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2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变化频繁,油价的上涨引起各石油消费国不安。上半年国际市场的石油需求增长较缓,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的减产行动使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减少。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缺口缩小。2002年全年油价将略高于2001年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时烈 《水运管理》1995,(4):9-10,8
油品市场回顾与预测李时烈一、原油市场回顾国际原油市场,由于90年代世界经济一直处于萧条时期,石油需求增长缓慢。每年石油供求基本持平。直至1994年,世界石油需求仍然不旺,油价持续低水平徘徊,导致欧佩克以限产来刺激油价回升。预测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进入7月份以来,尼日利亚暴力事件,欧佩克拒绝增产以及美国汽油库存较低,对供应的担忧,以及投机基金的推波助澜刺激油价连续上涨至接近纪录高位。同期,对北海油田生产的担忧及美国与伊朗紧张局势的推动,促使国际原油价格始终高位震荡。7月底,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尤其是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降幅明显促使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油(WTI)7月原油价格突破78美元/桶的年内高点。  相似文献   

4.
10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强劲上升,创出新高。市场预期第四季度全球原油供应缺口较大、美元走软、土耳其对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叛军发动武装冲突可能对该地区石油供应构成威胁,均刺激了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同时,近期美国原油和油品库存的意外下降对油价的支撑盖过了对欧佩克提高产量预期造成的压力。加之美联储再度降息,  相似文献   

5.
10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强劲上升,创出新高。市场预期第四季度全球原油供应缺口较大、美元走软、土耳其对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叛军发动武装冲突可能对该地区石油供应构成威胁,均刺激了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同时,近期美国原油和油品库存的意外下降对油价的支撑盖过了对欧佩克提高产量预期造成的压力。加之美联储再度降息,  相似文献   

6.
回顾 1.原油 2014年1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延续前期颓势,明显回落.美元走强,沙特坚决不减产的态度,及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大增促使市场供应进一步过剩,盖过了市场人士对利比亚产量减少的担忧.12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59.53美元/桶、62.74美元/桶和60.25美元/桶,分别环比继续下降16.76美元/桶、16.15美元/桶和16.08美元/桶.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石油需求增速放缓,非欧佩克供应持续增长,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形势进一步宽松,国际油价承压下行.  相似文献   

7.
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上呈现步步飚升的态势,虽然其间曾两次小幅冲高回落,但终因原油库存量在低水平徘徊,原油价格终于在高位启稳,原油市场已从“供应过剩”转为“供应紧张”。尽管美国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施压,来促使产油国增加石油产量以平抑飞涨的油价,但OPEC产油国考虑到面临  相似文献   

8.
回顾1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回调。市场对欧佩克限产协议达成的疑虑升温令油价承压,同时美国原油库存超预期增长、欧佩克10月原油产量再创新高加剧基本面压力。月底,欧佩克达成八年来首个减产协议,油价明显攀升。11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45.62美元/桶、45.12美元/桶和43.89美元/桶,环比分别下降4.27、4.54和5.09美元/桶。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国际原油价格直线下滑。1月18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2月原油期货结算价下跌至50.48美元,为2005年6月24日以来最低。气候偏暖,欧佩克没有完全遵守减产协议是近期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此外,美国原油和油品库存较高,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解决了经由白俄罗斯向欧洲供应石油纠纷的消息也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抛售压力,进一步加速了油价下跌。下旬,受到美国天气转冷、美国宣布计划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消息,以及欧佩克2月执行进一步减产影响,油价迅速止跌回升。  相似文献   

10.
回 顾 1.原油 尽管欧佩克减产执行率明显超出预期,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执行率也达到66%,但是美国原油产量快速回升制约油价上涨.加上原油库存创新高,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窄幅震荡,环比小幅攀升.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53.40美元/桶、55.11美元/桶和54.44美元/桶,环比分别上升0.89、0.44和0.69美元/桶.  相似文献   

11.
9月国际原油市场一直保持坚挺态势,原油价格稳步攀升,伦敦石油期货交易所的基准布兰特原油价格,从月初的20—21美元/桶,飚升至月末的24美元/桶。9月23、24日纽约原油期货市场,10月份的WTI价格曾达25.39美元/桶和25.44美元/桶,为1997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导致油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1) 22日在维也纳召开的OPEC石油部长会议,宣布将继续执行减产协议到2000年3月底。2) 据IEA预测,1999年美国原油需求将继续增长,增幅约2%左右。亚洲地区的四个主要石油消费大国——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由于经济复苏,原油需求也出现恢复。这四个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占亚洲市场石油总消费量的75%以上。3) 再加上北海原油9月装船计划的数量已比预期的有所减少,同时美国出售战略石油储备,干预市场价格的可能性已被政府宣布暂不予以考虑。这些因素都刺激了市场在9月份的上涨。但目前,也有分析家认为,当前的高价位必然会使得市场上原油供应增加,其他非正式的原油出口还是会源源不断出现在市  相似文献   

12.
回顾 1.原油 2013年1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扬。上旬,因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欧佩克决定维持目前产量限额,WTI价格上升,布伦特油价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13.
1.原油 2011年12月由于全球主要央行联手行动阻止全球流动性危机、伊朗核问题逐步恶化、伊拉克局势紧张以及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人举行抗议活动,美国较好的经济数据支撑,国际油价震荡上升,但市场对欧债危机仍然疑虑重重,加之年末投资者了结获利,以及欧佩克提高供应目标等因素,令油价在月中旬下挫。  相似文献   

14.
1.原油 2011年12月由于全球主要央行联手行动阻止全球流动性危机、伊朗核问题逐步恶化、伊拉克局势紧张以及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人举行抗议活动,美国较好的经济数据支撑,国际油价震荡上升,但市场对欧债危机仍然疑虑重重,加之年末投资者了结获利,以及欧佩克提高供应目标等因素,令油价在月中旬下挫。  相似文献   

15.
《水运文献信息》2005,(7):i001-i001
国际油价经历一个月的降温后,目前又回升到5月初的水平。原油运输市场受美国和英国5月底公众假日影响,6月初部分航线交易减少,6月上旬受欧佩克即将召开会议讨论石油产量问题,国际油价大幅波动于高位。但原油运输市场交易平稳。6月15日欧佩克会议决定,7月1日起日产限额增加50万桶。由于增产幅度小于预期,国际油价不降反升。原油运输市场总体交易量平稳。6月下旬前期,国际油价显现新一轮上涨趋势。布伦特原油现货价6月23日报每桶56.90美元。原油运输市场交易增加,而运价继续下调,综合运价指数6月23日报1178点。  相似文献   

16.
近期油价水平 5月份,美国市场一些经济数据利好,促使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需求回暖的信心增强。但是国际能源机构等三大分析机构继续下调石油需求,全球原油库存继续高位,对油价上涨形成压力。下旬,经济数据显示全球经济衰退正在放缓、美国原油库存下降,且欧佩克宣布维持产量不变。26日,WTI价格攀升至超过66美元/桶,  相似文献   

17.
回顾 1.原油 1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延续前期颓势,震荡回落。一方面,投资者对市场供应过剩以及美元指数延续强势的担忧情绪加重;另一方面美国原油产量突破900万桶大关,美国原油库存增幅超出市场预期,加上市场对欧佩克减产预期不明确,令原油期货走势继续承压。月底,受欧佩克会议决定维持产量目标不变,油价大幅下挫。  相似文献   

18.
汪叶 《水运管理》2014,36(9):39-39
8月,利比亚石油产量维持上涨态势,国际原油供应充沛,上中旬原油价格持续下降。自下旬起,受美国原油库存减少幅度超过预期、未来用油需求强劲等因素影响,原油价格止跌回稳。由于未来油价看涨,被用作浮动储油库的原油船舶在各分船型市场均有出现,即期市场运力有所减少。本月,全球油运市场受中小船型交易不足的影响,总体成交量再度减弱,除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窄幅波动外,  相似文献   

19.
4月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在地缘政治和美元走软的推动下震荡走高,欧美两地原油期货价格再度刷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尽管美国原油库存环比大增,但美国汽油库存连续第十一周下降至5年同期平均水平的下限,对市场起到支撑作用.具体来看,上旬,尽管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大增,由于利比亚战争持续和美国经济数据利好,国际油价突破110美元,桶关口后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20.
4月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在地缘政治和美元走软的推动下震荡走高,欧美两地原油期货价格再度刷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尽管美国原油库存环比大增,但美国汽油库存连续第十一周下降至5年同期平均水平的下限,对市场起到支撑作用。具体来看,上旬,尽管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大增,由于利比亚战争持续和美国经济数据利好,国际油价突破110美元/桶关口后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