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托湖南省邵阳市某双曲拱老桥荷载试验,对双曲拱桥的建模分析以及荷载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MIDAS-civil空间梁格法对双曲拱桥进行建模分析,拱圈线形以及材质状态采用现场实测值,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根据荷载试验数据结合外观病害程度对旧桥实际承载能力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了此类桥梁承载能力评定常见问题及误区,为今后双曲旧拱桥承载能力正确评定提供了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2.
经过荷载试验的桥梁.应根据整理的试验资料分析结构的工作状况,进一步评定桥梁承载能力,为新建桥验收做出鉴定结论.或作为旧桥承载力鉴定检算的依据,并纳入桥梁承载能力鉴定报告和桥梁承载能力鉴定表。一般进行下列分析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由于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交通流量和车辆载重量增大,雅安大桥钢筋砼主梁承载能力不能满足使用荷载要求.应用增配主筋加固法,使桥梁承载能力提高.介绍其钢筋砼主梁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役钢筋混凝土梁桥提出了一种服役安全性评估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对江苏省326省道上的一座现役钢筋混凝土7跨简支T型梁桥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建立桥梁结构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反应:根据桥梁现场检测和结构分析的结果.采用材料强度折减和荷载加成的观念评估该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并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结构主梁的变形验算与裂缝宽度验算;评估结果表明该桥承载能力较差.安全可靠度较低,已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模糊数学模型在水资源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价值系统是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互相作用形成的复合系统,具有模糊性和复杂性.通过对水资源价值构成的分析,依据模糊系统理论,建立水资源价值模糊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兰州市水资源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合理制定水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主拱圈及腹拱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计算,对双曲拱桥主要病害的形成原因作一阐述.从中得到一些实测数据和规律,可为今后分析双曲拱桥承载能力及该类桥梁的加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起重运输机械新型传动装置——点线啮合齿轮减速器,并对中硬齿面点线啮合齿轮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噪声情况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表明点线啮合齿轮传动和常规的渐开线齿轮传动相比,具有承载能力大、强度高、噪声低等优点,并且新型减速器的效率可以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问题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对中国的水资源法律、政策和管理方法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本文的第一部分对中国水资源基本状况做了介绍。第二部分论述了水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水资源的分配、使用和消耗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第四部分论述了我国有关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的法律和政策,其中重点论述了我国水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水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第五部分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现行制度和主要措施作了评价.指出其成就和不足。第六部分为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来分配、使用和管理水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新建公路桥梁众多。要对桥梁进行精确的评估,才能确保桥梁以稳定的承载能力和可靠度进入桥梁的工作状态,具有社会经济的意义。桥梁荷载试验是可以直接对桥梁结构特性进行测量的工作,可以为桥梁结构维护提供更科学的评价指标。我国已经建立了荷载试验进行桥梁承载力检测的框架,不过在荷载试验检测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分析,对桥梁实际的承载能力做出更精细化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钢管混凝土脱粘及灌浆补救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钢管与混凝土脱粘后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和承载能力等)以及灌浆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脱粘宽度增大,钢管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纵向和侧向变形加剧.原因在于,脱粘后钢管与混凝土不能共同承载.进行灌浆处理后,钢管混凝土原有的力学性能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1.
新常态下快速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日益明显,资源环境对交通运输的承载能力成为地区健康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在界定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构建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结合可拓学的模糊物元理论和信息论的熵理论,建立基于模糊物元的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预警模型,并对长江经济带七省二市的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预警研究.实例结果表明,构建的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基本合理,模糊物元预警模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预警研究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港口交通资源承载力预测预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航道交通容量计算方法,建立了航道资源静态承载力模型,基于锚地规模计算方法和基准判定参数,建立了锚地资源承载力分级模型。应用排队理论,将港口码头泊位的服务强度与航道资源、锚地资源的承载力模型相融合,构建了港口交通资源承载力综合预测预警模型,并以中国南方某港口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应用预测预警模型,2008年与2010年的航道资源承载力指数分别为0.405与0.608,锚地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分别为1.489与0.600,2008年的港口码头服务强度为0.565,计算结果与事实相符;按照货物吞吐量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最小、最大航道资源承载力指数分别为0.593与0.796,预计到2020年,最小、最大航道资源承载力指数分别为0.685与0.944;基于现有锚地资源,预计到2015年,水深小于5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0.177,水深在5~10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037,水深大于10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294,预计到2020年,水深小于5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0.210,水深在5~10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231,水深大于10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535;预计到2015年,港口码头的最小泊位服务强度为0.858,预计到2020年,港口码头的最小泊位服务强度为0.994。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领域使交通承载力的基础理论和量化研究方法等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作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交通承载力向上与城市交通规划,向下与机动车需求管理融合,可以得到多个延伸的科研选题。在特定的时空网络中,一定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就是道路网络或基础设施现有或未来的承载状态,即交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交通环境稳定时,道路交通设施单元或系统的承载能力或阈值。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础理论、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这3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现有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研究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评价量化方法有效性难以保证,评价指标选取缺少标准化,复杂系统承载力缺乏综合的内外部耦合协调分析,以及应用技术方法落后等问题。首先,未来可以建立较完善的交通承载力理论体系;其次,标准化评价指标,建立有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研究交通系统内外部的耦合协调机制,提出协同优化策略;最后,改进应用技术方法,拓展自身及交叉领域应用。为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研究提供理论保障,为促进我国交通可持续文明发展建设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适应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①水量减少.岷江流量明显减少,70~80年代与30~4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9.5%,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10m左右.洪旱灾害更加频繁.②岷江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岷江高场站的综合污染指数由1996年的0.21增加为2000年的0.34,水质级别由“较清洁”变为“轻污染”.③生态环境恶化.岷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和干旱河谷扩大,水土流失也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变化,要保障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安全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即必须树立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推进水利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的水量、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①水量减少.岷江流量明显减少,70~80年代与30~4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9.5%,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10m左右.洪旱灾害更加频繁.②岷江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岷江高场站的综合污染指数由1996年的0.21增加为2000年的0.34,水质级别由“较清洁”变为“轻污染”.③生态环境恶化.岷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和干旱河谷扩大,水土流失也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变化,要保障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安全有必要采取下列对策:即必须树立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推进水利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16.
论绿色交通理念与生态公路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的同时,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公路建设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公路建设地区的生态平衡。绿色交通的理念和生态公路的设计理念给了以下启示:公路设计中要多方统筹考虑,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力,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当前公路设计优化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城轨跨线运营可减少乘客换乘,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以企业车辆使用成本,列车运营成本和乘客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跨线列车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以列车发车间隔、满载率、可用车辆数为约束,构建跨线运营模式下的运力配置模型,结合算例提出判定跨线运营模式适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实施跨线运营线路需具备一定的冗余能力,其实施效果依赖于跨线客流强度、接轨站的换乘条件、行车组织等多个因素;同台换乘易实现跨线运营,因线路通过能力和可节省的换乘时间都有限,高峰期实施跨线运营优势并不明显;与单线独立运营开行方案相比,实施跨线运营可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和乘客出行成本,且随着跨线客流强度的增加,成本节约效益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综合运输网络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的整体效能,在分析我国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提出了基于资源与环境等约束条件下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分层次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并在定量模型计算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我国综合运输网络规划布局问题.为构建我国综合运输网络布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车站作业方案的确定对高铁车站通过能力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高铁车站通 过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计算高铁车站通过能力的仿真模型,明确车站作业方案是高铁 车站通过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重点对高铁车站通过能力的车站作业方案决策规则进 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的仿真试验方法,对不同车站作业方案下的高铁车站 通过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利用极差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用实例对该试验方法的有 效性进行了验证,确定了能使高铁车站通过能力最大的最优车站作业方案组合.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对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集中在减缓问题上,且进展缓慢。气候变化的敏感领域也就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包括卫生部门、农牧业、水资源和海岸资源及林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经济政策可以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配置,提高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