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市最近决定在西湖底建一条南北向的湖底隧道 ,以改变湖滨路日趋拥堵的交通状况。经过专家多次论证 ,一条与湖滨路平行的湖底隧道建设方案已正式确定。根据方案 ,这条南北向的隧道位处距离西湖东岸近百米的西湖底 ,全长 1 2 69m,其中湖底部分长约 80 0 m,为双向四车道的小型  相似文献   

2.
广惠高速公路青山隧道左线长455m,右线长470m。隧道穿过上部山体地质为薄层的第四系残积坡积土层和下部石英砂岩、石英斑岩组成,最大埋深约80m,围岩类别为I-IV类。总结介绍了隧道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3.
结合滕州凤凰湖隧道及引道工程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湖底隧道的总体设计情况,包括工程概况、交通流量预测、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及横断面设计、关键节点设计等。通过分析介绍,体现了隧道在该工程实例中优于桥梁之处,可为类似城市水底浅埋长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东湖湖底隧道历时3年时间于2015年12月28上午10时正式开通。这条东湖隧道穿过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建成通车后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湖底隧道。东湖通道起于二环线水东段主线高架桥(红庙立交),止于喻家湖路(喻家山北路路口),全长约10.634 km。其中,东湖隧道段长7.035 km,为我国目前最长的湖底隧道。工程主线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60 km/h。东湖通道项目于2012年10月27日正式开工,总投资为78.38亿元,其中东湖隧道段横贯东湖风景  相似文献   

5.
石林隧道位于云南省弥勒-石林板桥区间,全长18208m,为云桂线最长隧道、全国最长单洞双线隧道、全国最长岩溶隧道、世界上最长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岩溶隧道。隧道最大埋深250m,最小埋深4.8m,进、出口均采用斜切式洞门。辅助坑道设置为“一贯通平导+两斜井”的模式。平导设于正洞左线线路右侧35m,全长18122m。石林隧道地质以灰岩为主,隧道大面积穿越碳酸盐岩地层,区内断裂交错发育,且位于弥勒富水块段,施工中遇岩溶裂隙、溶洞、溶腔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6.
<正>备受南昌市民关注的象湖隧道将在今年6月份左右建成一个隧道"雏形",计划年内主体基本完工,明年6月竣工。象湖隧道工程是九洲大街西延下穿象湖的隧道工程,西起子羽路,东至迎宾大道,路线全长约2.7 km,其中暗埋段长度1 725 m,东西两端接线分别长约600 m、350 m,比青山湖隧道长约900 m。象湖隧道是  相似文献   

7.
2009年7月8日下午17时,厦门梧村山隧道胜利贯通。该隧道位于厦门浦南工业区,隧道浅埋暗挖段全长665m,由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和分离式隧道组成,其中连拱隧道段长415m,其结构型式为3车道连拱隧道,开挖跨度达34m;隧道地面房屋密集,受施工影响的房屋多达95栋;隧道埋深仅10多m,地质条件总体为Ⅴ~Ⅵ级围岩;地下水埋深2~4m。这种地层一经暴露遇水即为流沙,开挖难度极大。在如此差的围岩条件下施作隧道,既要保证大跨连拱隧道结构自身的安全,又要保证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工程设计、施工难度实属国内罕见。设计单位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采用了无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全断面帷幕注浆、地下长管棚、超前长锚杆、围岩后注浆、地面隔离桩支护、地面房屋基础注浆加固、地面房屋基础抬升注浆等多种措施,保证了隧道结构和地面房屋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外公路》2021,41(4):246-251
湖底明挖隧道采用结构自防水与回填材料主动防水的方案,为研究高水位压力对湖底明挖隧道回填材料受力与变形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了泥岩层、黏土层在不同埋深(1、5 m)下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回填层在不同上覆水位(分别为3、5、7和9 m)下的沉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埋深增加,高水位压力对回填层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上升程度加剧。埋深5 m处黏土层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均最大;同埋深下泥岩层较黏土层承受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较小。随着上覆水位压力增大,回填层累计沉降值不断增大;埋深1 m处黏土层的沉降累计最大,达到0.028 m。相同压力和埋深下,泥岩层的受力与位移较黏土层均较小,作为回填材料更具工程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隧道浅埋偏压段地层较薄,多属于强风化带,围岩一般较破碎,且通常夹有土层,在目前以新奥法设计、施工的隧道中是控制段之一。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塔(岭)高速公路上的长干1号隧道浅埋偏压段为依托工程,选取一个典型断面即冲沟沟底K13+610处,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开挖过程和支护结构的性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找出危险断面上的重点控制部位以便施工。分析结果显示,按给定的条件和参数,隧道施工开挖和支护安全并有富余。  相似文献   

10.
1隧道位置及工程地质紫坪铺隧道是都(江堰)汶(川)公路重点控制工程之一,该隧道位于K10 575~K15 900分离式路基段,设计为上下行左右线隧道,洞口线间距39m,其中:左线隧道全长4090m,右线隧道全长4060m,隧道位于2·351%~3·00%的直线上坡段,最大埋深546m,最浅埋深20m。隧道岩性以灰  相似文献   

11.
猫山隧道为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会段的重要构造物 ,长 415m ,为双洞双车道隧道 ,隧道横断面为双跨连拱结构。通过隧道设计、施工、监控量测 ,把“新奥法”的思想贯穿于它们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上海长江西路越黄浦江公路隧道起子宝山区长江西路,沿长江西路向东,分别穿越地铁3号线,北延伸段和逸仙路高架,在东海船厂越江,到浦东后接规划中的港城路,线路全长4904m,其中隧道长2771m。隧道为双管6车道,设计时速为60km。  相似文献   

13.
近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马池坝特长隧道(出口段)右洞顺利开挖完成,至此该隧道(出口段)左、右线的开挖全部完成。马池坝特长隧道总长为13421m,其中左洞长6708m,右洞长6713m。中交四航局承接出口段的施工任务共长6488m,约占隧道全长的48%,其中左洞长3238m,右洞长3250m。  相似文献   

14.
蒙文砚高速公路东山隧道进口段180m范围为浅埋偏压、破碎、富水,加之围岩以粉质黏土、黏土为主,岩性软弱,节理裂隙发育,无自稳能力等情况,使洞口段掘进施工难度加大,通过对进口Ⅴ级浅埋、偏压段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对地表注浆加固、超前长管棚及型钢初期支护等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为类似浅埋偏压隧道的洞口施工提供了一些参考,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近千名建设者的紧张施工,川藏铁路拉林段扎囊隧道近日顺利贯通,标志着拉林铁路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扎囊隧道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地层较新,地质结构复杂。隧道全长276 m,最大埋深33 m,于2016年4月13日正式动土施工。施工中,建设者克服了土层较厚、沉降量大、岩层风化严重、逆坡出洞等难题,经过191天的顽强拼搏,取得了全线隧道率先贯通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6.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蠕变效应显著,给隧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带来巨大的挑战,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拟建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二郎山隧道蠕变特性。结果表明:隧道的埋深越大,围岩初期的变形速率越大,隧道围岩在开挖完成后2~3个月变形趋于稳定,在埋深为1 500 m和2 000 m时,开挖完成后180天,隧道围岩有加速蠕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猫山隧道为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会段的重要构造物,长415m,为双洞双车道隧道,隧道横断面为双跨连拱结构。本通过隧道设计、施工、监控量测,把“新奥法”的思想贯穿于它们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公路》2007,27(5):47-47
近日,重庆江津至四川合江高速公路赵家隧道顺利贯通。江合高速公路赵家隧道为分离式双线隧道,左右幅长均为406m,特点是小间距(最小间距为8m)、浅埋(最小埋深为1.5m)、多处偏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威胁大。  相似文献   

19.
孙振川 《隧道建设》2008,28(2):197-200
厦门翔安隧道服务隧道为类圆形隧道,开挖断面46m2,陆域端存在1000m的全风化土层-全强风化的岩土互层地层,隧道埋深6~40m,全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受厦门地区强降雨的影响,隧道地下水非常丰富,土层遇水即崩解坍塌,就服务隧道在上述地层如何安全快速组织施工进行了论述,结合工程实例,认为采用台阶法(全断面或预留行车平台)施工最有利于小断面圆形隧道的施工、同时得出了该工法合理的初支参数、施工步长、设备配置等,对以后类似隧道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黄土岭隧道浅埋段长350m,覆盖层为古滑坡体,且存在偏压;本介绍成功穿越浅埋段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