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代在过去五十年的成长历程中,秉持“以诚为先,谋求共同发展;以人为本,提供完美服务”的经营理念,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始终以优质、领先的服务赢得信誉和赞誉。  相似文献   

2.
从6月1日起,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在外勤现场服务方面推出了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和更到位的服务规范——《外勤现场服务规范》,以期更好地提升服务档次,树立品牌形象,同时强化员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与服务意识。这一做法正体现了外代“以人为本,追求完美服务理念——“服务无止境,创新无尽头”。 外代新推的《外勤现场服务规范》包含  相似文献   

3.
<正> 服务文化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客户满意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企业文化。有着百年历史的秦皇岛港,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港口运输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2003年,港口货物吞吐总量连续3年超过亿吨大关,成为我国7个亿吨大港之一,经济效益居沿海港口前列。  相似文献   

4.
中远香港集团成立十年来,以《中远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为指导,按照中远集团的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中远“求是创新.图强报国”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服务客户最优、回报股东最大”的价值观以及“全球承运,诚信全球”的经营理念等作为中远香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坚持“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日前,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总经理陆富根提出,为迎接国际运输市场新的挑战,适应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中国外代系统在2000年要按照“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国际运输代理市场全面开放之前的有限时间内,充分利用一切先进技术,把握一切可能的合作机会,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中国外代再次创业的目标。 陆富根说,围绕“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这一上题,中国外代将进一步在优质服务、加强市场营销和改进管理、深化改革方面多做工作,“完善网络,推进合作,强化机制,发展技术”足全年的工作重点。外代的网络建设包括国内和海外的实体网络以及虚拟网络(即电子网络)两部分。陆富根认为,虚拟网络建设将进一步缩短中国外代与国内外客户之间的时空距离,突破语言限制,将优质服务直接延伸到客户的办公桌面,这必将有助于建立一个“网上外代”,向委托方提供新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船舶代理市场逐步放开经营,船舶代理行业出现众多中小代理插足的竞争局面。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东南亚经济的一蹶不振,违规越权经营的暗流涌动,更使竞争趋于白热化。回扣战、费率战、服务战此起彼伏,代理市场硝烟弥漫,市场争夺异常激烈。在这场你争我夺的揽船大战中,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以下简称外代)的决策者并没有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他们审时度势,根据外代自身实力、市场营销规律及市场需求导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避“热”趋“冷”,扬长避短,制订出品牌竞争战略,通过导入企业识别系统(英文简称CI),并充分发掘利用外代人才优势、管理优势、网络优势、服务优势,向中外航运界、外贸人士展示外代品牌的个性与魅力,使“PENAVICO”(外代注册商标)品牌知名度更高,更具时代色彩和市场冲击力,成为我国船舶代理行业第一品牌。外代凭藉品牌优势,揽取代理市场较大份额,从而保持在船舶代理市场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贾学琼 《中国水运》2010,334(6):60-60
文化建设是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当前,海事文化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海事的需要,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既要体现行业性,又要符合新时期对海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海事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锻造先进的海事文化。其内涵是指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海事和“三个服务”为主题,在海事管理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以先进的水上交通监管理念、廉洁执法理念和优质服务理念为核心的制度形态和海事文明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近期在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战略理论时,多次读到介绍“CS”经营战略的文章,结合学习国务院颁发的《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下称《质量振兴纲要》),以及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关于贯彻<质量振兴纲要>的实施意见》,笔者从交通运输企业质量管理实际出发,提出《提高服务质量意识与实施“CS”经营战略》这一命题,兼谈水运企业如何学习贯彻《质量振兴纲要》。 所谓提高服务质量意识,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中,以质量为纲,要求全体员工以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为中心,把质量意识上升到效益观念与企业生存及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产品质量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水平、技术水平、职工队伍素质,是企业务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与服务质量提高了,就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所谓“CS”经营战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活动要以“CS”为中心(Customer Satisfa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满意度)。此战略把顾客要求作为企业开发产品的源头,在产品功能、价格、服务等环节以便利顾客为原则,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感到满意,并及时跟踪研究顾客的满意程度,依此确立与改变企业经营目标,调整生产环节,以稳定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公司、厂矿或一个行业在长期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培育形成的为全体员工共同属守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行为规范。通俗地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建设成果的总和。 “志”,《辞海》上解释为“记事的书或文章”。修志也称方志,即地方志,它是以一定的体例,记载一定行政单位各方面现状和历史的资料性著作,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船舶运输代理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远洋运输业和众多进出口企业,其产品足无形产品——服务。服务性质和行业特性决定了国际船舶运输代理业必须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服务,并不断创新,努力满足顾客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外代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观念,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增加服务项目与品种,延长服务时间与空间,扩大服务内涵,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赢得了中外客户的信赖,牢牢地占据代理市场的主导地位。 高效快捷方便客户 能否给顾客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是衡量国际船舶运输代理业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简化办事  相似文献   

11.
当前,市场经济竞争除表现在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上,更深的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文化导向、文化积淀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中远物流公司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导航,打造中远物流“航母”,在全系统开展了以“壮大物流”和“做中国最强的物流服务商、最好的船务代理人”两大目标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参加演讲活动的员工大部分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汗水为中远物流的壮大,为外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他们真挚的感情和亲身的体验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生动感人的事迹;畅谈中远物流的宏伟蓝图,憧憬中远物流的美好未来。 本刊摘录选登他们演讲的优秀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和集团整体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如何围绕建设国际强港的发展战略,以和谐的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无论是在理念、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海港复兴船务公司经过多年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提升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的理念,发展了企业,成就了员工。员工成为企业品牌的保护神,品牌折射出员工的精、气、神,公司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不断提高。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7.2亿元,利润逾1.6亿元。本文结合公司企业文化的实践,就文化与品牌、文化与员工的发展建设谈些看法。一、以人为本,强身固本,培育企业文化1.以员工为中心,培育品牌文化的基础建设一个企业的良好“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努力、长期积淀的过程。而开展“员工素质工程”是创品牌的基础。公司参与的…  相似文献   

14.
孙世明 《中国港口》2004,(6):42-43,45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企业文化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以先进的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经营理念。它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付诸于企业实践的具体体现,是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在我国修船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修船企业要想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必须制定以顾客服务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通过提升全体员工的顾客理念、为船东提供差异化服务以及建设修船企业品牌等途径,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7、1998连续两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中国外代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荣誉称号;1998年,外代总经理荣获第八届全国优秀企业家“金球奖”。近些年,集类似殊荣于一身的国有企业并不多见。作为一个有近50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外代如何迅速摆脱计划经济的观念束缚、体制束缚,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到最佳结合点,把握每一个发展机会呢?外代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是企业超前的发展思维和比较完善的创新机制,使外代不断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从容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据代理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率先提出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塑造的文化理念,它不仅代表着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更蕴含着企业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工作作风。它还包括共同价值观、行业规范、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业准则、文化建设等方面。因而企业文化富有活力,充满生命力,是激发企业员工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活力之源。当今,注入文化内涵而构成的竞争,已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新特点。 一、企业文化的要素 一个组织的文化由若干要素构成,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每个要素的影响。其中对企业文化影响较大的要素有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与形象性活动。 1.共同价值观 共同价值观是指企业组织成员或群体成员分享着同一价值观念。美国学者彼德斯与沃特曼对美国获得成功的公司进行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18.
李虹 《中国水运》2006,6(7):171-172
安全是航运企业的永恒主题。人们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的全社会的安全文化,正在逐步形成。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北海修船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提出企业文化建设应以服务为本 ,以品牌为旗 ,建立以创新思维、团队精神为内在发展动力的人本企业 ,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崔燕 《中国船检》2008,(8):70-70
由中国船级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的《船检文化建设研究》于2008年7月28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专著以“放眼世界船检文化、立足中国船检文化、突出中国船级社文化”为原则,分析了船检业务的属性与特点,论述了船检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层次,梳理了世界船检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一般规律,回顾了中国船检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