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将交通配流理论运用到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中,以广义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与衔接,构建港口群集疏运系统交通配流模型,利用增量分配法和Dijkstra算法仿真求解,并以山东省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当分配70%以下的集疏运总量到现有交通网络中时,运输成本上升缓慢;从分配80%的总量开始,区域运输成本急剧增加;至100%时,现有交通网已超负荷运行.通过增加建设中德龙烟铁路的集装箱运量或新建"中部铁路"能有效降低港口群集装箱物流总成本,分别达到2.24%和4.18%;若两条铁路同时运营,物流总成本可显著降低11.69%.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和宁波两港口国际集装箱中转量、港口群水路集疏运比例的影响因素,建立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因果关系图,通过系统模拟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功能的合理定位、集疏运结构的优化和近洋航线中转港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2010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将呈现增长趋势,上海港水路集疏运比例超过30%,长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上海港为集装箱枢纽港,优先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太仓港将具备长江三角洲近洋航线中转港的能力,太仓港可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洋航线主要中转港。  相似文献   

3.
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与港口发展息息相关,本文结合福州港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采用移动平均法对吞吐量进行预测,以验证其集疏运系统的配套能力是否满足需求,最后以此为依据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广州低碳智网型航运中心的发展,建设更加高效环保的集疏运体系,对服务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发展及完善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剖析了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发展现状;接着,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国际航运中心对比,分析了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建设的相应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在对广州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配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州虽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集疏运条件,但存在珠三角水网优势发挥不够充 分等问题,因此广州需要对标国内外著名航运中心,充分吸取外地经验,致力于打造“升级版”港口集疏运体系,如实施珠江流域战略等。  相似文献   

5.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是我国港口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 800万TEU,一举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作为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 200万TEU,名列世界第三,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使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大幅增长.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对集装箱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恐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效率,以青岛港集装箱港区为基地,深入调研分析港口集疏运现状,通过实践调研、归纳筛选、信息集成、系统开发、推广测试等步骤,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智能协调的"青岛港集装箱集疏运智能运营平台",实现箱信息在集卡、码头、场站等多终端用户之间的共享服务,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等显著特点,使用前景广阔,可推广应用到外点集卡以及散杂货运输物流体系,对于构建现代港口智慧运输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钦州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趋势,利用经济生成率法和弹性系数法预测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估算进、出港口的车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钦州港集疏运设施规划建设的对策.基于横、纵向比较,提出的港口吞吐量和集疏运需求预测方法以及港口集疏运设施规划方法可供国内港口新一轮规划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集装箱港口普遍存在的港城交通矛盾,对国内外集装箱港口集疏运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提出由枢纽点、专用通道及港区组成的集装箱港口集疏运模式,即"点-线"疏解模式。以天津港为例,提出2020年港口"点-线"疏解模式的布局方案,并从交通、经济及社会效益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点-线"疏解模式能有效解决港城之间的交通矛盾,且能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在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的运输构成了港口车流量中的重要部分。应用W ITNESS物流仿真软件对集装箱码头公司与后方堆场之间的集疏运物流作业进行仿真,从中发现集疏运瓶颈并指出问题根源,以寻求解决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天津港各集装箱码头公司与后方堆场间的实际情况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模拟评价优化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上海港是一个腹地型的世界级国际集装箱吞吐港,集装箱箱源主要来自于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其集装箱集疏运以公路为主,占运输量的80%以上,水路占15%左右,而铁路极其薄弱,不到1%。公路运输比例始终居高不下,铁路运输在港口集疏运系统中无用武之地。随着洋山深水港及芦潮港的竣工使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对其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的功能定位,并从城市交通结构、线网布局和交通政策三方面阐述了我国目前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的公共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交通“7+1”论坛第十四次会议的主题为“综合交通促进法研究”。构建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型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我国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立法手段进行合理的约束与调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论坛会议对《综合交通促进法》的立法必要性、法律位阶及与相关法律关系、法律框架文本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在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草案文本。相关法律的研究,不仅将有力推进交通发展方式向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转变,同时对于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交通领域的法制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通7+1论坛”第十五次会议的主题为“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理论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论坛会议针对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理论体系建设,同时围绕综合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培养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高级人才的需要,分析了国内外高等院校相关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设置,探讨了综合交通课程和知识体系,介绍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平台建设思路,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交通安全与安全交通是同一问题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交通安全是创立安全交通的唯一目的,安全交通是实现交通安全的必要条件。人既处于交通环境中受交通环境的制约,又可以对改变交通环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志 《城市交通》2010,8(5):11-13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投资决策需要考虑到现有设施的经营效率是否达到最大、现有设施是否得到合理的维护、是否有成本更低的可替代方案、现有资金是否从全局角度上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础设施硬件投资,更需要有良好的服务和管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是不可持续的,改革的方向应着重于投融资机制的可持续性和透明性、民营部门的参与以及城市交通规划与财政投融资计划的直接挂钩。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苏省交通运输现状,通过计算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广义费用,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先发展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铁路运输兼顾发展的3种运输模式。根据外部广义费用计算结果,分析比较3种运输模式优劣势,最后基于公路运输为主,适度提高铁路运输的公、铁、水3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方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城市客运应该以公共交通方式为主,通常采取公共交通优先方案来保障其实现.本 文针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问题,提出一套全面评价体系与相应的应用模式/程序,在城市客运交通模式战略选择、城市内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城市公共汽电车通道交通设计三个层次上,定量化地解决公共交通优先度的评价、选择、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权利的均衡间题,成果可应用于大城市确定客运交通战略,并一贯性地部署城市各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和指导具体的公共客运通道交通设计。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构建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模式要求日益紧迫。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是全方位的,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而建立合理的交通成本模式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鉴于此,介绍当前的交通成本模式,通过分析该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更完善的交通成本模式,可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自行车交通的特征以及重庆主城区交通出行特征,提出自行车交通在重庆交通出行体系中的定位,以及独具重庆特色的自行车发展模式,将该理念应用到北部新区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航空运输是国家综合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航空运输网络与综合运输网络在网络特性上区别明显. 与综合运输网络呈现随机网络的特征不同,航空运输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特征,枢纽节点和干线航段的集中度高,网络呈现为轮辐式结构,机场节点是网络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易成为网络效率的瓶颈. 在综合运输大通道上,航空运输方式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表现为在客货运输市场上的自然分工和自由竞争;在综合交通枢纽上则表现为衔接与合作关系. 机场枢纽是体现综合运输效率的关键点,需要其他运输方式的主动衔接与配合,以发挥航空运输高效快速的优势. 基于不同的网络特性,为实现两种运输网络的协同,有必要优化和改善航空运输与综合运输网络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