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充分调研VR技术在航空、军事、工程设计、营销展示、文化娱乐、教育等方面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追踪载人潜水器的设计制造、全寿命过程及其衍生物,深入发掘与VR结合的应用模式及VR的不同展现方式。从辅助设计制造、航行运动仿真、操作教学与培训、维护保障等方面提出对VR的需求,为VR在载人潜水器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船舶工业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可在船舶设计、建造以及服务等产业链带来颠覆性变革,大幅提高生产效率。VR/A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也称VR技术)是一种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人机界面技术。  相似文献   

3.
土木工程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集成性极高的高新信息技术,本文通过对VR技术的讨论分析了VR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指出VR技术必将在土木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轮机工程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但其实训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低、学生配合度低、交互性差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和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Mocap)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通过分析VR技术和Mocap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优势,结合轮机工程学科中实训教学过程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究了利用基于Mocap的VR技术提高工程实训教学质量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钱康  王爱民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9):92-96,99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对军事模拟,工程技术仿真,医疗实践等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而视景仿真技术是虚拟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Multigen Creator三维建模软件和Vega交互仿真环境,以Vc++为开发环境,针对舰载惯性导航系统,介绍了搭建一个视景仿真平台的过程。这为惯性系统的仿真平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特点入手,结合航海专业课程特点设计VR教室,构建适合航海专业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的课程改革方案,拓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以《防火与灭火》课程为例,从理论和实训两个教学方面具体说明VR技术在航海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方法,以便服务于航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绩效。  相似文献   

7.
海洋的战略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围绕海洋的竞争和斗争空前激烈。海洋高技术既是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海军军事技术能力的必要支撑。海上作战和海军装备,均受到三维海洋环境的影响,在高技术条件下,环境因素将成为提高海上作战力和保证装备优势的关键所在。海洋技术和军事技术的结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新科技领域,即军事海洋的技术的兴起,其意义和作用非常重大。世界海洋大国当前关注的军事海  相似文献   

8.
如果俄罗斯军事工业需要在世界军火贸易领域保有已经取得的份额,并争取有更进一步的增长,那么就不能忽视俄罗斯最大的邻国。现代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远东也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这些增长交织着合作与纷争。作为俄罗斯经济领域的重要支柱,俄罗斯军事工业一直被奉行独立国防战略的国家所关注。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军事装备客户,追述俄罗斯与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传统,往往能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国人在军事技术领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李敏  金晶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4):79-81
由于点云数据匹配数量不足,导致重构的三维图像与实际图像之间存在较大位置误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基于VR技术的舰船航行环境快速重构研究。研究以VR技术为依托,利用VR技术中的核心计算机完成4个步骤。首先对前端VR成像设备采集到的二维点云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点云去噪和精简;然后进行摄像机标定,确定摄像机数学模型,从而得出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几何信息;再以得到的几何信息为基础,进行点云特征点检测与点云匹配;最后利用VR技术中的VTK软件实现自动重构。结果表明,与2种传统重构方法相比,本方法应用后,点云匹配数量更多,重构的三维图像与实际图像之间的位置误差更小,证明了本方法的重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是一种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更新、分析、输出等处理的工具。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是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它将GIS的空间查询、分析和决策功能与VR逼真的三维可视化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GIS系统的可视化效果和三维空间分析能力。采用先进的3DGIS技术实现,对提高信息系统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智能芯片应用广泛,其安全技术日益受到国内外业内关注,特别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安全性尤为重要,本文以IC卡为例,从基于物理特征的角度,探讨智能芯片的攻击与防护技术。主要介绍了针对DPA电源攻击的反向调节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朱婷婷  赵林  程锴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6):35-37,61
在军事无线通信中引入自组网技术,可使通信系统具备良好的抗毁性、灵活性和机动性,现已成为军事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简要介绍自组网技术与军事无线通信系统结合的优势所在,举例分析,并探讨该通信系统的几个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船舶仿真系统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航行数据的识别及转发处理。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VR技术的新型船舶航行仿真系统。通过层次逻辑结构设计、仿真拓扑结构设计2个步骤,完成新型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在此基础上,通过VR交互程序设计、航行传输协议设计、仿真数据库设计3个步骤,完成新型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实现基于VR技术船舶航行仿真系统的顺利应用。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应用基于VR技术船舶航行仿真系统后,航行数据识别及转发处理时间均得到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Apple公司推出的QuickTime VR技术是一种基于静态图象处理的能够在微机平台上实现的初级虚拟现实技术.QuickTime VR技术具有研发成本低廉、运行速度快、文件空间小、真实感强和易于操作的特点.本文介绍了QuickTime VR技术的工作原理、基本特色、软硬件需求及其在现代酒店业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人潜水器在恶劣海况下收放作业挂钩困难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虚拟现实(VR)的遥操作机械手装置,搭载于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A型门架上,以操控VR手柄灵活、高效地完成无人潜水器收放时的辅助挂钩作业。利用Unity3D引擎搭建并开发一套机械手虚拟仿真系统,实现对机械手的正、逆向运动控制,并与实际机械手建立Socket网络通信,实现虚实同步;通过串流VR一体机实现对机械手的实时可视化仿真与VR遥操作。相较于现有的主手及示教器遥操作,VR遥操作机械手的作业效率更高,操作难度低,且系统具有较强的沉浸感和临场感,提高了机械手海上作业的可视性、灵活性和安全性。通过搭建波浪模拟试验平台模拟不同海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VR遥操作机械手挂钩作业的效率较示教器遥操作提高49.4%。在海上试验中,机械手也成功完成了各类潜器收放的挂钩作业。  相似文献   

16.
C^3I系统是现代军事系统实战中的中枢神经系统,部队具有生存能力强的C^3I系统,它几乎与部队的武器系统上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论文是和篇论述性情报分析论文,较系统地阐述了美,英,法和前苏联军事当局为增强C^3I系统生存能力在工程设计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最新技术和开发策略,重点叙述国外海军舰载C^3I系统抗毁性技术的发展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航海教育的发展以及虚拟现实技术(VR)在航海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应用,在接下来的5年,船员可能不用在书本上学习避碰规则,而通过平板终端进行情景模拟。这种方式使培训场景更加真实,从而达到更佳的效果。伴随着VR在航海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应用,船员可以借助于VR,在教室里便能安全完成较为真实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高度逼真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人机交互技术,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其在潜艇的作战和训练模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简要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在潜艇作战与训练模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虚拟现实(VR)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应用特点和关键技术,以及它在航海仿真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在航海仿真中应用VR的原则,展望了VR在航海仿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精准控制行驶船舶的航行传输信息,提出一种基于VR技术的移动信号网络海面覆盖控制方法。分别计算移动信号的上限所及范围及下限所及范围,完成VR技术下网络海面覆盖域区间的确定。在此基础上,搭建海面移动信号处置体系,按照覆盖差量的求取原则,处置控制权限的阈值参数,实现VR技术下移动信号网络海面覆盖控制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TVP-VAR型控制策略相比,应用新型覆盖控制方法后,DVS指标最大值由0.28提升至0.74,船舶航行传输信息得到实时精准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