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过十四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加入WTO已为时不远了。现在是“几家欢笑几家愁”。有人认为只要加入WTO就能使中国经济突飞猛进;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洋货会冲跨国货。其实这些都有偏颇之外。WTO只是一套完整的贸易规则体系,它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法律环境,使中国与其他国家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中国的企业只要真正了解WTO规则,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就能够作到“知己知彼,而战不殆”。  相似文献   

2.
EU-CHINA Programme fo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即“欧盟支持中国加入WTO项目”办公室的英文全称,是欧盟派驻中国的常驻机构,其宗旨是为即将入世的中国提供多视角、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政策调研、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支持,使中国与全球经济接轨并融入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带着对此项目浓厚的兴趣,记者一行不久前来到位于北京亮马河畔的盛福大厦“欧盟支持中国加入WTO项目”总部进行了独家采访。该项目主任施泰格博士(Dr.J(?)rgen Steiger)及他的助手刘琪小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详细描述了该项目的目标及内容。施  相似文献   

3.
朱汝敬 《船艇》2000,(7):6-15
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有人惊呼“狼来了”,为企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忧心忡忡;而有人则为加入WTO带来的发展机遇兴奋不已。综观国内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反应,真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片欢欣鼓舞,股价飚升;而汽车、通讯、化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海运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中国加入WTO与“海运条例”的实施是同步进行的,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海运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进出口总额达到6200亿美元,增长21%,海运承担了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中国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过长达15年的努力加入了WTO。中国加入WTO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有利于打破贸易壁垒、经济封锁和地区保护。然而,加入WTO也会带来挑战。中国航运要想通过加入WTO获得更多利益,减少由此带来的冲击,必须研究现状,分析机遇和挑战,制订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袁群 《天津航海》2000,(1):33-35
中美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后,中国加入WTO的步伐明显加快,那么"入世”对中国航运业意味着什么呢?本文就倘若加入WTO,我国航运业将面临的良机、挑战及对策作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7.
入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政府入世”。因为WTO就是以带有强制性的规则为基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参加这个组织,意味着政府行为要受WTO规则的规范和约束。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海事行政执法部门……  相似文献   

8.
一、上海虹桥机场物流仓库改扩建之意义及“入世”之对策 上海虹桥机场物流仓库改扩建以建设亚太航空枢纽港为目标,而中国“入世”将对这一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以加入WTO为契机,认清“入世”后上海虹桥机场物流仓库面临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十几年风雨兼程的路途,数百场唇枪舌剑的谈判——中国入世的历程漫长曲折。然而,加入WTO并不是一个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加入WTO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但也会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地给我国各方面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我国尚不成熟的市场和企业。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基础管理组成部分的档案工作必须有所应对。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与中国企业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寅 《江苏船舶》2001,18(5):42-44
中国加入WTO ,将对国内经济乃至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变得更为激烈。中国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活动的主体 ,如何正确认识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熟悉和研究WTO的有关规则 ,发展和保护自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一段时间内对于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海运业的影响有很多见解。作为海运业自身来说,应该对其有清醒的认识。正如《人民日报》2月29日的署名文章所强调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加入WTO的利与弊》,要看到加入WTO有利有弊、有得有失,但重要的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利弊得失,迎接挑战,兴利除弊。加入WTO总的看来利大于弊,但是如果利用得不好,有些利益就难以获得,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这就是说中  相似文献   

12.
Ake Lindèn先生是WTO资深官员,1961年即开始在WTO前身关贸总协定任职,先后在贸易政策司、关税司、法律事务办公室任司长、主任、高级顾问,去职前为总干事助理。是关贸总协定首位与中国接触的,探讨中国加入WTO的官员。 Ake Lindèn先生对GATT和WTO贸易、法律问题研究颇深,曾就WTO和GATT相关问题在世界各地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发表精彩演讲,深受好评,被誉为WTO先生。 本刊此次与共同推进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WTO与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物流高级研修班”,特邀Ake Lindèn先生做主题发言,现将发言译出刊登,相信能给读者一些启迪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构建内陆"无水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龙 《中国水运》2005,(4):54-55
继沿海、沿边地区靠天时和地利得到快速发展后,我国实施了向中西部转移的经济战略,使内陆地区经济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外贸运输——特别是能满足“门到门”运输需求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港至港”运输模式,客观上要求内地口岸也具有“直通”效应,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中国物流相关政策法规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龙 《集装箱化》2002,(1):29-31
2001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议定书,这标志着我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对自身面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中国物流产业来说,成长之路上才刚刚起步,在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仍需要大量的投入,物流相关政策法规需要调整、增补,以适应WTO的有关规则与要求.加入WTO以后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张嘉国 《船艇》2001,(6):18-21
中国即将加入WTO,对造船工业影响大不大?历来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船舶工业是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行业,很多方面早已同国际接轨,中国加入WTO对造船工业影响不大;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加入WTO对造船影响不大,对船用配套企业影响很大。其实,这都是从表面上看问  相似文献   

16.
浅谈加入WTO对我国修船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中关就加入WTO谈判达成协议,我国“入世”的步伐正在加快。“入世”后中国经济将更加紧密地融入世界经济中,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修船行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文章分析了修船行业的具体现状,突出体现了我国修船业和国际发达水平之间的差距。论证了中国“入世”后,融入国际竞争的大舞台,WTO对修船业的冲击及深远影响。中国修船行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使修船行业在竞争中增强实力,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是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展望未来的一年。在这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为了迎接中国加入WTO,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强力挑战,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在北京召开了国内船东座谈会,提出了“两个接轨”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是油价要与国际市场燃油价格相对接轨,二是服务工作要与国际服务标准绝对接轨”,同时,建立和推广中燃系统的服务保障体系及其计算机系统。紧紧跟上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期在中燃总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中国航运业进一步开放必须而且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向国际惯例靠拢,与WTO法律框架接轨.我国加入WTO后,在有关航运立法、航运政策调整等方面,涉及市场保护或影响他国航运利益的非关税措施,将受到WTO规则的制约.因此,加入WTO后,我国的航运政策调整,必须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与WTO的规则接轨.二是从我国的国情和航运实际出发,利用WTO和GATS规则,合理保护本国航运业.加入WTO后,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航运业完全失去保护,我们完全应当而且可能从我国的国情和航运实际出发,利用WTO和GATS规则,合理保护本国航运业.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一缕暖风沁入寒冷的冬日,为人们送来一丝春意。1月8日,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在京宣告成立。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魏家福和党组书记王云茂为中国远洋物流公司揭牌。中国第一艘物流“航母”的启航为充满朝气的中国物流业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组建中国远洋物流公司(COSCOLOGISTICS)是中远集团为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推进其“由全球承运人向全球物流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当今中国,对物流领域快速、安全、准确、低价、优质的追求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中国的运输环境的优化、信息的活用等都推进了物流领域的革新。但物流问题不是独立的,应从企业经营角度系统地来看物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