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广州南沙开发区进港大道整治工程(牌坊至港前大道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改造工程,较详细地阐述了其改造方案的设计、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以及在补强后的路面上加铺柔性沥青路面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州南沙开发区进港大道路面改造工程,着重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旧路面的处理和加铺沥青罩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校区道路改建工程为例,介绍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采取了铺设土工布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应用土工布防治和延缓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在国内还是一门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于广州南沙开发区进港大道(牌坊至港前大道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改造工程时,在技术、经济上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文中对土布的选用、用量及施工工艺等方面都有阐述。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旧路改造中常用的措施,根据不同形式的反射裂缝产生机理,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参照工程实例介绍防止反射裂缝的处理方法,提出综合整治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水损害是主要沥青路面病害之一,造成水损害的外因主要有交通量、交通组成、降雨量以及不尽完善的路面排水系统。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的内因可以归纳为沥青混和料孔隙率过大、路面压实度不足、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差以及混合料不均匀。减少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措施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路面结构设计、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般下穿框构路面大多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是采用结构铺装,即在框构底板上面加铺水泥混凝土板块。为此,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即以路面设计厚度确定框构内外的设计高程,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路面不均匀沉降,确保路面的整体性。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依据道路与被交道路、铁路的斜交角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板块划分与路面接缝,使板块划分更为合理,板块受力更均匀。文章通过设计实例,充分论证路面板块划分的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废弃量非常可观,为了道路建设可持续发展,一般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再生利用,但造价高、工艺复杂。如果能将废旧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半刚性水稳碎石,则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文中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了破碎筛分试验分析和水稳碎石集料配比设计,并对废旧沥青混凝土水稳碎石进行了9组不同配比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凝土水稳碎石在强度上可以满足高速公路的底基层和其他公路基层、底基层强度要求,可为废旧沥青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已经开通运营的有轨电车扣件埋入式轨道线路道口段,轨旁沥青路面经过车辆反复碾压破坏较为严重.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轨道-路面衔接部分的有限元模型,研究社会车辆荷载作用下轨旁沥青路面响应特性,并对扣件罩和轨腰护块进行设计优化.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可知:最不利工况下,沥青层最大变形出现在沥青上面层,为0.423 4...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隧道内路面加铺层的抗滑降噪效果,通过表面构造深度试验和摩擦系数试验,研究常用纤维橡胶微表处及Novachip超薄磨耗层的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并通过对背景噪声标定,以车辙试验模拟轮胎与路面作用,对不同抗滑加铺层的降噪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和种类对纤维橡胶微表处的抗滑性能影响不显著;随荷载作用次数增加,纤维橡胶微表处声级减小,而Novachip超薄磨耗层声级增大,但远低于微表处及原路面声级;车辙运行8 h时纤维橡胶粉微表处声级降低约1.5 d B,Novachip超薄磨耗层降低约3 d B,不同加铺层的降噪效果:Novachip超薄磨耗层聚酯纤维橡胶微表处玄武岩纤维橡胶微表处,可通过车辙试验来评价不同抗滑加铺层的室内噪声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