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集装箱多式联运与城市配送一体化指通过集装箱多式联运与城市配送相衔接的全程物流服务,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及提高物流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本文比较集装箱多式联运与城市配送的特点,阐述推进两者一体化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期构建良好的物流市场环境。1集装箱多式联运与城市配送的特点比较集装箱多式联运具有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次保险、一票到底、全程单一费率等特点,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2.
10月23-24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联运分会和北京嘉铁多式联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围绕着合作与发展的主题,通过专题报告、互动研讨、展示推介、案例分享等形式,分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中,新兴物流市场对多式联运提出的新机遇与新问题;进一步促进铁路货运与社会物流企业广泛而深入合作,推进铁路市场化的进程;带动全国多式联运型的物流园区、港口与内陆港网络、铁路物流中心、运输企业与大货主之间形成紧密的网络联动;探讨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运文献信息》2005,(3):27-27
现今的亚洲物流业应具备七大条件,首先是能提供整合运输、仓储及配送,这些包括多式联运、买家指定集运、门到门送递、户到户送货、运输中途整合、交接运输、卖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地区配送中心、逆向物流及退货处理。  相似文献   

4.
多式联运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物流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进一步要求多式联运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组合形成高效的运输链,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和一体化发展,提高整个运输乃至物流过程的效益最大化,从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0,(5)
<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联手支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牵头主办,上海鸿与智实业有限公司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研究分会、联运分会承办的"第四届国际多式联运峰会"将于2010年11月25日至11月26日在上海举行。近些年,中国多式联运发展迅猛,尤其是海运领域,已经在世界五大港口中占据三席。但我国海铁联运、资源整合以及海  相似文献   

6.
多式联运是以货物整体运输效能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在多式联运的各种组合形式中,水水联运凭借其运能大、运距长、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成为物流运输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江苏省作为我国水路运输大省和集装箱运输大省,具备发展多式联运的先天条件.充分发挥江苏省水路运输优势,推进实施内河集装箱水水联运和运输便利化工程,对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打造物流成本洼地和物流发展高地、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针对其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江海河联运、口岸通关和信息联通等角度提出推进实施内河集装箱运输便利化工程的建议,以期促进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式联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种运输方式、不同物流环节的衔接和协同.美国政府当年推动发展多式联运,重点突破了三个方面,并对提升多式联运竞争力起到了决定性影响.第一是放松运输市场管制,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共同制定有竞争力的联运价格,释放了多式联运的市场潜力;第二是支持联运设施改善,当时联邦和地方政府大量采用以PPP模式,支持大型联运枢纽站场建设,尤其是以铁路为主导的公铁联运枢纽(具备内陆港性质)、枢纽集疏运体系、铁路双层集装箱通道等项目的建设和改造,有力推动了包括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在内的高效化联运;第三是建立起跨运输方式高度协同的运输装备技术标准体系,其中最大的创新,是建立了以53英尺为主体的内陆集装箱和半挂车的全链条技术标准,大大促进了内陆公铁联运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现代运输方式和实现物流供应链整体效率最优化的有效方式,多式联运已成为国际物流全程运输的主要形式. 与国际多式联运相比,目前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还处在初级水平,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不管从规模、质量上还是市场组织上都和国际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对标国际多式联运,中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有哪些差距?有哪些先进的理念和实践值得学习与借鉴?实现中国多式联运从氛围热到实践热的破局之道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钱永昌 《集装箱化》2007,18(10):1-3
第3届“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论坛”暨首届“韩国物流日”今天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并以“论坛”组委会主席的名义,向应邀参加会议的来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集装箱物流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快速换装是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快速发展的关键保证,通过分析集装箱多式联运主要形式,探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采用的换装方式与技术,指出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多式联运是由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文中对多式联运的基本要求、发展方向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讨论,旨在提高航运物流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汤震宇 《中国港口》2014,(4):19-20,24
<正>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集装箱化后得到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运输组织形式。1980年5月,联合国为了适应并促进国际贸易及运输的发展,在国际多式联运会议上,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多式联运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公约》总则第一条对国际多式联运的定义是:国际多式联运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受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我国《合同法》、《海商法》对多式联运也做出相关法律规定。由于海上集装箱运量巨大,铁  相似文献   

13.
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的国际货物运输,简化了运输环节,降低了货损。承运人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多式联运的经营人敢于承担全程责任,它也为综合物流服务奠定了基础。1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特点及其经营条件集装箱多式联运,简而言之就是把由集装箱装载的货物,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方式,从接管地运至指定交货地点的运输服务方式。一般分为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国内集装箱多式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组织形式,主要特点如下:1)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的多式联运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实现“门到门”运输,在运输途中不需要换箱、装箱,…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充分发挥了集装箱运输优势,集高效、便捷等特点于一体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是最为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我国大部分码头都进入了自动化的升级优化,集装箱多式联运对全自动化码头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信息系统则是对多式联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的研究就十分必要了。本文主要研究了EDI信息系统在多式联运中的应用及发展,并且对未来的发展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运广西贵港公司隶属中国外运集团,是贵港口岸唯一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的公司,是集进出口货物运输代理(包括水路、公路、铁路、空运多式联运业务)和仓储、中转配送、报关、报检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企业,兼营进出口贸易代理业务.是一个响亮的物流品牌.  相似文献   

16.
林维猛 《集装箱化》2017,28(5):12-16
正2017年5月10―12日,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三届五次全委会在南宁召开,会议主题是"发展港口多式联运、创新运输服务模式"。多式联运涉及江河海与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其中,集装箱海铁联运是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介绍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概况,并针对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此文论述了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分析了现代物流管理对运输的要求,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的关系,阐述了目前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23-24日,2009港口与多式联运国际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海内外港口、航运、铁路、物流等企业的逾170位专家和领导参与此次盛会。会议期间,多名专家及全球知名企业领导发表精彩演讲,积极探讨多式联运领域国际最前沿运营模式与发展动态、目前我国多式联运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行业发展的方法与新的国际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物流     
《中国远洋航务》2007,(4):94-96
德迅物流2006年赢利增长45.5%,第四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6月召开,H邮与台湾电力公司签订煤炭运输服务合同,韩日将联手推出国际海铁联运服务,华盛顿州取消集装箱税,中国长肮与宝钢签署长期运输合同,日邮的燃油采购价格连续三月上涨,天地快递在新加坡建医药配送枢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危险品运输需求的增长和多式联运的发展,给危险品集装箱多式联运提出了新课题。本文考虑危险品罐式集装箱无损维持时长在运输及仓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在多式联运网络中构建了以物流总成本和配送中心罐箱保有量最低的双目标规划模型,设计改进NSGA2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结合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有效性。结果表明:目标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对于解决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的危险品运输-库存优化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