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速铁路已经成为我国铁路的必然发展趋势。介绍了适宜于高速铁路发展的双边供电方式,对双边供电方式下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等值电路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在等值电路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并联AT双边供电方式的故障测距方法,并提出了基本的测距流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快速有选择性的实现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的保护,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特征的联跳保护方案.应用回路电压方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推导了发生故障时变电所、AT所、分区所处的短路阻抗表达式,分析了各处阻抗与故障位置的关系,在变电所、AT所、分区所配置距离Ⅰ段保护,并用联跳命令将同一供电臂的保护构成一个整体的保护方案.当任一供电臂的保护检出故障时,跳开对应的所内断路器,并向同一供电臂的其它保护发送联跳命令,实现供电臂的快速保护.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在故障后100 ms内隔离故障供电臂,同时不中断并联供电臂的供电,实现了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接触网的特点和行波故障测距原理,采用了D型行波故障测距法.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Draw搭建了AT供电方式下的仿真模型,然后对故障暂态电流运用小波分析工具进行处理,以检测暂态电流初始行波波头从而实现测距目的.对A型测距法和D型测距法进行比较知D型测距法测距更精确而且受到牵引网结构的影响更小.特别是存在分支站场的牵引网中,D型测距法完全不受分支点反射行波的干扰,可以单独使用实现行波保护.  相似文献   

4.
针对AT供电方式牵引网的故障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能量比法的故障测距算法,目标在于提高故障测距精度,缩短定位时间,满足高速铁路列车的应用需求.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AT供电方式下的某牵引网结构的仿真模型,并对故障测距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在变电所调研的故障测距结果相比,误差小于变电所中故障测录仪获得的故障测距误差,定位时间较短,故障测距精度提高,这为后续相关研究及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速列车与AT供电系统之间电气耦合(简称车网耦合)引起的谐波谐振,构建了基于节点导纳方程的高速铁路AT供电系统数学模型和基于高速列车功率源特性以及等效阻抗的谐波源模型,提出了基于车网耦合的高速铁路AT供电系统谐波谐振评估算法,研究了3种AT供电模式、3种AT牵引网运行方式以及不同AT变压器漏感大小对系统谐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系统阻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指出并联和串联谐振点及其变化规律.仿真分析表明:列车位于不同AT段时3种AT供电模式下并联谐振点和串联谐振点均存在差异,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多变性也造成了串联和并联谐振点的偏移,AT漏抗越大则谐振点数目越多而第1个串联谐振点频率越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AT牵引供电系统的车-网联合仿真模型,并多角度分析其对电网谐波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考虑阻抗和导纳影响的牵引网集中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之后将搭建的SS9型、CRH2型牵引负荷仿真模型连接在AT供电系统模型中.利用该车-网联合模型,仿真分析牵引负荷在不同位置、数量及型号下电网的谐波电流、电压的总畸变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更精确得反映牵引供电系统对电网谐波影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消除接触网覆冰,针对电气化铁路AT(autotransformer)供电系统特殊的长回路和短回路结构,建立防冰系统投入后AT供电系统的电路模型.用该模型分析各AT段内防冰电流和负载电流的分布,得到保障全线防冰所需电流值;根据防冰电流与供电臂末端电压的关系,得出了牵引网压允许的防冰电流值;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温度为目标的在线防冰电流决策流程.以某AT供电区段为例,结合实测负荷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投入的防冰电流值至少为接触网临界防冰电流值的2倍,才能使接触线表面温度维持在0 ℃以上.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铁路牵引网的故障特点,然后针对故障特点建立考察分布电容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在此基础上,就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的微分方程处理、测距算法、仿真数据提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独立的见解;最后得出了关于故障距离、过渡电阻等影响测距精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网采用上下行并联供电,给接触网的故障点标定带来一定的困难。经过实践得知,任何一种传统的故障点标定方法都不能完全满足牵引网各段的故障点标定需求。因此,需要分区段地实施故障点标定,确保满足标定的精度要求,且不增加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0.
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系统,对其抗干扰设计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从系统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精确性等方面,与国内外广泛采用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原理构成的测距系统进行了全面比较,经试运行表明新型测距系统在各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缆供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缆供电,采用双芯电缆电磁感应原理和Carson原理,研究了电缆与接触线分流系数,分析了电缆的波阻抗和自然功率,并将电缆牵引供电的能力与自耦变压器供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电缆截面积大于240 mm2时,电缆分担电流是接触线的3倍以上,表明电缆供电能力是自耦变压器供电能力的1.13~1.34倍.仿真结果表明,当供电臂延长至100 km时,线路电压质量仍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2.
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谐波发射限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比较分析IEC61000-3-6与GB/T14549-93的基础上,讨论了谐波阻抗对谐波电压和电流限值之间关系的影响.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与普通电力负荷在协议容量和供电容量的确定、谐波叠加指数和多谐波源同时系数3个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前者的谐波发射限值的分配方法也与后者的不同,建议采用IEC61000-3-6中的3级评估法.以某电气化铁道为例,介绍了应用3级评估法评估牵引负荷的谐波发射水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含串联补偿电容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网线路的电抗一距离关系不是单调的,按常规的电抗查表测距法,每个故障点会对应2个或多个定位点.通过对含串补电容馈线故障模型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判别方法.对不同的故障角和过渡电阻的ATP仿真以及MATLAB程序分析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判断出故障与区间串补电容的相对位置.给出了含2个串补电容的电气化铁路馈线故障分段查表测距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与既有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换相接入电力系统不同,提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即在同一电力系统内实现电气化铁路无分相的同相贯通供电系统.本文讨论了与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相关的三项关键技术:一是牵引变电所采用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治理负序,取消变电所出口处的分相;二是新型双边供电技术,取消分区所处的分相,减小均衡电流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同时,调整功率因数,保证牵引网电压水平;三是牵引网分段供电与测控技术,将供电臂适当分段,运用同步测量技术,更准确、更及时地判别故障类型与部位,并把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内.文章还说明了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交流电气化铁路AT供电牵引网电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了解交流电气化铁路AT(自耦变压器)供电网络,明确物理概念,利用基于两相对称分量变换的 复合序网分析法,给出了牵引网、自耦变压器、牵引变压器、牵引负荷和电源等网络元件的序模型及AT 供电网 络复合序网的建立方法;定义了供电能力及其利用率,通过比较2X27.5kV AT供电模式与55kV AT供电模 式的特点和性能,说明了供电能力与负荷供电容量需求之间匹配的重要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两相对称分量变 换的AT网络复合序网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可行、物理概念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铁运行电流,启动电流和故障电流的特点,电流微分增量保护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流增量的分离效果和电流变化率di/dt与电流净增量的检出精度,一般的检测手段和分离方法存在着抗干扰能力差和检出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小波变换检测浪涌电流,据此提取电流净增量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仿真证实这种方法可行而有效,且明显优于其它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