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加快推进我市船舶工业发展。由我委牵头,有南通柴油机股份公司、南通长城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参加的一行六人,于2006年11月20日至24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09,(3):6-7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简称“振兴规划”)。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在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推出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巩固和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09,32(3):13-13
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认为,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相似文献   

4.
赵大利  赵学昂 《船艇》2005,(11):12-15
船舶工业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装备产业和国防军工产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持续上升,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背景下,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对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确保海上运输安全和国防安全,都具有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本人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郑兴富 《船艇》1997,(9):10-13
根据市场发展和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需要开展大型集装箱船的科技攻关,已经是船舶工业科技工作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重大问题,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09,32(4):8-13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胡豪杰 《珠江水运》2011,(12):10-12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三角将在2020年前打造产能干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广东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更是将中山船舶基地的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中山市也将船舶工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向适度重型化、高级化转变,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山船舶工业正面临着发展的“春天”。同时,中山的船舶工业正面临着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省内和江苏、上海、浙江、辽宁、山东等省外对手的竞争,如何在如云的对手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分得最佳的蛋糕是中山船舶工业急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船舶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阶段,尤其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的政策环境强力推肋船舶工业的发展。我国的造船工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五年内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船舶工业大国”的宏伟目标,是中国造船业的追求,也是相关产业,包括航运业、金融、保险、钢铁、船舶检验等业界的共同期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建立起船舶工业强大的支持保障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要大力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缩短与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培育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理解与评估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是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本文在对影响船舶工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现状,并从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大型造船企业和集团、积极发展船舶配套工业,构建合理的船舶工业体系、实施科技兴船战略、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等八个方面指出了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夏锡平 《船舶》1998,(5):15-18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对现代中国船舶工业的影响。知识经济作为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正日益与我国船舶工业相结合和渗透,推动船舶工业的发展,经过分析认为,应把船舶工业作为知识经济来发展,并预测了今后船舶工业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先后做出重要批示,极大地调动了全行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面对新世纪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历史性机遇,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加快发展船舶工业,构建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3.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3,(12):44-44
2015年11月21~22日,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和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主办,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和北京中船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论坛是船舶行业内一次巅峰盛会。政府主管部门级行业协会、知名造船企业、专业咨询机构及相关金融机构等500余人汇聚于此,围绕“剖析金融危机五年风雨,共铸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开坛论道。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加速发展船舶工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了浙江省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船舶工业发展趋势和浙江实际,阐述了加速发展浙江省船舶工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由船舶工业大国向船舶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造船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降本增效已成为目前船舶工业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战略。长三角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最重要基地,提升其船舶工业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长三角船舶工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全面评价,得出长三角船舶工业目前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差等问题,并相应给出提升长三角船舶工业效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曹达 《江苏船舶》2007,24(4):15-15
为认真贯彻江苏省“十一五”船舶工业发展规划要求,海陵区加大对内河船舶工业的组织力度,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泰州市内河船舶工业集聚区——海陵园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造船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秦汉、隋唐、宋元、明初等时期,中国造船业在世界上都曾一度领先,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更成为世界空前壮举。及至近代,船舶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中最早建立的五大产业之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开始走上艰难的发展历程。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决定了船舶工业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制,发展十分缓慢。加上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船舶工业已经奄奄一息,全国主要船厂仅20余家,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政府的基本国策,船舶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我国船舶工业也是我国政府的既定方针。本文从制造业信息化着手,全面介绍了船舶工业面临的问题和信息化过程中的实施策略,为利用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实现我国船舶工业信息化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舶工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全面对外开放的产业。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船舶工业就被中国政府作为面向世界市场船舶的战略产业,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政策扶持。加入WTO后,中国船舶工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夏纪福 《世界海运》2009,32(4):39-40
近年来,江苏省将船舶工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与扶持。当国际金融海啸袭击全球,工业经济遭受困境时,与中国船舶工业唇齿相依、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科技大学正努力打造我国船舶工业人才“航母”基地,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大发展铆足后劲。作为培养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高校,每年两大船舶集团、众多的船舶企事业单位都急切地向科大学子伸出诱人的“橄榄枝”。缘何江苏科技大学在就业的市场上可以做到“一枝独秀”,让学生如此抢手?江苏科技大学校长王建华教授道出了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