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晨亮京郑线电化工程郑州至石家庄段信号工程全面投入运营后,发现“25Hz相敏轨道电路单边断轨后轨道电路残压升高(75~140V)、二元二位继电器JRJC不落下”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不能满足“检查钢轨断轨”的基本技术条件,是严重...  相似文献   

2.
针对既有25 Hz相敏轨道电路存在传输特性差、列车占用时分路效果不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重点阐述和分析了其改进措施及工作原理,并进行了详细设计.经室内试验验证,改进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能够有效改善25 Hz相敏轨道电路的传输特性和分路特性.  相似文献   

3.
分路不良是轨道电路常见的故障,站内25 Hz相敏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在使用中尤为突出,通过分析造成25 Hz相敏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论述3V化25 Hz相敏轨道电路的原理和优势,给出在站内既有线上各种制式25 Hz相敏轨道电路改造为3V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研制的25Hz相敏轨道电路在线监测系统的系统构成,监测原理和系统特点。该系统可实时在线监测25Hz相敏轨道电路室内、外电气特性参数,实现实时、便捷、准确地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设备状态进行参数监测、显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是在原25Hz相敏轨道电路基础上研制的,其抗冲击干扰能力以及结构、性能等,均比原25Hz相敏轨道电路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铁路新线建设和老线改造中.为满足现场用户检测和维护的需要,我们开发研制了可兼容原25Hz相敏轨道电路器材的,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器材专用测试台(以下简称测试台).  相似文献   

6.
8 有关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原理图及测试表格 1. 25Hz相敏轨道电路基本原理图如图5所示. 2. 25Hz相敏轨道电路移频电码化原理图如图6所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25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已成为一个影响铁路运输效率的严重问题。通过对故障总结归类,系统地介绍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25Hz相敏轨道电路虽然已广泛应用,但在施工和维修中,仍有些职工不按规定的要求进行轨道电路调整,给安全留下了隐患。现结合电气化改造中25Hz相敏轨道电路施工开通的经验,谈谈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25Hz相敏轨道电路是一种适应铁路电气化抗干扰要求的轨道电路,目前有25Hz相敏轨道电路(旧型)、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97型)、WXJ25型相敏轨道电路(电子型)等不同类型的设备在现场使用。新乡电务段管内京广线采用的是旧型和97型,其执行元件都是二元二位继电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闪红的原因,介绍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处理方法和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线的建设内容,分析阐述城轨试验线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特色功能。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线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机构的基础试验检验平台,可以完成GB/T14894—2005《城市轨道车辆组装后检验和试验规则》中规定的静置试验、线路试验的所有检验、试验项目,并具备了进行5000km调整试验及可靠性试验的条件,同时能完成通信信号系统与其他专业的联合测试与检验。它的建成和使用将对我国实现自主创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率,规范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双块式无砟-有砟轨道过渡段不平顺及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现场双块式无砟轨道-有砟轨道过渡段的调研发现过渡段存在有砟轨道轨枕空吊、辅助轨缺失、辅助轨扣件缺失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结合综合检测列车轨道几何数据对过渡段的轨道几何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对过渡段在不同不平顺和不同运营速度条件下的动响应进行计算。经研究,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过渡位置易产生幅值相对较大的高低不平顺,随着时间的增加高低不平顺易逐渐恶化。经分析,辅助轨可提高一定的轨道刚度,削减部分来自轨枕空吊对行车产生的不利影响和行车过程中轨道的动态不平顺,并且过渡段对250 km/h以下的运营速度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而对300~350 km/h的速度仅在不平顺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表现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求解中央供电两端接受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本文根据此种轨道电路在调整态、分路态、断轨态3种工作状态下的四端网数学模型,在不同的初始参数下仿真分析了轨道电路在断轨态和分路态下的转移阻抗的变化情况,得出轨道电路在断轨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大于分路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以此简化了求解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求解此种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计算方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为此类型轨道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轨交通轨道维修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城轨交通线路的主要特征、列车运行时对轨道结构破坏等方面,说明轨道维修工作的必要性.介绍城轨交通维修工作基本内容,包括钢轨及零部件、整体道床、道岔及钢轨温度调节器、无缝线路的检测与维修;总结三种城轨交通轨道维修工作管理模式,即封闭式、开放式、修养分离.对轨道维修机构、定员以及养护维修机具配备、用房等,加以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轨道刚度检测数据中由于钢轨焊接接头所导致的高频冲击成分,提出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自适应信号平滑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多分辨率分析手段将信号分解为高频和低频成分,利用高频信号尺度平均小波功率谱识别钢轨焊接接头位置,并通过自适应平滑方法消除信号中高频冲击成分干扰。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在保留反映轨下基础结构中长波成分基础上有效消除由于焊接接头高频冲击特性所造成的影响,为检测数据分析及轨道状态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加,工务部门检测的任务也日益繁重.目前的人工检测手段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错判、漏判,从而给安全运行埋下隐患.通过介绍国内外一些先进检测技术,强调工务部门应着手采用诸如轨检车和探伤车等大型无损检测设备,以便对线路的平顺性、限界及钢材和轨道下部混凝土结构的伤损进行快速检查.实现工务管理由人工静态型向仪器动态型转变,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准点、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7.
轨道不平顺历史数据之间存在里程偏差,若直接用于轨道不平顺劣化趋势模型必将导致其预测精度低的效果,从而增加轨道预防性维修的难度。因此,解决轨道平顺状态检测数据之间的里程偏差问题是实现预防性维修的前提。既有研究假设里程偏差为常数,实际上里程偏差随机产生且随着里程增加而累加。研究建立基于钢轨接头匹配的不平顺数据里程偏差修正模型,从轨检仪右高低原始弦数据中使用均一阈值提取出钢轨接头,对齐两段数据上提取到的所有钢轨接头后利用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修正检测数据之间的同一相邻两钢轨接头之间的不平顺指标,修正后的检测数据相关系数约为0.98,保证了历史数据运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无缝线路铺设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轨道铺设方法和长钢轨焊接方法结合在一起,总结了8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无缝线路的铺设方法,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指出结合当地实际条件,选择适用的方法和配套的设备可实现无缝线路的快速铺设。  相似文献   

19.
轨道电路在无砟轨道条件下传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砟轨道内部钢筋网与钢轨电流之间的互感作用,改变了轨道电路一次参数,影响了谐振式轨道电路传输性能,实际使用长度明显缩短。改进无砟轨道电气参数是提高谐振式轨道电路传输性能的有效途径。试验表明,对各种类型的无砟轨道单元进行绝缘化处理,尽量减少或消除轨道板内部钢筋所形成的闭合回路,以及距轨底320mm以内可能存在的钢筋网闭合回路,可有效地改善无砟轨道的钢轨阻抗参数;改进无砟轨道扣件系统结构,降低水膜电阻对道床漏泄的影响,有效地改善无砟轨道的道床电阻参数,从而改善谐振式轨道电路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20.
结合高速铁路天窗特点,通过方案比选分析拨轨更换无砟轨道板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研究拨轨更换轨道板方案中钢轨的受力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扣件松开长度、施工作业温度和线路曲线半径对钢轨内部Mises等效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扣件松开长度大于70 m的情况下,一般作业温度及曲线区段均具备开展拨轨更换轨道板作业的条件.利用轨道板更换一体化装备在试验线开展拨轨更换无砟轨道板施工,结果表明:装备性能可靠,作业衔接流畅,时间可控;施工过程中钢轨应力状态安全;拨轨更换轨道板能更好地满足高速铁路天窗内更换轨道板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