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超导加热是沥青加热的一种新技术。文中介绍了超导加热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其性能特点,阐述了超导加热型沥青油罐的设计计算过程,并与传统的加热方式进行了经济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超导加热型沥青油罐在我国公路养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沥青生产中,沥青的调运、输送是一大难题,无论保温油罐还是输送沥青的泵管,其堵塞的原因都是因为沥青散热、降温凝固所致。我们只要采用加热保温的方式,在保温的前提下,将沥青散失的热量在适当的时间以加热的方式给予补充,使凝固沥青液化,堵塞就能消除了。保温油罐设置加热保温是为了防止意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与巴盟公路总段在巴盟临河首建了太阳能及远红外综合加热沥青装置。该装置主要组成部分是太阳能油池,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锅、电器自动控制三部分。太阳能加热沥青油池是一种无集热板的平板集热器,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则是将涂有氧化铁涂料的电热管置于装有沥青的熬油锅内,通电后,在额定时间内则沥青可以升温至使用温度;电器控制部分是在电器控制柜中,装有WTQ-288型电接点式压力温度计;配合继电器;根据需要自动控制熬油锅沥青加热温度。太阳能油池方位取正南向,玻璃采光面  相似文献   

4.
湖北宜昌县公路管理段按照中国筑机学会推广的太阳能加热沥青技术和鄂DB42/T001-91《太阳能沥青池标准》,并参考其它单位在建造太阳能加热沥青设备中的经验得失,较成功地在省干线鸦鹊岭道班建造了一座采光面积100m~2、容量200t、日出成品沥青10t的综合加热沥青设备.1 设置不同品种的油池由于沥青供应品种不一,太阳能沥青池沥青储存也应分类.改变传统只设单一油池为分类油池,利用油槽完成分池进油,使用时按需取之,见图1.  相似文献   

5.
我区首座太阳能远红外线综合加热沥青、渣油装置(以下简称太远装置)在巴盟临河建成。于1986年8月通过了内蒙经委和交通厅的技术鉴定。该装置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有推广的价值。现简介如下: 一、太阳能远红外综合加热沥青装置的作用“太远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太阳能油池;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锅;电器自动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南地区公路科技情报网召开了 《太阳能加热沥青》和《旧路技术改造》研讨会 中南地区公路科技情报网于1985年11月6日至9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太阳能加热沥青》和《旧路技术改造》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交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各兄弟网及本网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共计114人。 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主要是《太阳能加热沥青》和《旧路技术改造》。太阳能加热沥青在我区应用已有5年的历史,1980年湖北省首次将太阳能和远红外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中,建造了太阳能和远红外综合加热装置,使太阳能产生的“温室效应”将沥青融化后流入油锅,一般达到60~70℃,然后利用电热远红外线的作用,再将沥青温度提高到160~180℃,供拌合使用。1983年9月此种装置由湖北省主持通过了技术鉴定,1984年国家经委将其列为重点技术开发项目。1983年湖南省益阳及长沙地区公路总段,1984年河南省偃师县公路段、广西桂林市公路总段相继建立了这种装置。湖南益阳地区公路总段建成的两座太阳能沥青池,总采光面积269m~2,总储存能力为723t。长沙公路总段  相似文献   

7.
利用太阳能预热和保温沥青,并加至一定压力的水(不汽化)作为载热体将沥青进一步加热至使用温度,即太阳能与中压水加热综合利用于熬油工艺是沥青加热工艺的新发展,本文阐述了该工艺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建议在公路系统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养护管理Q&A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兆德湖北省当阳市公路段总工,教授级高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最早把太阳能热应用技术用于公路建设,拥有“浸入自动式控制加热沥青”、“黑色路面养护车”、“太阳能加热沥青装置”、“泡沫沥青的研究与应用”等多项成果,获交通部、湖北省科技成果奖九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各种太阳能加热沥青装置进行较详尽的原及结构特点介绍,指出其尚存的缺陷,并试图推测今后可能出现的、新的太阳能热沥青装置。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油池”是利用太阳的温室效应,将池内的沥青(渣油)加热到融熔自流的状态,按需要流入化油锅内,再利用电能或其它能源将其继续升温、脱水,达到施工所要求的温度。这种加热沥青的新工艺,在山区建造“太阳能油池”时,由于地理条件因素的影响,对如何判断山区“太阳能油池”选址的合理性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般地讲,山区太阳能油池地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60年代以前,我省的公路以土路为主,60年代之后,随着黑色路面的日益增多,沥青加温设备也逐渐发展起来,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柴(煤)地灶明火加热(火管) (2)蒸汽加温 (3)太阳能加热(83年开始) (4)沥青导热油加热设备(85年开始) 用导热油加热沥青的流程  相似文献   

12.
《公路》1984,(7)
太阳能——远红外线综合加热沥青装置,由湖北省交通厅主持,有湖北省太阳能研究会、华中工学院、武汉市能源研究所等单位参加,进行了技术鉴定。此后又通过总结,反复修改。现将该装置的设计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在太阳能充足而气候寒冷、风速大、温差大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如何建“太乳站”的实验研究情况.介绍新建的有保温装置的跟踪太阳能加热导热油,再由导热油加热沥青的装置,与全密封、环流、连续生产的乳化车间配套的新型太乳站的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14.
夏季利用太阳辐射能的太阳能油池,能使沥青温度升至80℃,当把它加热到沥青摊铺所需温度170℃时,就能大大节约煤炭或电能。然而要达到节约能源效果,除了要确保采光屋面能采集到尽可能多的太阳能,并确保油池的整体保温性能之外,防止屋面漏雨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沥青是一种有机胶结材料,它的形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常温下呈固态或熔融态,而在高温(100~180℃)时则呈液态。公路黑色路面施工中,要求被使用的沥青呈粘度较低的液态,这就需要对沥青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沥青的工序俗称化油,太阳能一  相似文献   

16.
中南地区公路科技情报网于1988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河南省召开了“乳化沥青新技术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使乳化沥青新技术在中南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以提高公路养护效益。与会代表听取了10位代表的发言,并参观了通许、尉氏、荣阳等县的乳化沥青路段以及太阳能加热油池、乳化沥青设备、多功能道路养护机、郑州黄河大桥等。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生动活跃,收益很大。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沥青的受热方式来改进沥青的加热技术 ,即只对流动的沥青进行连续加热 ,从而改善和提高了沥青的加热质量 ,缩短了加热时间 ,降低了加热能耗  相似文献   

18.
微波、红外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7,(2):149-152
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下的各项性能,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和红外加热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高温变形特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和抗疲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具有较红外加热和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9.
《公路》1990,(10):36-37
一、前言1986年建站初期,我们去外地考察发现,省内公路系统沥青油罐的加温方式均为夹套式或在底部采用排管式两种。油罐或油池的容积一般在500~1000吨。其加温时间都很长,燃料消耗大,沥青易老化。例如:有些单位用1000吨贮罐,采用4吨锅炉产生的蒸汽夹套式加温,20天后沥青油温才能达到90℃;有的300吨油罐,用1吨锅炉加温21天还达不到泵吸温  相似文献   

20.
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6,(12):188-192
微波加热是一种全新的热能技术,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辐射加热下的各项性能,利用微波加热设备,研究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均匀性和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有着快速、穿透深度大以及受热均匀一致等优点,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