故条件下的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7.
韩静玉 《隧道建设》2006,26(3):62-64
介绍了瑞典353E凿岩台车在重庆石忠高速公路方斗山隧道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对双台车施工方案的的分析,总结了在高速公路双车道隧道中单洞利用双台车及配套设备实现快速掘进的施工技术,为长大隧道提供了一种快速施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一直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为此,依托在建成都-兰州铁路典型千枚岩隧道工程,基于隧道变形长期监测结果,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时程特点,考虑软岩隧道荷载特点,确定了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原则;考虑隧道测量丢失变形,提出软岩隧道第1稳定阶段变形量确定方法;通过现场实测变形数据统计回归,基于一定保证率确定不同大变形等级和不同断面下的软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刚度的初期支护可以实现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前期变形稳定,但无法保持围岩长期稳定,二次衬砌应该在初期支护变形达到第1稳定阶段后施作,既可以减少二次衬砌荷载,又可以控制围岩变形;采用指数函数拟合软岩隧道变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参数差异性较大,同时在确定隧道第1稳定阶段变形量时应考虑测量丢失变形;轻微、中等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1~0.2mm·d-1,边墙收敛速率小于0.5mm·d-1,严重、极严重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4mm·d-1,边墙收敛小于0.6mm·d-1,即可进行二次衬砌施作;轻微大变形段、中等大变形段和严重大变形段分别在隧道开挖45~55 d,55~60 d和80~90 d后达到二次衬砌施作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