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田公司参与了日本运输省在1991年创议的“高科技安全车辆”的开发项目。目前已经认可了其概念车,其技术体现在它的一组(三辆)样车中。 有三种型式的本田ASV(Advanced Safety Vehi-cle)可供选择。这一组车辆中的每一辆都具有一个特定的ASV概念。开发这些车辆的依据是基于交通事故分析;当然,更多地考虑了在日本特定的交通、道路和行驶条件。 根据车辆行驶安全性分析,引起交通事故可归结为  相似文献   

2.
车速的合理选择,是影响弯道行车安全的关键.为此,针对车辆在弯道行驶过程中因超速导致的侧滑、侧翻等侧向失稳事故,通过建立车辆转向行驶动力学模型,结合道路环境信息,在分析车辆转向时载荷横向偏移、悬架变形等基础之上,对传统模型进行改进,建立精度更高的弯道安全车速计算模型.并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和TruckSim进行不同工况下的仿真试验验证.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取弯道安全车速对7种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度.结果表明,该模型所得的安全车速值,与车辆侧向失稳时的临界车速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1.55%;相比于其他因素,弯道半径和路面附着系数对安全车速的影响最为显著;当路面附着系数达到特定值时,模型考虑了车辆的侧翻危险,使其计算得到的弯道安全车速呈现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日,总后所属62111部队结合复训期间车辆动用频繁和夏季行车不安全因素增多等实际情况,举办了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交通法规图片展览,同时,该部还与驻地交警部门联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国内外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选择与设定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三方面评价车辆安全性能的具体指标,并基于交通事故环境挖掘了人、时间、地域等影响安全评价的其他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调研法,确定评价车辆安全性能指标的权重,构建出评价车辆安全性能的有效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可行性;基于某大型保险公司2016与2017两年的保险事故理赔数据,选取市场保有量高的乘用车辆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计算车辆安全的各项具体指标,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已经完成了其新型安全汽车(Toyata ASV)的研制。该车采用了FX,FXV型安全汽车的各种安全技术,例如,乘员辅助保护系统(SRS),防抱制动系统(ABS)等先进技术。使该车既能满足被动安全性的要求,又能满足主动安全性的要求。 丰田公司是与日本交通部“安全汽车计划”合作研究Toyota ASV汽车的。这样可以  相似文献   

6.
王敏 《北京汽车》2003,(6):31-32
日本各汽车制造企业如丰田、日产、马自达、本田、三菱等公司为实现其运输省提出的"发展先进的安全汽车(ASV)计划"致力于新型安全汽车的技术研究开发,并取得重要进展.ASV安全汽车的技术研究集中体现在安全预防、事故避免、最小碰撞中损伤和最小碰撞后损伤4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日本各汽车制造企业如丰田、日产、马自达、本田、三菱等公司为实现其运输省提出的“21世纪发展先进的安全汽车(ASV)计划”.正在致力于新型安全汽车的技术研究开发,并已取得重要进展。ASV安全汽车的技术研究集中体现在安全预防、事故避免、最小碰撞中损伤和最小碰撞后损伤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平曲线路段是交通事故高发之处。文中从车、路协同作用对车辆弯道行驶安全性的影响入手,分析了车、路中对弯道行驶安全性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探究不同参数车辆与弯道组合下安全车速的限值。应用TruckSim建立车路耦合模型,通过仿真定性分析了各因素对车辆弯道行驶安全的影响;对不同车、路参数进行正交仿真试验,得出相应临界车速;再利用SPSS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其与安全车速之间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车辆弯道行驶安全速度,指导车辆和道路设计。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0,(5)
为了有效监管并预防公路运输车辆的安全问题,提高运输车辆在车联网环境下的安全水平,针对运输车辆运行态势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公路运输车辆,分析了包含智能化交通工程设施系统、卫星定位系统、联网联控系统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多模式技术在运输车辆安全监测领域获取的数据情况,从人员状态、车辆运行情况、交通环境和管理行为等4个角度构建了包含可实时采集数据的运输车辆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AHP-可拓物元混合模型作为运输车辆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评价,最终分别对基于现状和采取针对性风险控制措施后的车辆运输安全进行评估,得出北京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危险"、"警惕"等级关联度值分别由现状的-0.223、-0.154降低为-0.531、-0.487,平均降低率为63.19%;而"安全"等级关联度值则由现状的-1.749大幅提升73.99%,为-0.455。本研究可准确客观地对运输车辆进行安全性评价,有助于相关部门对运输车辆的精细化监管与运输市场管理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车辆弯道行驶的安全,综合考虑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人、车、路和环境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最小平方法建立多层次车辆弯道行驶安全度静态因素综合评价体系。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分析车辆弯道行驶临界车速,通过引入安全系数k,将车辆弯道行驶安全度评价模型与临界车速结合,提出基于人车路协同的车辆弯道安全车速预测模型。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预测车辆弯道行驶安全车速,为车辆弯道车速预警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预防措施上,实现“实践型”向“理论型”转变,强化科学预防观念。车辆事故受人、车、路、环境、安全管理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系统影响。预防车辆事故,一般应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制约车辆安全的诸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预防和控制主要因素,兼顾一般因素,才能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12.
在管理教育上.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安全教育,是做好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基础。安全教育必须突出“预防为主”这个主题,组织广大官兵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工作条例》和《军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学习军队预防车辆交通事故工作《指南》和《范例》,强化安全意识,熟悉法规制度,掌握基本常识,不断提高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能力。同时,要充分运用典型事故案例,对官兵进行警示教育,使他们从血的代价中吸取教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要从增强效果出发,讲究质量,废除教条式的、空洞的教育,力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实把握教育的时机、选择教育的内容、注意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车辆装备运行安全是部队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深入分析影响车辆装备运行安全的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影响程度,根据专家经验和部队实际,采用集成DEMATEL-ISM的方法,构建车辆装备运行安全影响因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为抓建车辆装备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弯道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场所,而弯道路段的车辆安全车速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综合考虑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等因素,基于模糊规则推导出弯道安全车速的安全系数,同时基于车辆动力学计算车辆在弯道行驶时的临界安全车速,将两者结合保证车辆安全行驶。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保证车辆在弯道的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人-车-路(环境)系统中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的非线性特性。为了体现车辆、道路结构对驾驶员认知过程的作用和认知结果形成的影响,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模型采用弯道平曲半径、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员驾龄作为道路线形、车辆结构动力性、驾驶员经验的主要特征参数集,在增加积极和消极补偿运算的基础上,构建出模糊逻辑推理规则与神经网络优化逼近运算相互结合的5层推理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表明5层结构模型能够较好的满足特定弯道条件下驾驶员主观安全感受的认知推理预测要求,能够准确的、稳定的再现出驾驶员主观安全感受同驾龄、平曲半径和车辆运行速度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6.
ADAS系统车辆在进行真实道路实车测试时,对其测试路线进行有效选择和制定是ADAS系统车辆道路测试亟需突破的问题之一。文章基于对ADAS系统环境感知技术的分析,考虑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提出了ADAS系统车辆测试的道路场景分类及路线选取原则,为提高道路测试效率和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山区公路车辆行为具有难以检测和易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等特点,为研究山区公路车辆行为特性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对山区公路上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测,从获得的数据里构建不同车辆行为与天气、视距、前后车距离、前后车相对速度差、路况等影响因素之间概率关系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再通过模型学习的不确定性推理,预测在特定因素发生的条件下,发生各种车辆行为的概率.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道路是车辆通行的载体,道路平面线形拟合车辆行驶轨迹的程度高低,体现了车辆通行条件的优劣。基于车辆的行驶轨迹,考虑人、车、路、环境等因素,探讨了车辆在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上行驶时的理论公式,在满足车辆安全、舒适的行驶条件下,测算了最大长直线、圆曲线最小半径及最大半径、最短缓和曲线等数据,为路线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结合标准、规范,理论联系实践,探讨了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有利于设计人员对道路线形设计的理解,有利于设计人员确定特定车辆的通行条件。  相似文献   

19.
道路是车辆通行的载体,道路平面线形拟合车辆行驶轨迹的程度高低,体现了车辆通行条件的优劣。基于车辆的行驶轨迹,考虑人、车、路、环境等因素,探讨了车辆在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上行驶时的理论公式,在满足车辆安全、舒适的行驶条件下,测算了最大长直线、圆曲线最小半径及最大半径、最短缓和曲线等数据,为路线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结合标准、规范,理论联系实践地探讨了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有利于设计人员对道路线形设计的理解,有利于设计人员确定特定车辆的通行条件。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产业已被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是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分析了物联网在车辆运输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车辆运输安全的因素及其与物联网的结合,进而提出了利用物联网解决车辆运行安全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