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分析了机器人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中的作用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应用情况的分析,得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尤其在车身焊装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机器人在车身焊装生产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预计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覃永 《时代汽车》2022,(7):153-154
本文以汽车下车体总成自动化焊接生产为例,阐述了车身焊接自动化线的形成原因,以及柔性焊接生产线的应用场合.从柔性焊接生产线的设计内容出发,分别从柔性焊接夹具的技术要求、抓手设计以及机器人布置规则等方面论述.通过对下车体柔性焊接生产线的分析,对其设计要点进行研究,为自动化生产中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线的必要性,指出了车射焊接生产线是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的关键。并从焊接设备,工装夹具,机械化输送及自动控制几个方面提出实现柔性汽车焊接生产线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柔性定位单元是将柔性制造技术应用于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尤其适用于白车身底板定位的生产线,可与标准工业机器人配合,达到精确、快速地实现多种车型切换与定位,实现生产线的柔性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装成本。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的进步及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我国汽车生产制造业再次飞速发展.白车身是汽车组成的核心部分,白车身由冲压厂的各种冲压件通过点焊焊接而成,而电阻点焊工艺对白车身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吉利汽车某公司的-3B车型焊装生产线为例,解决焊点咬边导致焊点咬边扭曲、焊点压痕深导致飞溅冷却后形成焊瘤等问题,通过对焊接轨...  相似文献   

6.
对汽车侧围内板焊装线仿真研究,应用PDPS软件对汽车侧围内板焊装线建模,模拟工件上料、夹具开合、机器人焊装、工件下料焊装线生产过程,仿真研究结果如下:通过调整焊枪路径或焊枪姿态实现焊点可达性以及避免发生碰撞干涉,根据6自由度机械手关节值旋转角度变化情况调整焊接机器人焊接过程,通过对工位操作生产节拍仿真研究控制生产线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已成为汽车车身焊接的普遍应用方法.由于机器人采购的周期比较长,所以一般在焊装线工艺规划初期就要对机器人的型号进行仿真确认.为了提高机器人仿真选型的一次准确性,从焊接机器人结构、仿真选型流程及选型原则几个方面介绍了机器人选型的流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频焊接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部分生产汽车批量大的企业已将中频焊接技术应用于轿车白车身焊装线。在欧洲,中频点焊机器人使用量已占40%,并扩大到铝合金轿车车身的点焊作业。中频逆变焊机具有高效节能优点,在全球提倡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在汽车制造业中应积极采用中频焊接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汽车白车身焊接产品在焊接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利用西门子1517F系列安全型CPU核心进行控制,构建PROFINET网络进行信息通讯,采用专业的激光打标机作为产品信息标靶的打标设备.应用结果表明,利用PLC自动控制的激光打标工艺可以满足汽车焊装生产的高速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车身焊装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轻型载货汽车车身焊装生产线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进行论述,通过工位平衡图分析方法,找到该焊装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并对该瓶颈工序进行改善以提升整条生产线的生产节拍,从而达到提升产能的目的。经过试运行三个月,该生产线产能得到较大提升,由日产量275台达到315台,且驾驶室焊接总成各项质量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制造领域,车身焊装车间工序间广泛应用机器人搬运的方式,由于机器人存在负载及转动惯量限制,当机器人抓手偏心或超重的情况下,就必须升级机器人型号,降低运行速率,由此增加了投资及工艺节拍。文章介绍车身车间机器人抓手类别、结构,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组件材质轻量化应用、结构优化角度讨论机器人抓手轻量化方向,为轻量化抓手设计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CAD在车身焊装生产线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曹彪  陶明元 《汽车技术》1997,(10):33-36
采用机械设计专用CAD软件,结合目前先进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E-Mail通讯技术,建立了一个应用于汽车车身焊装生产线设计的CAD软硬件系统。分析了车身焊装生产线设计及CAD系统特点,阐述了该系统应用于车身焊装生产线设计所特有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身焊装线总体设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车身焊装线的设计、制造,由于依赖引进,它已成为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在为国外设计的多条焊装线的实践中,总结了车身焊装总体设计时要注重考虑的7种因素,即生产能力、经济性、自动化程度、焊接工艺性、质量检测体系、整车装配性及安全保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对丹东汽车制造厂“八五”技改项目--大客车车身焊装生产线的平面布置、结构主主要焊接夹具和设备,并介绍其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5.
T/B车身成型线是神龙公司2004年由PSA导入的一条集计算机控制、信号采集交换、自动识别车型和机器人焊接于一体的焊装四车型混流生产线,同时具有上位机监控功能,自动化程度高。该成型线主体为成型定位机,组合相应夹具定位车身,由机器人焊接成型。本文着重介绍成型定位机几种典型故障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进入工业4.0时代,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生产中,尤其在汽车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越来越突出,这也促进了汽车制造领域自动化和智能化焊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在汽车焊装车间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焊接的效率与工艺,但现存焊装制造工序中,仍存在因质量无管控而影响后序生产效率、增加工人检测成本和劳动强度等问题。研究针对国内某汽车厂焊装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以新增和优化人机工程的智能检测为切入点,总结改善措施并于实际生产中进行试验,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同时给存在类似人机工程检测问题的汽车制造车间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朱彧  孔坤  吴斌 《汽车实用技术》2023,(20):134-139
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白车身总拼焊装技术是保证整车装配质量的重中之重。文章介绍了汽车白车身柔性总拼的几种形式,并着重分析了机器人柔性总拼在南京依维柯汽车产品白车身总焊线上的应用,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工艺布局,提高车身焊装生产工艺水平及车身焊装质量。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车身装焊是车身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身焊装线的设计质量对于车身的装焊质量和产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阐述了T701驾驶室焊装线工艺设计依据、共平台柔性化基准、线体布置形式、瓶颈工序的机器人布置及工时节拍提升等,通过综合平衡生产量纲、产品结构、工艺场地、工装设备以及投资费用,提出了全平台4个车身的柔性化混流方案,并为后续变种车型预留了扩容带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汽车车身柔性装焊生产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春 《汽车技术》1997,(12):21-24
阐述了建立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线的必要性,指出了车身装焊生产线是汽车车身柔性生产的关键,从工艺设备、工装夹具、机械化输送及自动控制几个方面控制实现柔性汽车装焊生产线的措施。分析了柔性装焊生产线-车身生产发展的趋势,论证了计算机是实现柔性自动控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机器人已取代人工成为自动化焊装线上的主要焊接设备.随着国内汽车产能的不断增高,高纲领、高节拍的自动化焊装线需求强劲.有效规划焊装线上的机器人布局和数量可充分提高机器人利用率、降低生产线成本、保证焊接质量.本文将就焊装线中机器人资源的规划流程与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