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2014,(5):17-17
西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JR西日本)5月21日公布了将于2017年开始运营的豪华卧铺列车的设计情况。这一列车的最高级包厢为整节车厢,这在全球都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2.
日本铁路的历史始于1872年。当时的明治新政府,决定建造连接东京与关西的干线。作为此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首先开始建造新桥一横滨间的干线。之后,依次开发建造了大阪一神户间33公里的铁路,大阪一京都间43公里的铁路。到1892年,铁路路线中国家负责的有887公里,民营企业负责的已经达到2124公里。1906年之后,有17个民营铁路会社被收购,国有铁道的营业范围扩张到了7200公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形成全国铁道网络的大致形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私营铁道在日本的成功之道,为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承认私有制的环境下发展私营铁道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了私营铁道在日本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成长历程,考察了他们的投资体系和经营方法。发现城市化为私营铁道创造了可观的市场,私有资本完全可能在城市化过程中投资城市铁道客运业。同时指出政府扶持和多种经营是私营铁道成长和与汽车化抗争所必备的条件。最后,借鉴日本的经验为私营铁道在中国得以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新干线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其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电气技术的整体进步,为实现大运量高密度运行、提高安全性能及减少维护费用基本目的,新干线先后做过7次大的设计变更,应用了大批新技术。从技术整体来看,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按照日本“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第二条规定,新干线必须在主要区间线路上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高速行驶。在东海道新干线建设之初,这样的法律就已经定了下来。为了要与一般火车铁道有明显区别,新干线高速铁道建设的这一宗旨就更加明确。经过设计人员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新干线从线路、车体的规格到运转、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1定义 城市电气铁道是服务于城市,以电气为动力的铁道运输.在美国及英国人们称为城市高架铁道,在北欧的一些国家则称为城市电气列车,而在日本又称为城市高速铁道.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初,在日本与中国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予日本之后,日本侵略者对台湾资源进行了大肆的掠夺。台湾山区由于海拔高、温差大,包含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不同的林业资源,因此,日本政府首先就将目光瞄准了台湾的林业资源。为了方便将砍伐下来的原木外运,森林铁道的修建计划便摆上了决策者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道车辆速度的增加,噪声也随之而加大,噪声传递到车内,会使乘客的乘 车舒适度降低;传递到车外,会使铁路沿线两侧的居民深受其害.因此,如何降低车辆 噪声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日本新干线高速铁道车辆进行噪声机理解析和现车试 验,提出了降低噪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2010,(5):22-22
针对有日本企业负责人攻击中国高铁不安全的说法,中国铁道部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近日驳斥说,中国的高速铁路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也是可控的,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说法是不对的。日本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社长葛西敬之目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环保能源。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在公路上行驶,正在解决实用化的问题。在铁路方面,一些铁路厂商和研究机构,如庞巴迪公司、欧洲及日本铁路研究所,也在对燃料电池在铁路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近年来,日本铁路由铁道综研所牵头,一直在进行燃料电池在铁路车辆应用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其高等教育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改革并没有像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育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这也引发我们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对日本质量管理活动考察的过程,对日本质量管理活动和日本的概况做了简要的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老海 《交通与运输》2012,28(3):9-10
大连现在还保留着两条有轨电车线路201路和202路,总长23.3公里,日均客运量58万人次。1899年,赢得日俄战争胜利的日本人为了巩固其在"南满"的统治,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实施了城市"电气铁道"筹建计划。1909年9  相似文献   

13.
五一期间请了几天假,自费到日本旅游。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却领略了日本交通概况。  相似文献   

14.
1837年美船“马礼逊”号的日本之行,开启了美国与日本直接往来的先例。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日本开国的“序曲”。此次航行时间上早于佩里,在丰富美国有关日本知识的同时,实则逐渐形成了美国的对日政策。三次航行中,作为翻译的卫三畏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仅具备与日本人接触的经验和语言优势,其参与编辑的《中国丛报》上登载的诸多文稿是彼时日本知识的重要来源,同时卫三畏在华经年,见证了由广州体制向条约体制的演变进程,美日《日本和亲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正是以《望厦条约》为蓝本。故而,以卫三畏为中心的探究是考察美日关系历史变迁的重要路径,不仅可以呈现美日间翻译人员的历史作用和真实场景,从中也可管窥双方文化、政治的冲撞和交融。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物流管理的先进国家,处于世界物流实践的前沿。本文从物流基础理论的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论述日本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在日本交流学习,调查了日本船舶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在日本船舶企业的工作经历,总结了日本船厂在全球船舶行业的寒冬中赖以生存的方法.针对日本船舶专业的基础教育,从多个角度总结了日本教育中的可取之处.同时也阐述了中日在推行船舶职业教育道路上的不同,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为我国船舶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日本-鉴桴海图经》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郑舜功所撰《日本-鉴桴海图经》详细记述作者出使日本的经过及海上航路,并辑录了多种中日之间的针路资料,是研究明代中日关系及海上航路的重要史料。本文对《日本-鉴桴海图经》的内容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作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与日本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共早期领导人大多是在日本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并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促进和加速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在日本成立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共成立时期的八个小组之一。中共的诞生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就已在日本成为至今尚无定论的政治及法律问题。中国等周边国家的抗议虽起到了牵制首相参拜动向的作用,但国际制约要素中也存在着中美日三国关系互动这个变数,而最终左右首相参拜问题的当属日本国内要素,尤其是日本社会长达半世纪在宪法框架下关于首相参拜是否违宪的论争结果。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13,(9):32-33,35
由北京铁道学会、上海市铁道学会及RT《轨道交通》杂志联合主办,并获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北车集团、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香港铁道学会及大韩交通运输学会鼎力支持的「CRTSCHINA2013高速铁路大会暨产品展示会」即将于2013年9月26日-27日在中国上海浦东展览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