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吗啡依赖形成的机理及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包理组织内吗啡检测的可行性,对染吗啡大鼠及吗啡依赖人体组织内的吗啡进行了原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染毒7d大鼠脑组织内未能检出吗啡,染毒14d大鼠脑组织内出现了强弱不一的免疫反应。慢性染毒大鼠及依赖人体石蜡切片亦为阳性结果。提示在大鼠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脑组织内吗啡含量增高,且吗啡的分布与卜阿片受体分布一致。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内吗啡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病独特的辨证施治规律。方法 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老年病人的发病规律,从辨证、治则,用药几方面综合分析。结果 老年病辨证需抓主证、辨真假、审标本,治人通补兼施,补以肾为宗。结论 老年病以阴阳调和为贵,疏通气血为和。  相似文献   

3.
1吗啡的药理作用及吗啡依赖的临床表现吗啡(morphine)是阿片(opium)的主要成分。阿片是罂粟的未成熟蒴果乳汁的干燥物,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最重要的是吗啡。吗啡可经胃肠粘膜、鼻粘膜及肺等吸收,皮下或肌肉注射吸收良好:皮下注射30min即可吸收60%,注射后60min即可吸收92%~99%。医用吗啡多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与阿片受体有很强的亲合力。吗啡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及胃肠道,主要用于镇痛、镇静,缓解焦虑紧张及治疗心源性哮喘.其主要副作用是产生呼吸抑制和产生欣快感,而产生欣快感是吗啡依…  相似文献   

4.
用强效阿片受体纯激动剂二氢埃托啡(DHE)对吗啡依赖小鼠进行实验性替代治疗,结果发现,吗啡依赖小鼠用DHE 168μg/(kg·d)治疗3d后,用纳洛酮催瘾,其小鼠跳台率、平均跳台次数和体重减轻均与吗啡递减组相近,而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表明,大剂量的DHE在治疗吗啡依赖小白鼠时有一定的躯体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系统的功能变化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关系.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纳洛酮催瘾后,分别侧脑室注射谷氨酸、MK-801、氯氨酮,观察其对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结果 谷氨酸使大鼠咬牙、湿狗样抖动、扭体、添阴茎、体重减轻等项体征的评分显著增高,而MK-801及氯氨酮则相反.结论 中枢NMDA系统的功能变化可显著影响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本研究为用非阿片类药物治疗阿片耐受和成瘾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重尺度的渐近混合理论,通过引入细观坐标,多变量表达式和平均算子,建立了各向同性层状介质中弹性谐波传播的特征方程,并进行了弥散分析,各向同性周期层状介质有很强的弥散特性,其相速度(C)与无量纲波数的关系曲线可划分为强依赖,过渡和非依赖三个区段,但其对波入射方向的变化不甚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μ-和δ-阿片受体在介导丘脑中央下核(Sm)内阿片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大鼠爪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观察Sm内微量注射吗啡和选择性μ-和δ-阿片受体拮抗剂对伤害性行为的效应。结果吗啡(31 mmol/L,0.5μL)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这种效应可被μ-阿片受体拮抗剂-βfunaltrexamine(-βFNA,0.4 mmol/L,0.5μL)和naloxonazine(0.8 mmol/L,0.5μL)阻断,部分地被δ-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0.4 mmol/L,0.5μL)阻断。结论Sm内注射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主要由μ-阿片受体介导,部分地由δ-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8.
<正> 自从1975年Hughes的等人第一次在豚鼠迥肠和小鼠输精管生物标本上鉴定出脑内有阿片样物质以来,至今已公认阿片样多肽和鸦片样受体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多的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与痛疼有关的结构中,如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背角第五层细胞。晚近发现,在周围神经中也含有上述物质,在研究交感神经末稍小泡和肾上腺髓质颗粒细胞中儿茶酚胺含量的过程中,O.Viveros和R.Klein等人发现这些结构中也含有阿片样多肽。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两个归并依赖之间的直接决定的关系,给出了一个归并依赖直接决定集的求法,同时讨论了当函数依赖集为无内部冲突时,直接决定集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儒学史中的性情问题上 ,董仲舒从阴阳的角度、立足宇宙天道 ,第一次真正在形上高度确立起性情的本体地位。天有性、有情 ,还可通过人世生活反映出自己的性、情 ,于是才能够与人相感应和沟通。阴阳与性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衍生的内在关系 :性有阴阳 ,情有阴阳 ;阳极生阴 ,性之动为情 ;阴极生阳 ,情之动则为欲。“阴阳之气”让天、人发生性情 ,同构感应。天的性情是贵阳贱阴 ,而人的性情则是好仁恶戾 ,帝王君主则应该大德而小刑。董学之“性禾善米说”则深刻地阐释了性情与善恶之间的真实关系 ,是对孔、孟、荀及世硕、告子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杏仁中央核内μ阿片受体对大鼠蔗糖溶液摄入的影响及调节机制。方法杏仁中央核注入μ阿片受体激动剂DAMGO或生理盐水(Saline),测量大鼠对蔗糖溶液及蒸馏水的摄入量;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注入DAMGO或Saline后,蔗糖溶液摄入引起的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数量。结果与Saline组相比,DAMGO注射增加3h的蔗糖溶液摄入量,并在伏隔核(核),弓状核,外侧下丘脑,吻端、中间及尾端孤束核核团增加蔗糖摄入引起的Fos表达。结论杏仁中央核内μ阿片受体的激活可能通过作用于伏隔核、弓状核、外侧下丘脑及孤束核参与大鼠蔗糖溶液摄入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的利尿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生理学整体实验技术观察U50,488H对尿量的影响;分离大鼠肾动脉,用血管环方法测定肾血管张力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其对血浆中抗利尿激素(AD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心房钠尿肽(ANP)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U50,488H可显著增加大鼠的尿量,并且使大鼠血浆ADH水平显著性下降;在离体水平,U50,488H可以剂量依赖性地舒张大鼠的肾动脉。以上效应均可被κ阿片受体选择性阻断剂(nor-BNI)所阻断。结论U50,488H通过激动κ阿片受体使大鼠的尿量增加,舒张肾动脉和降低ADH的分泌是其利尿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克隆、测序人类 OPRM1- EXON1,并用非同位素 生物素标记法对该基因进行标记、制备探针,用于OPRM1- EXON1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方法 通过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连接到pGEM- T载体上,转入感受态细胞中进行重组并克隆,经酶切和基因测序进行鉴定,用非同位素 生物素标记法进行探针的标记与制备。结果 经过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大小(2.2 kb)与理论上片段大小一致,经过测序证实其序列与 NCBI提供的序列相同,用此片段成功的制备了用于研究阿片受体基因的探针。结论 从基因组中成功克隆了人类 OPRM1- EX ON1,并制备了探针,为深入研究吗啡依赖相关基因及基因表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及人格模型方面的特征。方法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对376例患者及368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在NEO-PI-R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精神障碍组中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神经症、阿片依赖组之间在NEO-PI-R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病前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人格特征既存在差异,也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提取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属性数据,获取其空间发展特征以辅助区域交通运输规划,本文基于空间分异理论和空间剥夺理论,采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数据,定义空间异质系数和空间依赖系数,构建了空间特征参数的多维估计方法;并以西部12省为实例,通过对比分析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的估计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省域尺度下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发展较为均衡,空间依赖特性不显著;城市尺度下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异质特征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特性.最后,基于情景假设分析,验证了空间特征参数对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决策价值.本文所构建的多维估计方法,可实现不同尺度下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特征参数的精确测度,在交通运输规划领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0例慢性吗啡依赖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中皮质醇(corti-son,COR)及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水平的测定,并以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人体慢性吗啡依赖者体内COR、GH水平显著升高,经一个月的戒毒治疗后体内COR、GH水平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此时临床上观察到吗啡依赖者躯体戒断症状全部消失,说明内分泌激素COR、GH参与慢性吗啡依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毒品依赖是严重的社会和生物医学问题。虽然研究表明毒品依赖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及其受体密切相关,但是还未阐明多巴胺系统在毒品依赖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冲动性行为是不同成瘾物质依赖者的标志性特征,最近的研究提示,冲动在可卡因依赖形成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尚未见报道在其他毒品依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冲动性行为与多巴胺系统的联合效应进行研究。这必将为毒品依赖遗传学的具体机制提供重要依据;为药理学开发最佳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为毒品依赖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当代社会传播分化的加剧,传播失衡问题随之凸现。对于传播分化与传播失衡,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控制途径,以建立完备的社会媒介发展生态,才有利于传播的良性发展。但对于这些问题,传播学理论研究尚未深入,而政府管理部门则过分依赖市场调节手段。市场调节手段是否是传播控制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则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传播失衡问题的研究,着重就传播控制的基本内涵、传播控制的主要内容、途径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描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纤环形腔半导体激光器,在直接调制下,获得重复频率为1.368GHz,峰值功率3.0mW,半值全宽度低于100ps的超短脉冲。并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阈值电流与波长之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