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纤维增强塑料筋束预应力混凝土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贤敏 《国外公路》1996,16(4):37-39
文中介绍了加拿大的配置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筋束与普通钢绞线筋束的PC梁桥。FRP是一种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材料。文中介绍了PC梁桥的概况、结构设计、施工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鹅公岩大桥主缆索股预制钢丝束编缆(PPWS)制作方法和钢丝、索股、热铸锚的一些技术要求,对影响索股长度制作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索股制作、架设过程中尚需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低矮断面梁体外预应力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世林 《国外公路》1995,15(1):28-35
尽管早在30年代末就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体外预应力桥梁,但这门技术未能很快得以继续发展,只是在很久之后,才被用于分段预制桥梁结构,目前出现了大量使用体外预应力的新趋势,一种成功的应用即为纤细梁体外(下方)配置预应力钢束。  相似文献   

4.
摇摆构造可限制结构的地震损伤和残余位移,从而提升结构的震后恢复能力。以消能自复位摇摆框架墩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摇摆刚体假定,建立消能自复位摇摆框架墩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模型中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结构的运动学方程,并考虑了桥墩复位碰撞所造成的速度折减以及预应力束和阻尼器的失效。以黄徐路摇摆桥梁结构为工程背景,对消能自复位摇摆框架墩结构进行实例分析、参数分析和易损性分析。实例分析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器和预应力束的联合应用可减小结构的位移反应,阻尼器刚度的量纲一化参数(ρd)越大则结构减震效果越好,且在脉冲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更为明显。针对阻尼器屈服、阻尼器失效、预应力束失效和结构倒塌4个极限状态的易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E1地震作用下,阻尼器失效、预应力束失效和结构倒塌的发生概率极小;在E2地震作用下,阻尼器极易发生屈服,阻尼器失效和预应力束失效的概率小于20%,结构倒塌的发生概率近乎为0;在脉冲近场地震作用下,ρd增大可降低各极限状态的发生概率,预应力束刚度的增大对各极限状态的发生概率影响较小,预应力束初始应力的增大会增加预应力束失效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5.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分阶段预应力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针对悬臂施工连续梁桥外荷载分阶段作用的特点以及对结构的响应,提出一种分阶段设计预应力新方法。具体就是在悬臂施工阶段接零弯矩平衡配束,合拢阶段配置后期束以满足使用阶段无拉应力,最后根据截面抗主拉应力要求配置抗剪竖向钢筋。上述后期束配过程以及支座反力作为变量构造迭代格式,并研制了计算机自动配束程序。上述软件已用于三座桥(两座已建,一座在建)的预应力设计。  相似文献   

6.
汽车车轮侧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汽车车轮侧滑现象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定向侧滑、随机侧滑、转向侧滑和制动侧滑的概念,对这四类侧滑的特点及影响作了对比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出了定向侧滑影响较大的结论,并提出自动前束控制(ATC)理论用于补偿独立悬架结构非转向桥车轮定向侧滑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逸锋 《汽车与配件》2007,(16):40-42
压电式喷油器 压电式喷油器基本上由3个主要部件组成:喷油嘴部件、压电模块和补偿元件(图4)。喷油嘴喷出的锥形油束的锥角为85°,针阀行程约为35um。[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天津汽车》2012,(8):8-8
目前德尔福在墨西哥投资3亿墨西哥比索(2271万美元)新建一家电子线束工厂。 墨西哥政府表示,德尔福已于2012年8月15日在杜兰戈州北部投资3亿墨西哥比索对新工厂进行一期建造。  相似文献   

9.
导线连接器是连有线束的插座,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外部所有部件的连接都是通过ECU上的连接器连接的,而线束中信号转接使用的也是导线连接器。在电控汽车中,ECU是控制中枢,线束是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导线连接器则是电路中线束的中继站。连接器具有安装方便及接线准确的优点,但在使用中也时常出现故障。最常见的故障是接触不良,往往会导致信号传输中断,直接影响电控汽车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电磁兼容性是新能源汽车的一项关键共性技术,电池包内部电磁环境复杂,包内高压线束的电磁辐射易对电芯监控单元(CMU)、电池射频模块(BRFM)等电子器件产生干扰。文章首先创新建立完整的电池包内高压线束电磁辐射(EMI)和电子元器件电磁抗扰(EMS)仿真模型,分析得到高压线束在加载特定的高频激励载荷下,在不同电子元件位置不同激励频率下的电场强度值,参考整车电子元器件抗扰企标,对电子元器件存在的EMC失效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建立高压屏蔽线结构,分析得到屏蔽层材料、厚度、编织形式对屏蔽线屏蔽效能的影响,为工程中基于屏蔽性能选择屏蔽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汽车电线束的方案设计,电线束在汽车上的布置与固定,电线束分段的原则,电线束分段接口处的设置,汽车电线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12.
《运输车辆》2009,(5):148-148
3.国Ⅲ与国Ⅱ的差异性 (1)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①共轨与4气门技术。国Ⅲ柴油机目前一般采用共轨新技术、4气门技术和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相结合。4气门结构(2进气2排气)不仅可以提高充气效率,更由于喷油嘴可以居中布置,使多孔油束均匀分布,可为燃油和空气的良好混合创造条件;同时,可以在4气门缸盖上将进气道设计成2个独立的具有同形状的结构,以实现可变涡流。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2011款新景程发动机舱冒烟,有线束烧损。 故障诊断与排除:检查发现,烧焦的线束是电子真空助力泵的线束。电子真空助力泵(图4)是制动助力器的辅助真空提供部件,以保证制动助力器有充足的真空度,用于发动机未启动或高原真空不足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等应力束的设想和实现方法;介绍了等应力束技术的特点,如节省预应力钢束,节省锚具、锚固装置以及锚固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喷油器是柴油机的关键部件,其材质好,制造工艺精.喷油器能否正常工作,不仅决定喷雾质量、油束与燃烧室的配合,同时还决定着喷油特性(即喷油时刻、喷油延续时间、喷油规律),它的失常会导致柴油机油耗上升、功率下降、缸内积碳增多、机件磨损加剧等。因此,在车辆的使用、保养与维修中,对喷油器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于1992年7月12正式开工,1995年5月18田浇注完主桥中跨最后一段合拢梁段混凝土,5月25日张拉最后一批合拢钢束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定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全桥合拢贯通,为于今年11月底甚至更早全面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交通部和湖北省的“八五”重点工程,是湖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次引进日本政府海外协力基金贷款的大型工程。大桥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市区西北,南岸为黄石市,直接与宜黄一级公路起点相接,北岸为黄岗地区污水县散花镇。是沪(上海)~蓉(成都)国道主…  相似文献   

17.
比利时高速铁路上的阿布尔(Arbre)、昂图万(Antoing)和洛特(Lot)等多座高架桥,在与环境协调、基础处理、上部结构形式、下部结构标准设计和易检查性、预应力束设置等多方面具有许多独特之处。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对其中的阿布尔高架桥特点进行了一些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有效预应力会受时间及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了准确揭示锚下有效预应力在温度和时间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提高拉脱法检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测试精度,进行了时间效应和温度效应的试验研究。当钢绞线张拉时,在锚下放置压力传感器(可同步采集温度数据),对不同跨度、不同截面形式预制梁中的钢绞线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及温度的实时动态监测。其中长期试验(1个月)40束,短期试验(72 h)27束,分别用于分析温度及时间效应对于锚下有效预应力变化的影响,并对大量的测试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0 h前,锚下预应力存在整体的衰减趋势,且出现类似正弦波的变化,该变化由温度变化导致,相比时间效应,温度对锚下有效预应力的影响较小;500 h后,预应力的衰减趋势减小,处于相对平稳状态;48 h内,不考虑温度影响,67根钢绞线的衰减规律存在一定离散性,且离散性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每组钢绞线预应力残余率在48 h内均服从威布尔分布。研究得到的锚下有效预应力温度和时间效应修正公式可对实际桥梁工程检测中拉脱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温度和时间修正。  相似文献   

19.
投资10亿美元的泰国曼谷曼纳高速公路(Bang Na Expressway简称BNE)桥,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而且是预制作业量最大的桥,全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长达55km,该工程的设计特色是全部采用预制节段逐跨安装的施工方法,箱梁采用匹配法预制、并拼及体外向预应力束的施工工艺。介绍了设计施工合同,该桥的设计特点、采用的施工技术,并详述了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氯盐环境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PC)梁端锚区预应力束锈蚀断裂问题,该文采用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得到3个端锚区预应力束断裂后的PC构件,开展静力拉拔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和箍筋直径对断后预应力束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绞线黏结破坏始于拉拔端,并向自由端逐渐发展;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箍筋直径可提高预应力束与混凝土界面间的黏结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断后预应力束黏结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黏结-滑移的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值变化规律一致,吻合度较高;混凝土和预应力束的应力云图表明:混凝土和预应力束的应力沿试件拉拔端向自由端折减,应力传递过程中伴随着应力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