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丙烯酸酯类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悬浮聚合制备大孔交联共聚物基质,胺解制备了一种新型固态胺二氧化碳吸收剂一聚丙烯酰多乙烯多胺型树脂,研究了单体种类、功能基结构和含量、胺解条件等对树脂吸收二氧化碳性能的影响.模拟条件试验表明,该树脂吸收二氧化碳活性高,寿命长.  相似文献   

2.
固态胺清除二氧化碳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固态胺树脂的一般物化性能,研究了固态胺树脂作为可再生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用于清除空气中低浓度(0.2%-0.4%)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工艺技术,并与乙醇胺吸收CO2法进行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潜艇舱室固态胺CO_2吸附及水蒸汽再生的反应机理,指出了CO_2水合反应和水合CO_2分解反应分别为吸附与再生过程的慢反应。在实际工况下,固态胺吸附CO_2的速率受传质控制,水蒸汽再生过程很快,其速率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双膜理论及双电层理论,分析讨论了固态胺吸附传质过程,推导出了CO_2总的传质速率方程,给出了影响速率的两个可调因素--温度及固态胺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潜艇舱室固态胺CO2吸附及水蒸气再生的反应机理,指出了CO2水合反应和水合CO2分解反应分别为吸附与再生过程的慢反应.在实际工况下,固态胺吸附CO2的速率受传质控制,水蒸气再生过程很快,其速率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双膜理论及双电层理论,分析讨论了固态胺吸附传质过程,推导出了CO2总的传质速率方程,给出了影响速率的2个可调因素--温度及固态胺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5.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潜艇舱室固态胺CO2吸附及水蒸气再生的反应机理,指出了CO2水合反应和水合CO2分解反应分别为吸附与再生过程的慢反应.在实际工况下,固态胺吸附CO2的速率受传质控制,水蒸气再生过程很快,其速率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双膜理论及双电层理论,分析讨论了固态胺吸附传质过程,推导出了CO2总的传质速率方程,给出了影响速率的2个可调因素--温度及固态胺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6.
模拟核潜艇环境工况条件,对固态胺纤维吸附CO2进行研究。实验测定了环境温度25℃、环境压力101kPa、气相中CO2含量0.5%时,固态胺纤维有水存在下吸附CO2的速率为5.57×10-4mmolig-1is-1。理论分析了吸附速率的控制过程,结果表明固态胺纤维吸附CO2总速率受双膜理论的液膜控制。  相似文献   

7.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简述了国内外潜艇舱室CO2的清除方法,指出了固态胺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分析了固态胺吸附与再生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成功应用该技术需要优先解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潜艇舱室二氧化碳的清除方法,指出了固态胺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分析了固态胺吸附与再生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成功应用该技术需要优先解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溶液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简单地介绍了该树脂溶液在绝缘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温度30~90℃、时间1~6 min、绝对压力700~100 Pa范围内,单因素考察时,其余2个因素依次选取3 min,400 Pa,60℃,得到固态胺纤维(SAF)真空解吸CO2的效率分别为:16.63%~85.47%,32.11%~72.30%,46.42%~78.02%。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各因素对反应影响的显著性依次为温度、绝对压力及时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虑到应用装置寿命、能耗、体积及重量,较优反应条件取温度70℃,再生时间2.5 min,绝对压力300 Pa,此时再生效率为82.32%。  相似文献   

11.
依据有关文献提供的热力学状态函数值,分水蒸气再生和真空再生2种工况,近似计算了标准状态和实际状况下固态胺吸附与解吸CO2反应的平衡与程度,并讨论了温度、湿度和CO2分压等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化学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有关文献提供的热力学状态函数值,分水蒸汽再生和真空再生两种工况,近似计算了标准状态和实际状况下固态胺吸附与解吸CO2反应的平衡与程度,并讨论了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等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水杨酸、甲醛和硫脲为原料,在浓盐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Mannich反应合成水杨酸-硫脲螯合树脂;研究了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水杨酸-硫脲树脂合成的影响;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和不同反应条件下树脂对Ni2+的吸附容量的测定确定了水杨酸-硫脲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研究了镍离子初始浓度以及pH值对水杨酸-硫脲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考察树脂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含胺基、咪唑基的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聚丙烯腈(简称PAN)纤维经过水解预处理、胺化、咪化等过程的试验研究,合成一种含胺基、咪唑基,交换容量较大的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重点介绍了预处理、浴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图对纤维主要化学功能基的确认,验证了关于反应机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胺法吸收CO2的效率,减少过程中的胺损失,利用直接接触法和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考察了几种典型的单一有机胺溶液对不同浓度CO2的吸收特性及再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α碳-甲基取代胺能提高溶液的吸收容量,但总吸收速率下降;在低CO2浓度下,α碳-二甲基取代胺吸收速率较低且易析出;采用氨基乙酸钾(PG)和N-甲基甘氨酸钾(PMG)溶液,在膜吸收系统上可获得很高的CO2脱除效率,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三乙烯四胺在较优的反应条件,在温度150℃,反应时间4 h,固液比1∶20,与聚丙烯腈纤维反应,获得了聚丙烯腈-三乙烯四胺固态胺纤维。应用酸碱滴定法测得纤维的胺基含量为6.5 mmol/g,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表征纤维的表面形貌和官能团。在压强100 kPa、温度25.0℃、相对湿度80%、CO2浓度1.0%、纤维含水量100%条件下,30 min内测得纤维对CO2的吸附量为88.0 g/kg;103℃~105℃高温水蒸气再生10 min,循环吸附再生10次,纤维的再生效率为96.5%。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分别以硬树脂为核、有优异性能的核壳型树脂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壳型苯丙树脂乳液在水性上光油中的应用。软树脂为壳和以软树脂为核、硬树脂为壳,合成了具核/壳比、单体配方等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核  相似文献   

18.
复合胺溶液脱除CO2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胺吸收剂,考察了该复合胺吸收剂和一乙醇胺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能力,并在原理试验流程上评价了2种溶液对低浓度二氧化碳的连续吸收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胺吸收剂对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吸收速率和吸收容量,容易再生;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复合胺溶液对低浓度二氧化碳的连续清除效率与一乙醇胺溶液相近,但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CO2固体吸附剂--丙烯酸系弱碱性阴离子树脂,给出了该树脂的单程活性测试和寿命测试的方法和测试结果,讨论了影响树脂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对树脂使用30天后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证明,该树脂表现出良好的CO2吸附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聚丙烯腈纤维(PAN)为基体,通过水解、酰氯化及与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反应制备得到多胺基型固态胺纤维。应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纤维的官能团结构、热稳定性及表面微观形貌。在温度25.0℃、相对湿度80%、初始CO_2浓度1.0%的条件下,测得纤维在30 min内对CO_2的吸附量可达154.4 g/kg;105℃水蒸气再生10 min,循环吸附再生50次,纤维的再生效率为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